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現象增強!農民需預防「極寒」發生,農村需注意防凍!

2020-11-23 騰訊網

關注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拉尼娜現象級事件出現次數正隨著時間流逝逐漸增多,在08年、14年等近期曾給我國帶來極度乾旱、極度寒冷的惡劣災害,最嚴重時全國受災民眾達1億之多,主產區受損嚴重,直接損失經濟540多億,影響到全年農作物市場貿易。

而現今經氣象局預計,拉尼娜有了再次出現的徵兆,與專家預測的「暖冬」相反,本次強度中至高,且持續時間最長可能達6個月,也是就春季和夏季的播種收穫將受到極為嚴重的影響,現在的冬天也會有「極寒」的可能,對於種植冬天農作物的農民來說今年如果想穩定豐收需要增加保暖措施,室內也需要提高儲溫能力,避免其風雪影響到農民日常生活。

防護舉例:冬小麥、沿海野生藥材

如果極寒天氣真的到來,大棚、地暖貼等措施估計只能起到推遲耕地板結的作用,因此儘量要保障冬小麥能夠順利成長,施肥量可以適當較少,雖然會導致減產的可能性出現,但能讓冬小麥將根部深扎入土裡,避免凍傷。

11月是冬小麥的分櫱期,這時候冬小麥會儲存大量養分在根莖處,它能夠自行進行光合作用不需要陽光,因為是否會被雪深埋並不重要,唯一需要小心的是寒霜和冰雹,這兩項才是冬小麥的「剋星」。

寒冬過後天氣依舊寒冷,這時的溼冷和「倒春寒」現象可能會導致冷霜傷害到冬小麥根部,需要多多關注土壤溼潤情況,有必要時為其開燈照明,增加其光合作用時間。

沿海地區需要注意防範洪災暴雨,這對於沿海或多降雨地區來說農作物耕種極為困難,諸如雲南,水土流失的概率極大,排水渠一定要保持疏通。

拉尼娜的出現其實是由於大氣變遷過度導致,這種現象的頻發意味著全球大氣破壞程度已經達到一個較為嚴峻的地步,按照資料來說,平均四年一次的正常氣候變遷已經不再正常,未來如果不能做到有效恢復手段,那麼極端天氣的頻繁性將會進一步增加,直至每年如此。

關於以上觀點,您怎麼看?

糧罐兒,一家略有調性的大米"收藏家"。每天與您分享科學種植技術、農業政策、農業資訊、農產品行情。日行一善,看文點讚,關注還有更多精彩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拉尼娜現象已形成 拉尼娜現象是什麼?
    拉尼娜現象已形成 拉尼娜現象是什麼?時間:2020-11-01 11: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拉尼娜現象已形成 拉尼娜現象是什麼? 拉尼娜現象是指一次大幅度降溫現象,具體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洋表面溫度大尺度下降,並由此造成的熱帶大氣環流的變化。
  • 海洋出現反常,拉尼娜現象或在下半年出現,南方地區或變極寒!
    拉尼娜現象出現概率增高,海洋發出警告信號,災難或要到來!2020年各個國家山火不斷,極端氣候的到來讓很多人比較煩躁,甚至還出現了遠古生物,除此之外各種颶風的來臨影響了人類正常生活,陸地遭受高溫的「侵略」,海洋也沒能逃過氣候侵蝕,海洋的變化能影響地球的氣候變化,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出現了厄爾尼諾,科學家預測,今年下半年再次出現拉尼娜現象,如今海洋卻發出了信號,拉尼娜信號或提前到來。
  • 今年或遇60年極寒冬天?您的作物打算「裸奔」嗎?
    它真的會給我國帶來一個60年一遇的極寒冬季嗎?  拉尼娜:赤道海溫異常偏冷現象  「拉尼娜」在西班牙語中意為「聖女」,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和意為「聖嬰」的「厄爾尼諾」正好相對,所以「拉尼娜」又被稱為「冷事件」或「反厄爾尼諾」事件。
  • 2020年拉尼娜現象或醞釀中!今年是「極寒」冬天?冷得發抖?
    同時也有人稱基本可以確定出拉尼娜現象的出現,當然從如今的情況來看,確實各大預測機構都認為接下來拉尼娜現象的發展將會越來越明確,所以需要時刻關注拉尼娜現象的發展,這是會帶來氣候的波動的。那麼拉尼娜現象出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 拉尼娜造訪,極寒天氣要來?
    今年9月初,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出「官宣」,太平洋赤道中東部海域出現了持續數月的「藍帶」現象,這也預示著拉尼娜的形成,並且他們還預計拉尼娜將會大概率貫穿今年整個冬季。從那時候起,有關冷冬的說法就開始流傳。再加上一波又一波的降雨和降溫,的確讓人感到了這個冬天格外冷。很多人對「極寒天氣」的說法深信不疑,甚至帶動了暖寶、羽絨服、棉鞋等產品的銷售熱潮。
  • 拉尼娜來了,農作物怎樣防凍?
    氣象部門宣布,今年秋冬已經進入拉尼娜狀態,國慶期間的降溫,已經造成今年糧食的大幅度減產。專家預測,拉尼娜現象會在冬天達到峰值,氣溫會比往年同期下降1-2度,冷空氣影響比較頻繁。 針對拉尼娜低溫天氣,農作物要提前做好安全過冬準備。
  • 拉尼娜要來了!科學家提醒注意保暖,今年冬天或出現極寒天氣
    ,新觀測表明,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而由於拉尼娜的到來,全球的氣候變化也會進一步的改變,拉尼娜帶來的影響會一直持續到冬天,科學家推測今年的冬天或許會成為有史以來最冷的一個季節,許多人也表示非常擔心。
  • 拉尼娜:我真會帶來60年一遇的極寒冬天嗎?
    9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在持續變冷,從業務監測標準來看,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注意,目前只是拉尼娜狀態,不過初期「她」的走勢很強,國家氣象部門預計這種狀態到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預計會在今年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 拉尼娜來襲,今年冬天會冷得發抖?其實拉尼娜≠冷冬
    此次的氣溫下降,讓很多人為此懷疑,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是拉尼娜現象,但很快官方就闢謠,此次的降溫並非拉尼娜引起的,而60年最冷只是謠傳罷了。 不過近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其中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今年預計中等到強,且將會持續到2021年,全球多個地區都會受影響。 但是拉尼娜≠冷冬!
  • 2020年拉尼娜現象已經生成?會造成極寒天氣嗎?
    關於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早在NOAA宣布之前,日本氣象廳已經說明過有60%的概率發展出來,而世界氣象組織也是同樣的概率,在8月27日表示今年9月至11月期間發生弱拉尼娜事件的概率為60%。而概率說得最高的就是澳大利亞氣象局為70%。 所以綜合情況來看,拉尼娜的到來是確鑿無疑了!這也就意味著極端氣候將對糧食生產的幹擾進一步加強。
  • 部分地區降溫,拉尼娜現象已顯端倪,拉尼娜會對農業造成影響嗎?
    自九月份以來,許多人都在談論「拉尼娜現象」,自九月初美國氣候中心確定「拉尼娜現象」已經出現後,我國氣象部門也發布了「拉尼娜現象」有可能對我國造成的影響。據氣象專家研判的結果來看,在10月初期的時候,我國就有可能出現冷空氣來襲的現象,並且,冷空氣有可能繼續南下,從而影響到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如果按照新疆氣象臺發出的預警來看,「拉尼娜現象」或許會提前到來。
  • 農民要注意啥?看完早預防
    還沒進入冬天之前,就已經有今年將會是60年以來最冷寒冬的說法,這是因為今年冬天我國將會受拉尼娜現象影響的概率很大而造成。所謂的拉尼娜現象,簡單點來說就是海表溫度急劇下降的現象,和我們常說的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據統計,進入到21世紀後,就已經出現了5次拉尼娜現象,其中2008年拉尼娜現象對我國影響最大,很多地區都出現了近幾十年來的最大霜凍。
  • 您知道拉尼娜現象嗎?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是不是經常刷到,由於拉尼娜現象,今年或遇 60 年極寒冬天的信息?那麼,這是真的嗎? 專家介紹,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範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
  • 拉尼娜來襲,今年或遇60年極寒冬天?快聽聽國家氣候中心怎麼說!
    最近你在朋友圈是否經常看到這樣的消息:拉尼娜確定形成持續升級至2021年,今年或遇60年極寒冬天!>拉尼娜和大家常聽說的厄爾尼諾,可以說是兄妹倆,兩者循環出現,是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
  • 農村廁所改造僅需3000元,為何農民卻不情願?原來有難言之隱
    農村廁所改造僅需3000元,為何農民卻不情願?原來有難言之隱近幾年,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國家實施了不少的惠農政策和扶持政策,其中有一項非常特別,這就是農村廁所改造。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農村的廁所是一種旱廁,沒法像城市裡那樣用完就用水衝掉,相反,如果不定期清理,人的排洩物會越存越多。一般的處理方式都是打到兩個黑色的大橡膠桶裡,用扁擔挑到地裡去澆菜。這種旱廁極其不衛生,在幾米內味道都很大,上完廁所渾身都是味道,而且容易滋生病菌,走進去也不算非常美觀,其次就是不安全,年齡小的孩子使用這種旱廁很容易發生墜落的危險。
  • 防寒防凍農科手冊
    樹盤覆蓋以稻草秸稈為主,若大寒來臨時,可及時在株間畦面用地膜覆蓋,防凍效果很好。 (二)枝幹塗白。塗白劑一般用 1 公斤食鹽、1 公斤桐油、5 公斤硫磺、50 公斤生石灰和 200 公斤水調製而成。選擇晴天塗刷主幹主枝。 (三)樹幹包紮。嚴寒來臨前,用稻草或塑料薄膜包紮果樹主杆和主枝,可以有效地預防凍害發生。
  • 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發生頻率加快
    東方網1月23日消息:美國宇航局和馬裡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在以往21年中的發生頻率加快,這使地球出現大旱或大澇的次數增加。在美國氣象學會2001年年會上,馬裡蘭大學的斯科特·卡特茲和美國宇航局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的羅伯特·阿德勒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
  • 「極寒」來了?專家稱今冬氣溫偏低受拉尼娜事件影響
    :14 來源: 生活日報 舉報   在氣象學中,寒冷分八個等級:  一級為極寒
  •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什麼是拉尼娜現象?
    厄爾尼諾(ELNINO)和拉尼娜(LANINA)都是西班牙文的音譯,前者厄爾尼諾原意為「聖嬰」,後者拉尼娜原意為「聖女」。他們在氣象學中都是指影響全球氣候的海洋大氣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熱帶海域表面水溫比平時上升0.5度以上,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聖誕節前後。拉尼娜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是指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熱帶海域表面水溫低於平時的狀況。
  • 世界氣象組織:拉尼娜現象已定,強度中等到強!寒冬將至?
    據媒體報導,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什麼是「拉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