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水文氣象局:2019年地球大氣二氧化碳含量達新峰值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6日消息,俄羅斯聯邦水文氣象與環境監測局發布的全國環境現狀與汙染概況中指出,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持續增長,2019年俄羅斯各觀測站觀測到二氧化碳含量達到新的峰值。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帶有人為性質,與能源和工業設施排放有關。國際氣候變化專家認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長加快了全球變暖的速度,促進了氣候變化。人類正在嘗試延緩這一進程,因此就降低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在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達成協議。概況中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濃度繼續攀升,再創新高。
-
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際資訊>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紀錄新高 中國煤炭資源網 發布日期:2018-11-25 10:15:13 新聞歸檔
-
2300萬年以來最高紀錄,二氧化碳濃度刷新紀錄,如今還在飆升
,當這種氣體在大氣中佔據的含量越多,它們會覆蓋在地球的表面,如同一個無形的保護罩一樣。>》6月份的報導,有研究人員發現,當下地球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經達到了2300萬年以來的最高值。這是經由《地質學》期刊的一項科學研究而得到的結論,其中指出,在當今大氣的CO2濃度上,已經遠遠超過了過去2300萬年前的最高紀錄,更為嚴重的是,CO2濃度似乎還沒有減緩,可能還會持續上升。
-
從地球有生命開始,大氣二氧化碳含量是怎麼變化的?
從地球有生命開始,大氣裡二氧化碳含量是波動變化,有高有低,沒有單一趨勢。今天大氣裡二氧化碳含量在歷史上處於中低水平。46億年前,地球誕生。35億年前,生命出現。2、次生大氣:45億年前--20億年前火山爆發產生的氣體、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氣體,形成了第二階段的大氣,主要由氮氣、二氧化碳和惰性氣體組成。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溶解於水中,與鈣、鎂金屬發生反應,形成碳酸鹽巖石沉積。
-
美國航天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仍然在增加
歐聯網9月20日電 據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19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推文表示,與2018年8月相比,2019年同期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3個單位。該數據顯示,人類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減緩全球變暖所付出的努力尚未取得成效。
-
花育32號創花生油酸含量最高紀錄
據《科技日報》報導 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和青島農業大學針對我國花生產業中高油酸品種缺乏,育種中高油酸種質資源創造困難和高油酸性狀選擇技術落後等難題,經過20年的系統研究,取得了高產高油酸花生種質創製和新品種培育項目的重大突破,培育出花育32號創花生油酸含量最高紀錄。
-
現如今二氧化碳濃度刷新紀錄,並且持續飆升
眾所周知,地球大氣成分中,佔據最多分量的是氮氣,其在大氣層中約為78%,而氧氣大約為21%,剩下的1%是其它各種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水蒸氣等等。讓地球形成了溫室效應,據資料顯示,二氧化碳氣體有吸熱和隔熱的效果,當這種氣體在大氣中佔據的含量越多,它們會覆蓋在地球的表面,如同一個無形的保護罩一樣。
-
五年後,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將攀升至330萬年來最高值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近日在《自然:科學報導》上刊文認為,2025年地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將比330萬年來的所有時期都高。研究人員對採集自加勒比海底的微化石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並以此為基礎重建了大約330萬年前「上新世」時期的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
-
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氮氣始終是含量最高的氣體,為什麼?
不過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並不是地球上含量最高的氣體,地球上含量最高的氣體是氮氣。在地球的大氣之中,氮氣的含量佔到了78%,而氧氣的含量排名第二,約為21%。我們經常會提到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其實在大氣中的佔比並不高,二氧化碳和氬氣等氣體加在一起才佔地球大氣的1%。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人類史上最高
日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莫納羅亞氣象臺的傳感器監測到一個驚人數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超過415ppm,即CO2質量超過整個大氣質量的萬分之4.15,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
二氧化碳還在飆升,已超2300萬年前的含量,未來人類該怎麼辦
地球大氣的質量情況在近一百年來幾乎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如果要準確地追溯大氣質量下降的起源點,那應該是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這次工業革命開始出現了第一批生產機器,這意味著人類文明提升到了另一個境界,但同時也開始對大氣質量造成影響。
-
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呈持續上升趨勢
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呈持續上升趨勢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時間:2020-11-26 14:28:46 當地時間11月23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百萬分之410的重要門檻。
-
再過5年,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將達到330萬年來的最高點
一組來自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團隊最近在《自然:科學報導》上發表文章稱,2025年,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將超過過去330萬年的水平。研究者分析了從加勒比海底採集到的微化石的化學組成,並以此為基礎,重建了約330萬年前「上新世」時期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那時地球平均溫度比現在高3攝氏度,兩極冰蓋比現在小,海平面比現在高。
-
今天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是2300萬年來的最高水平,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最新研究表明,人類活動已將當今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推高到過去2300萬年來的最高水平,可能對地球上的生態系統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壞。先前的測量已經轉向冰核來確定整個地球歷史上大氣中存在的二氧化碳水平,但在最近的80萬年中才拼湊在一起。為了擴大這一記錄,路易斯安那大學拉斐特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古代植物組織的化石遺蹟產生了大氣二氧化碳的記錄,該記錄可追溯到3100萬年的「不間斷地球歷史」。
-
烘烤地球效率超二氧化碳28倍,大氣中這種氣體含量猛增,原因不明
嚴峻的全球氣候變暖形勢,可能因新冠肺炎病毒的暴發,人們禁足在家,經濟活動的暫停而暫時放緩,今年5月地球有望第一次迎來大氣中二氧化碳不再增高,氣溫不再創新高的年份。然而,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最近收集到的初步證據卻表明,另一種溫室氣體,比二氧化碳燒烤地球效率還高28倍的甲烷,其濃度卻達到了10億分之1875,比上一年的1866增加了億分之1,是二十多年來第二高的增幅。除了水蒸氣和雲外,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氣中變暖效應最大的溫室氣體,貢獻了26%的氣候暖化。
-
烘烤地球效率超二氧化碳28倍,大氣中這種氣體含量猛增,原因不明!
嚴峻的全球氣候變暖形勢,可能因新冠肺炎病毒的暴發,人們禁足在家,經濟活動的暫停而暫時放緩,今年5月地球有望第一次迎來大氣中二氧化碳不再增高
-
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增長出現停滯 但可能是暫時的
科技日報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期刊9日在線發表的一項氣候科學研究報告稱,雖然人類活動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仍在增加,但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長率卻出現了暫時停滯。
-
【你知道嗎】二氧化碳濃度達歷史最高值
當地時間2019年5月11日上午,美國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監測到,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創紀錄的415.26ppm(百萬分比濃度)。這一數值比冰芯中過去80萬年的任何時間都高至少100ppm以上,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首次突破415ppm,也是地球百萬年來二氧化碳的最高濃度。
-
大氣二氧化碳增多可能降低農作物營養含量
新華社華盛頓8月27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27日說,人類活動導致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會使水稻和小麥等農作物營養含量減少,進而影響全球貧困人群的健康。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建立了一個人均糧食供應模型,分析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對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口從膳食中攝入鐵、鋅和蛋白質的影響。結果發現,如果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從當前的約40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上升到550ppm,農作物中蛋白質、鐵、鋅的含量將降低3%到17%。
-
研究報告:中國綠化造林有利於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0月30日消息 《自然》雜誌(Nature)刊發的國際學者團體研究數據顯示,中國積極推進綠化造林的政策有利於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СО2)含量。© Depositphotos / Yuliang11調查:中國已成為全球綠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學者在中國境內發現了數個所謂的「碳漩渦,即一些因有森林存在而使二氧化碳被吞噬速度超過向大氣排放速度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