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去年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再加上多地氣象組織對2020年的氣象預測,不少氣象專家認為2020年還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該消息一傳出去,立即引起了公眾的熱議。如果今年再次上演厄爾尼諾現象,那麼很多地區又將迎來極端天氣,不僅會導致農作物欠收,還會導致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然而到了今年三月份,世界氣象組織公布了最新的氣象報告,該報告指出今年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機率降低了,反而是出現拉尼娜現象的機率升高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監測數據顯示,三四月份的地球將大概率保持中性天氣,所謂的中性天氣指的是既不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也不會出現拉尼娜現象,至於四月份之後這兩種現象是否會出現,還需要進一步追蹤天氣情況。有科學家表示,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數據說明拉尼娜現象會發生,因為在他們檢測的區域中依然存在高氣溫區域,這樣的氣候條件是不符合拉尼娜現象產生的要求。
那麼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呢?根據氣象專家的介紹,這是一種持續出現海面溫度偏冷的現象,簡而言之就是和厄爾尼諾現象相反的一種現象。從以往對拉尼娜現象的跟蹤情況來看,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太平洋的中東部地區,它的形成原因是東南信風將太平洋中部吸收了大量太陽光熱量的海水吹向西部,不僅導致西部海平面上升了,還導致西部海水溫度上升,從而導致太平洋東部的海水溫度下降。
有趣的是,在西班牙語中拉尼娜是「聖女」的意思,而厄爾尼諾現象用南美洲地區的語言來翻譯是「聖嬰」的意思,兩者都是太平洋海面上出現的極端自然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比起來,拉尼娜現象出現的頻率要低一些。而且它的破壞力也要比厄爾尼諾現象小一些,但依然會給全球多個地區帶去氣候災害。在世界氣象組織提出了拉尼娜出現的概率時,有專家預測今年可能會迎來小冰河時期。聽到「小冰河」這幾個詞,你是否馬上想到了動畫片《冰河時代》裡面的場景。
如果地球迎來冰河時期的話,那麼寒帶的範圍就會逐漸向溫帶、亞熱帶擴散,全球被冰雪覆蓋的面積會大大增加。屆時人類世界就有可能像《流浪地球》中所描述的那樣,地面的氣候非常寒冷,人類為了生存只能夠遷徙到地下城去居住。當然這些只是電影裡的情節,現實情況還不至於這麼糟糕。那麼小冰河時期會給人類造成什麼影響呢?對此有專家表示,歐洲大部分地區可能會迎來強降雪和長時間的低溫,亞熱帶地區的氣候也會逐漸向溫帶氣候轉變。如果小冰河時期最終來臨,地球氣候將迎來大變化,人類為了生存只能夠適應這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