厄爾尼諾指數突然飆升,2020年會出現極寒或極熱天氣嗎?

2020-11-24 騰訊網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以來,全球的極端氣候現象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之下,可能是越來越多了,例如南極高溫,北極甲烷大爆發等問題,都說明了地球的一個升溫情況可能在持續。同時在升溫的時候,我們也在討論全球變暖之外的氣候現象問題,那就是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發生。

世界氣象組織也才發布關於厄爾尼諾現象未來發展概率低的說明,NOAA也針對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概率做出了相應的最新預測說明,這算是指明了2020年氣候可能「大變」的一個模式,當然如今的地球可能已經是「冷熱不均」,冷熱都不是什麼罕見的氣候現象。

厄爾尼諾會在2020年出現嗎?

但從如今的情況來看,我們看到了厄爾尼諾監測區之一的指數「突然」飆升!已經達到了+0.4和+0.6的中心區間,這說明了海洋溫度出現了上升的趨勢,同時從長時間的情況來看,該值也沒有低於過0值以下,這也是說明了海洋監測區之一的溫度真的是長期偏暖了,但是會影響指數的持續性上升嗎?然而對於大多數氣象預測機構來說,這只是一個短暫的升溫情況,大概率不會醞釀出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

NOAA也指出了,在幾個月以來,熱帶中部太平洋的海表溫度一直高於長期平均水平,但總體而言,海洋大氣系統仍處於中性狀態,所以沒有厄爾尼諾現象,也沒有拉尼娜現象的出現。而按照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預測小組估計的數據顯示,熱帶太平洋今年春季將繼續ENSO中性的可能性為65%,到整個夏天仍將保持55%的機會為中性。簡單的來說,無論是厄爾尼諾現象還是拉尼娜現象都將繼續保持「無」狀態。

那中性狀態會蔓延到多久才會改變?

整體上來說,預測也是一個基礎性的說明,所以不具有精確的定位作用,我們也只能工作位參考,單從剛結束的整個冬季來看,包括對主要監測地區Ni o3.4的發展數據來看,熱帶太平洋的氣溫一直比平均溫度高。根據最一致的長期記錄ERSSTv5數據集進行分析說明,在 2月份Ni o3.4指數比1986- 2015年的平均值高0.4°C。這只比平均溫度高0.5°C的厄爾尼諾現象閾值僅低了0.1攝氏度。

所以現有的情況來看,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概率要高些(以現有數據說明)。但是接下來就不被看好了,所以這就拉低了厄爾尼諾現象的概率了。根據一些模型預測Ni o3.4指數顯示,可能會低於拉尼娜(LaNi a)門檻,比長期平均值低0.5°C,所以不僅厄爾尼諾出現不了,反而可能發展出拉尼娜現象的發生,當然具體會不會是這種發展模式,我們還得繼續觀察。

一般情況來說,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是相互出現的,但是偶爾也可能會出現「不規律」的模式。所以說,沒有科學依據表明一定會在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之間進行「輪換」,這個需要注意下。

如出現拉尼娜現象會帶來什麼影響?

拉尼娜是一種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但是它與厄爾尼諾現象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會帶來一場異常的氣候模式,拉尼娜現象的徵兆是颶風、暴雨和嚴寒等主要天氣變化。當我們最為關心的就是「寒冷」天氣和風暴的發展。從如今的氣候情況來看,我們偏暖的氣溫還是佔據到了主要地位,並且氣象預測也是表現為中性狀態,所以也說明了拉尼娜現象沒有出現。

那麼2020年會出現「極寒」天氣嗎?這個問題暫時沒有辦法回答,我們才過了暖冬,如今來說「極寒」,除非真的有拉尼娜現象出現,地球才可能出現極寒,因為如今也是模擬說明。

但是整體趨勢偏暖是如今最為主要的,這可能會導致異常的高溫情況,特別是在較熱的月份之中。

而對於風暴的發展,如今全球也不多,而西北太平洋地區如今也是「穩如泰山」,所以不用擔心它的發展,如果出現來的話,拉尼娜現象有可能會導致風暴的波動。

所以說,無論是厄爾尼諾現象還是拉尼娜現象,都是會產生極端性天氣,只有中性的天氣才是最為穩定的。至於2020年到底是會出現「極寒」還是「極熱」的天氣,我們也將持續觀察。但是我們需要額外的知道,如今全球變暖導致的極端性天氣也不少,所以異常高溫和異常寒冷出現了,也不用感覺到奇怪。

相關焦點

  • 厄爾尼諾2020年真會來?nino34指數已達到+0.6以上
    而在2020年3月之中,我們是聽到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那就是有人說厄爾尼諾現象要出現,有些說拉尼娜出現,那到底誰會出現,如今可以說已經成為了具有爭議性的「氣候話題」,因為這對我們未來部分季節來說,可能會因為出現的不同現象而產生「極寒」或者「極熱」的情況。
  • 2020年厄爾尼諾出現!但指數區又跌破0度以下,拉尼娜又要來了?
    作者:文/虞子期 在2020年以來,關於氣候變化可以說一直備受大家的關注,而對於「厄爾尼諾」的形成也是大家說得最多的,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形成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不少人都在爭議一個問題,那就是2020年會不會再次出現。
  • 2020年不是厄爾尼諾,是要出拉尼娜?專家:地球或進入小冰河時期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自從3月世界氣象組織公布關於厄爾尼諾現象在2020年出現概率低之後,就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是不是拉尼娜現象又要出現了呢?如今可以說暫時還沒有明確的數據表明我們這個現象也要出現,因為厄爾尼諾現象的監測區域之一的溫度依然是偏高的,所以說海洋溫度較高暫時不可能出現拉尼娜現象。同時又不看好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這只能稱為中性天氣的狀態,也就是兩種現象都沒有發生。
  • 2019年、2020年都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2021年還會出現嗎?
    而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就出現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而在2020年也出現了一次「弱厄爾尼諾現象」,這什麼情況?直接打破了上面說的「規律」,所以說2021年會不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我們只能從氣候的規律變化來進行說明,那麼我們就先從如今的厄爾尼諾現象說起。
  • 拉尼娜造訪,極寒天氣要來?
    原標題:拉尼娜造訪,極寒天氣要來? 「拉尼娜要來了,今年冬天可能會冷哭。」 「今冬將遭遇60年來極寒天氣。」 「低溫冰凍雨雪災害可能再現。」 …… 這段時間,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這些有關天氣的預言刷屏?
  • 厄爾尼諾來了嗎?細數近年來極端天氣對大豆種植的影響
    【導讀】上周,國家氣候中心監測發布,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卓創認為,濤動指數顯示本次為弱度極端天氣跡象,未來幾個月對中國大豆生長的具體影響依然有待關注。
  • 2020年或出現極寒天氣,今年的冬天你扛得住嗎?
    一周前,據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發布的數據表明: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而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會使得全球的氣候變化進一步的加強。據推測,這個現象還有75%的概率,一直持續到冬天。那麼,這個令專家們都聞風喪膽的拉尼娜現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厄爾尼諾現象回歸,全球變暖或讓極端天氣變得更加頻繁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從2019年11月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在接下來的5個月中,Nino 3.4指數平均滑動值都在0.5℃左右。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自1900年以來,科學家記錄到的厄爾尼諾事件至少發生了30起。在2019年就有多項研究表明2020年下半年極有可能爆發厄爾尼諾事件。
  • 2020年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
    厄爾尼諾現象最初是指南美洲秘魯西側沿海太平洋海域的異常升溫現象,該海域受秘魯寒流影響,水溫通常較低,而有些年份在聖誕節前後會出現異常的水溫盛行現象,導致海洋魚類的大量死亡,所以命名為厄爾尼諾(聖嬰)現象。
  • 2020年或出現極寒天氣,今年的冬天你扛得住嗎?
    一周前,據美國氣候預測中心發布的數據表明: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 而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會使得全球的氣候變化進一步的加強。據推測,這個現象還有75%的概率,一直持續到冬天。那麼,這個令專家們都聞風喪膽的拉尼娜現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生成?會造成極寒天氣嗎?
    近50年的冷暖事件分析發現,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期間的糧食價格波動幅度進行統計,發現厄爾尼諾期間小麥價格的波幅為26.3%,而拉尼娜現象期間小麥價格波幅達到56%,遠高於厄爾尼諾期間的波幅。這一點適用於玉米、大豆和稻穀。 拉尼娜事件與厄爾尼諾事件一樣,對區域或全球一半以上地區的氣候有顯著的影響,導致世界各個國家的氣候出現異常。
  • 拉尼娜:我真會帶來60年一遇的極寒冬天嗎?
    從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情況看,從今年8月份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出現大面積偏冷,海溫關鍵區的監測指數是-0.6℃,已經超過了業務監測標準。9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在持續變冷,從業務監測標準來看,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注意,目前只是拉尼娜狀態,不過初期「她」的走勢很強,國家氣象部門預計這種狀態到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預計會在今年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 2020年厄爾尼諾現象又回來了,預計今夏澇重於旱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從2019年11月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在接下來的5個月中,Nino 3.4指數平均滑動值都在0.5℃左右。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
  • 2020年拉尼娜現象或醞釀中!今年是「極寒」冬天?冷得發抖?
    當然在2020年——年初的時候,全球還醞釀出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所以今年如果再出現拉尼娜現象,確實在驗證大家說的如今的氣候可能屬於多變模式。一般情況而言,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是具有「置換規律」的模式,會出現相互或者間歇性的出現,但是這個規律不一樣會一直準確,連續出現同一種現象已經出現了。
  • 厄爾尼諾事件持續發展達極強標準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0月,厄爾尼諾綜合區海溫指數為2.0℃。目前,厄爾尼諾海溫距平指數累計達到18.4℃,已達到極強厄爾尼諾事件的標準。」11月3日,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張祖強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 「厄爾尼諾事件」形成,壞天氣會變得更多嗎?
    2020年春天,異常天氣呈多發頻發態勢 2020年的春季,我國多地確實相繼發生了一些少見或異常天氣。首先,2-3月份,全國大部地區明顯偏暖。但3月末,浙江、江蘇多地卻又出現了少見的「桃花雪」;4月10日,河南、山東等地再次出現明顯降雪。
  • 2015厄爾尼諾或將製造「凌亂」夏天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啟禕稱,雖然厄爾尼諾曾有減弱的跡象,但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海表溫度又開始升高,距平指數維持在0.5℃及以上,因此,厄爾尼諾事件仍在持續中。厄爾尼諾一般大約2-7年會發生一次。王啟禕稱,據歷史記載,1950年以來,世界上曾經發生過13次厄爾尼諾現象。
  • 伊朗熱指數74攝氏度 高溫來襲宅家避險
    你記憶中對熱的體會最強烈的一次是什麼時候?對於這兩天的伊朗人來說,現在就是他們刷新「熱」字概念的時刻,據報導介紹,伊朗西南部的胡齊斯坦省馬赫夏赫爾港7月31日熱指數飆升至74攝氏度,即考慮溼度因素後人體真正感受到的溫度。如何去描述這種感受呢,可能和全身浸入泡腳的熱水種感覺類似,想一想都會不自覺地冒汗呀。
  • 科學家提醒注意保暖,今年冬天或出現極寒天氣
    厄爾尼諾 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是相對的,厄爾尼諾現象會讓乾旱的地方發生洪澇,而多雨的地方則會持續的乾旱。受此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就是美國,上個月美國遭遇了一場雷暴天氣,土地都被燒毀,可能還會持續一個月左右,從而導致了美國嚴重的山火季節,成了美國有史以來的最高溫。而拉尼娜現象和爾尼諾現象就是相輔相成的,它們都會對氣候造成巨大影響。
  • 厄爾尼諾發威 極端天氣頻現
    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2015年以來,厄爾尼諾現象愈演愈烈,極端天氣在全球各地出現。中國氣象局的信息顯示,去年10月,厄爾尼諾海溫距平指數(升溫幅度)累計達到18.4攝氏度,已達極強厄爾尼諾事件的標準。  據美國氣象機構分析,這一輪厄爾尼諾現象將在今年春末夏初轉弱,但與其相反的拉尼娜現象的概率卻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