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 我國沿海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趨勢
2019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較2018年高8.5毫米《藍皮書》顯示,1870—2019年,全球平均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過去十年(2010—2019年)平均值高於1870年以來的任何一個十年,2019年比常年(1981—2010年,下同)高0.27℃。1955—2019年,全球0—700米海洋熱含量增長速率為3.1×1022焦耳/10年~3.8×1022焦耳/10年。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顯示我國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近日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資料圖)藍皮書介紹,全球平均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趨勢,上升速率從1901~1990年的1.4毫米/年,增加至1993~2019年的3.2毫米/年。據介紹,1980~2019年,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
全球二氧化碳施肥效應40年來呈下降趨勢
研究發現,全球陸地生態系統二氧化碳(CO2)施肥效應近40年來呈現顯著的下降趨勢,而養分和土壤水分供應狀況的變化可能是CO2施肥效應下降的原因之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造成大氣中CO2的濃度持續上升。CO2濃度的不斷增加,在通過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的同時,也提高了植被的光合作用速率(即CO2施肥效應),增加了陸地生態系統吸收大氣CO2的能力(即碳匯能力),從而減緩全球變暖的速率。
-
...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410%的重要門檻。2020年,這種上升趨勢仍...
文 / 夏洛特2020-11-24 06:24:24來源:FX168 【疫情下二氧化碳濃度仍保持創紀錄水平】當地時間11月23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410%的重要門檻。
-
中國沿海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導致上升的因素有哪些?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19 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 3.4 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發布 氣候系統多項指標呈加速變化趨勢
1951年至2019年,中國年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24℃,升溫速率明顯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1961年至2019年,中國平均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增加趨勢,平均年降水日數呈顯著減少趨勢,極端強降水事件呈增多趨勢,暴雨日數明顯增多。中國各區域降水量變化趨勢差異明顯,青藏地區降水呈顯著增多趨勢;西南地區降水呈減少趨勢。
-
自然資源部:中國沿海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導致上升的因素有這些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19 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 3.4 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
-
...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
文 / 夏洛特2020-11-24 06:24:24來源:FX168 【疫情下二氧化碳濃度仍保持創紀錄水平】當地時間11月23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
-
中國沿海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央視:必須高度重視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據悉,海平面監測和分析結果表明,導致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的主要因素是:海平面上升,是由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水增溫膨脹、陸源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等因素造成的。
-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再創新高 疫情也無法阻止上升趨勢
儘管人類已經日益重視二氧化碳排放和氣候變化問題,不過根據最新記錄數據來看二氧化碳含量依然呈現持續上升趨勢。科學家自1958年以來,在夏威夷毛納羅阿天文臺監測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並繪製了一條穩步加速上升的曲線。
-
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 氣候風險不斷上升
來源:經濟日報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前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召開,全球氣候變暖、氣候風險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世界氣象組織的氣候狀況監測表明,全球氣候系統的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2018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0℃左右,位於有現代觀測記錄以來第四位;2018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海洋熱含量最高的一年,海平面持續上升,南極和北極海冰範圍遠低於平均值;全球天氣、氣候災害帶來的損失在自然災害造成經濟損失的90%以上,發生次數為1980年以來最多。全球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的影響正在日益凸顯,全球氣候風險持續上升。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19)發布: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
氣候系統的綜合觀測和多項關鍵指標表明,氣候系統變暖趨勢進一步持續。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冰凍圈消融加速,氣候風險水平呈上升趨勢。1961~2018年,中國平均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增加趨勢,降水變化趨勢區域差異明顯,青藏地區降水呈顯著增多趨勢,而西南地區降水呈弱的減少趨勢。本世紀初以來,華北、華南和西北地區平均年降水量波動上升,而東北和華東地區降水量年際波動幅度增大。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發布:全球變暖趨勢在持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向社會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以下稱藍皮書),其中提到,我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氣候極端性增強,降水變化區域差異明顯、暴雨日數增多;我國生態氣候總體趨好,區域生態環境不穩定性加大
-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二氧化碳分析儀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二氧化碳分析儀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是專門針對二氧化碳分析儀產業的調研報告,通過對二氧化碳分析儀產業的發展走勢進行深入分析闡述,為企業、投資者進行競爭分析、發展規劃、投資決策提供支持和依據。
-
疫情下二氧化碳濃度仍保持創紀錄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沒有...
當地時間11月23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百萬分之410的重要門檻。2020年,這種上升趨勢仍在繼續。自1990年以來,長期存在的溫室氣體的總輻射強迫(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增加了45%,其中二氧化碳佔五分之四。
-
溫室氣體公報:中國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升高,與全球趨勢一致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網 圖1月22日,中國氣象局發布的《2017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總第7期)》顯示,2017年青海瓦裡關站觀測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的濃度分別上升至407.0±0.2ppm、1912±2ppb、330.3±0.1ppb,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甲烷濃度明顯高於全球平均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我國生態氣候總體趨好
《藍皮書(2020)》顯示,氣候系統多項關鍵指標呈加速變化趨勢。我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氣候極端性增強,降水變化區域差異明顯、暴雨日數增多。生態氣候總體趨好,區域生態環境不穩定性加大。 大氣圈:全球變暖趨勢持續 《藍皮書(2020)》顯示,全球變暖趨勢在持續。
-
從地球有生命開始,大氣二氧化碳含量是怎麼變化的?
從地球有生命開始,大氣裡二氧化碳含量是波動變化,有高有低,沒有單一趨勢。今天大氣裡二氧化碳含量在歷史上處於中低水平。46億年前,地球誕生。35億年前,生命出現。5億年前,海洋生物首次踏上陸地,大氣中有7000ppm的二氧化碳。那時的地球跟現在完全不同:溫室氣體保持了地表的溫度,比現在高10度。二氧化碳成為了地球恆溫器的主要動力。當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低時,形成巨大的大陸冰蓋,海平面下降。
-
《2013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發布 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
原標題: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人與自然·數據) 本報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劉毅)根據中國氣象局9日發布的《2013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2013年青海瓦裡關全球大氣本底站監測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3種主要溫室氣體年平均濃度分別升至397.3ppm(ppm為濃度單位,即每百萬個幹空氣氣體分子中所含該種氣體分子數)、1886ppb
-
甲烷是二氧化碳的28-36倍!甲烷含量仍在不斷上升
如果世界能夠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全球變暖不超過2攝氏度的目標,那麼從理論上講,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將會下降。相反,自2007年以來,這一數字一直在上升,自2014年以來,增長速度甚至更快。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探討了地球上失控的甲烷的潛在原因和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