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這裡是靚仔講知識,關注我,每天都會用心給大家分享有趣事件,感謝您的收看!
一組來自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團隊最近在《自然:科學報導》上發表文章稱,2025年,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將超過過去330萬年的水平。
研究者分析了從加勒比海底採集到的微化石的化學組成,並以此為基礎,重建了約330萬年前「上新世」時期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那時地球平均溫度比現在高3攝氏度,兩極冰蓋比現在小,海平面比現在高。
ElwyndelaVega博士,主持了這項研究,他表示,地質時期的二氧化碳可以告訴我們,氣候系統,冰架,以及海平面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反應。研究這個特殊時期的原因是,它可以告訴我們很多關於當前氣候狀況的重要信息。
研究人員分析了一類被稱為「有孔蟲」(foraminifera)的浮遊動物外殼內硼同位素的含量,從而確定了它們生活年代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這種有孔蟲雖然很小,身體長度不到0.5毫米,但卻可以在海床上大量沉積,記錄關於地球氣候變化的寶貴信息。其殼內硼同位素含量的高低,與當年生活海水的 pH值有關。但海水的 pH值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密切相關。通過分析這些生物化石外殼中硼的含量,可以推算出當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研究者們說,關注這段時間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的太陽輻射量與現在相當。這樣,我們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當面臨二氧化碳壓力時,地球自身會有怎樣的反應。
這一發現令人驚訝地發現,在「上新世」氣候最暖和的時期,地球大氣層中的CO2濃度達到了380 ppm到420 ppm之間,而現在是415 ppm。它表明,在今天這個時期,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相當高,而且歷史上曾有過由於溫度變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如今,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仍在以每年2.5 ppm的速度增加,這意味著到2025年,它將超過過去330萬年的所有時間。
研究者們說,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氣候和海平面發生像「上新世」時期那樣的顯著變化,這是因為氣候變化還不能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而且,由於人類活動,二氧化碳濃度還在不斷上升。但是,人們還不知道,一旦實現了這一「平衡」,氣候會如何變化。
埃爾文·德拉·維加博士認為,在2025年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30萬年來的最高水平之後,接下去地球將會發生什麼,或者將會發生1500萬年未發生的巨大變化。
今天的「靚仔講知識」就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有趣事件,關注我,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味,你的點讚、分享、收藏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