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報導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網站3月10日消息,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觀測數據,2015年間,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測量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躍升了3.05ppm (1ppm指百萬分之一),在56年的同比研究中,屬增幅最大。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在過去十年裡,每年平均增加2ppm,這次快速增長打破了歷史記錄。
莫納羅亞天文臺作為世界上最悠久的連續大氣測量站,被視為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監測網的基準點,因此這一測量結果意義重大。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報告稱,今年1月和2月,全球二氧化碳月平均濃度超過了400ppm的象徵性基準,其中,2月份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02.59ppm。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報告,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部分原因是由於厄爾尼諾引起的降水量、乾旱等天氣變化,對森林、植被和其他地面系統產生了影響。之前二氧化碳濃度最大的一次增長發生在1998年,也是一個強厄爾尼諾年。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表示:「二氧化碳濃度受厄爾尼諾影響是一個自然的、相對短暫的現象。其主要的長期驅動力是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他呼籲各國籤署《巴黎氣候協議》,採取減排行動,將溫升目標控制在2℃以內。
綜合採集包括位於阿爾卑斯山、安第斯山、喜馬拉雅山、北極和南極以及南太平洋高海拔氣象觀測站等50多個國家的全球大氣監測站數據,世界氣象組織將於2016年11月發布2015年溫室氣體濃度公報。
(責任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