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10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版《全球季節性氣候更新》指出,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預計今年的拉尼娜現象強度為中等到強,並將持續至明年,影響世界諸多地區的溫度、降水和風暴型式。
什麼是「拉尼娜」?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ña的音譯,意思為「聖女,小女孩」,相對於El Niño(厄爾尼諾,意思是「聖嬰,小男孩」)。拉尼娜指的是一種大規模的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的現象。通常由於東太平洋表面海水水溫、水位較常年平均值下降,導致全球一系列非常態降雨及乾旱等天氣異常變化,也叫做反厄爾尼諾現象。
拉尼娜現象一般兩到七年發生一次,據統計,2001年以來,發生了五次拉尼娜事件,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總體上較常年同期偏低,同時,內蒙古、東北、華北部分地區冬季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
相信大家對2008年初的我國大範圍雨雪冰凍災害還有印象,這次災害其實就是一次拉尼娜現象。
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國遭受四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襲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範圍廣,南方多地出現大到暴雪,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今年10月份,我國多地氣溫驟降,降溫比往年提前一周左右,甚至有地區已開始降雪。網絡上瘋傳「今年冬天或是60年來最冷」。中國氣象局專家不得不出來闢謠說,今年冬天將是60年來最冷冬天的傳聞是謠言。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不盡相同,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也不是每次發生拉尼娜事件,都會出現大範圍雨雪冰凍災害。10月北方個別地區氣溫降至冰點,開始降雪屬於正常現象,主要是受到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與拉尼娜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但是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消息說明拉尼娜現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我國出現「極寒」天氣的概率依然存在。加之最近各國新冠疫情大規模反彈,這兩個消息放在一起給了我們一種不好的預感,拉尼娜現象可能造成的寒冷天氣給新冠病毒的傳播創造了天然的良好條件,我們應該做好準備,嚴加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