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稱2015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躍升

2021-01-09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報導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網站3月10日消息,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觀測數據,2015年間,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測量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躍升了3.05ppm (1ppm指百萬分之一),在56年的同比研究中,屬增幅最大。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在過去十年裡,每年平均增加2ppm,這次快速增長打破了歷史記錄。

  莫納羅亞天文臺作為世界上最悠久的連續大氣測量站,被視為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監測網的基準點,因此這一測量結果意義重大。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報告稱,今年1月和2月,全球二氧化碳月平均濃度超過了400ppm的象徵性基準,其中,2月份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02.59ppm。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報告,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部分原因是由於厄爾尼諾引起的降水量、乾旱等天氣變化,對森林、植被和其他地面系統產生了影響。之前二氧化碳濃度最大的一次增長發生在1998年,也是一個強厄爾尼諾年。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表示:「二氧化碳濃度受厄爾尼諾影響是一個自然的、相對短暫的現象。其主要的長期驅動力是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他呼籲各國籤署《巴黎氣候協議》,採取減排行動,將溫升目標控制在2℃以內。

  綜合採集包括位於阿爾卑斯山、安第斯山、喜馬拉雅山、北極和南極以及南太平洋高海拔氣象觀測站等50多個國家的全球大氣監測站數據,世界氣象組織將於2016年11月發布2015年溫室氣體濃度公報。

  (責任編輯:劉佳)

  

相關焦點

  • 世界氣象組織稱2015年全球地表溫度創最高值
    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潔清)據英國《衛報》報導稱,世界氣象組織(WMO)25日在日內瓦發布最新報告說,受強厄爾尼諾和人類活動引發的全球變暖影響,2015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可能創下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經世界氣象組織的盤點和分析,判定造成這一情況的成因是受人為活動引發的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現象。
  • 世界氣象組織: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創新高 首次達到400ppm
    報告稱,1990年至2015年間,來自工業、農業和家庭活動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等長壽命溫室氣體,使導致氣候變暖的「輻射強迫」效應上升37%。具體而言,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水平為工業化前的144%,2014至2015年二氧化碳的增加值大於上一年和過去10年增量的平均值。
  • 世界氣象組織: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超百萬分之410!逼近「安全...
    11月23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版《溫室氣體公報》。公報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水平在2019年出現大幅增長,更加逼近科學界和國際社會所認定的「安全」紅線。公報同時指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導致全球工業放緩,但預計這樣的減排規模不會讓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出現大的變化。
  • 疫情下二氧化碳濃度仍保持創紀錄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沒有...
    當地時間11月23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百萬分之410的重要門檻。2020年,這種上升趨勢仍在繼續。自1990年以來,長期存在的溫室氣體的總輻射強迫(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增加了45%,其中二氧化碳佔五分之四。
  • 世界氣象組織:2013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原標題:世界氣象組織:2013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新華網日內瓦9月9日電(記者張淼 劉美辰)世界氣象組織9日發布年度《溫室氣體公報》稱,2013年地球大氣的三種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均創下新高。   公報稱,2013年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亞氮濃度均創新高,其中二氧化碳濃度為396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相當於工業化前(1750年)水平的1.42倍。初步數據顯示,受地球生物圈吸收量降低及排放逐步增加的影響,2012至2013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了2.9ppm,為1984年以來的年度最高增幅。
  • 報告: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人類歷史最高記錄水平
    當前全球溫室效應越來越顯著,這跟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升高有關。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一份報告,2018年溫室氣體濃度繼續上升,二氧化碳水平創下了百萬分之407.8的歷史新高。這份報告發生在12月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召開前幾天,報告強調了人類活動導致三種溫室氣體水平上升,這些氣體助長了全球變暖。
  • ...濃度仍保持創紀錄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當地時間11月23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410%的重要門檻。2020年,這種上升趨勢仍在繼續。自1990年以來,長期存在的溫室氣體的總輻射強迫(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增加了45%,其中二氧化碳佔五分之四。△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存在幾個世紀,在海洋中停留更長時間。
  • 全球大氣監測站多個站點CO2濃度超400ppm閾值
    中國氣象報記者孔巖報導 據世界氣象組織網站消息,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監測網的多個監測站日前測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均已超過了百萬分之400(400ppm)這一閾值。這再一次向人們敲響了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警鐘。
  • 二氧化碳日均濃度值突破400ppm意味著什麼
    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布消息稱,該組織全球大氣監測網的多個監測站數據顯示,地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日均濃度值已突破400ppm關口,而上一次超過這一數值至少在300萬年前——這再一次向人們敲響了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警鐘。  那麼,二氧化碳日均濃度值突破400ppm意味著什麼?如果繼續升高將會怎樣?
  •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
    新華社日內瓦11月25日電(記者劉曲)世界氣象組織25日發布新一期《溫室氣體公報》,指出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再次刷新紀錄,溫室氣體水平持續增長已成長期趨勢,未來將導致愈發嚴重的氣候變化。  二氧化碳是大氣中主要的長效溫室氣體,可在大氣中滯留數百年。
  • 新冠疫情未能阻止二氧化碳濃度上升
    世界氣象組織(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稱,全球各國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的應對措施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持續上升的影響甚微
  • 世界氣象組織稱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之一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今年不斷持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2011年至2020年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十年。
  • 聯合國氣象組織: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破壞性影響不可逆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22日在官網發布年度《溫室氣體公報》,報告指出2017年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再次創下新高。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表示,國家有法律義務防止和緩解氣候變化。
  • 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再創新高
    證券時報e公司訊,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23日發布最新版《溫室氣體公報》。公報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水平在2019年出現大幅增長,平均水平達到了百萬分之410.5。更加逼近科學界和國際社會所認定的「安全」紅線。
  • 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未顯著降低
    經濟日報日內瓦訊 記者楊海泉報導: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公報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國為抗擊疫情採取了封鎖限制措施,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並未因此顯著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仍保持在創紀錄水平。疫情封鎖限制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許多汙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但並未對因歷史累積和當前排放形成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產生顯著影響。實際上,疫情期間的碳排放波動並不比正常年份更大。據全球碳項目估計,在疫情封鎖限制最嚴格時期,受人口流動限制影響,全球每天二氧化碳排放量或減少17%,全球年排放量將減少4.2%至7.5%。
  • 日研究稱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
    45次閱讀 作者:藍建中   來源:新華網    2015年05月19日 收藏
  • 世界氣象組織稱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之一-中國氣象局政府...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今年不斷持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2011年至2020年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十年。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0415%,憂心嗎丨光明時評
    儘管在氣候變化上有不同的觀點,但是二氧化碳是數百萬年前人類出現後的第一新高這一事實,也足以讓所有人警覺。日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莫納羅亞氣象臺的傳感器監測到一個驚人數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超過415ppm,即二氧化碳質量超過整個大氣質量的萬分之4.15,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溫室氣體濃度逐年增加 積極讚賞中國致力實現...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近日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紀念日前夕發布的《2020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大氣中主要溫室氣體濃度每年都有所增加,海洋熱量也逐年上升。2020年預計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之一。」
  • 2019年地球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創最高紀錄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聯邦水文氣象與環境監測局發布的全國環境現狀與汙染概況中指出,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增長,2019年俄羅斯各觀測站觀測到二氧化碳含量達到新的峰值。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帶有人為性質,與能源和工業設施排放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