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未能阻止二氧化碳濃度上升

2021-02-21 白泉山書院

世界氣象組織(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稱,全球各國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的應對措施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持續上升的影響甚微。

One of the key qualities of carbon dioxide is its staying power. Molecules emitted by the burning of coal at the star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1700s are still in the atmosphere warming our planet today.

二氧化碳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它在大氣層中的持久力。在18世紀工業革命初期燃燒煤炭所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分子仍存在於大氣層中,使我們的星球變暖。

So, while the global lockdown saw carbon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and industry drop by as much as 17% at their peak, large amounts of the gas were still being produced, adding to the overall total. In fact, since 2015, the levels of CO2 in the atmosphere have surged. According to Dr Oksana Tarasova from th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the speed of this change hasn’t been seen before.

因此,雖然在全球各國封鎖期間,運輸和工業碳排放量峰值下降了17%,但大量氣體仍在生成,增加了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總含量。事實上,自2015年以來,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劇上升。來自世界氣象組織的奧卡薩納·塔拉索娃博士表示,這種變化的速度前所未有。

While researchers agree that the overall impact of the pandemic on the amount of carbon in the atmosphere will be limited, they argue that the experience of lockdown shows that major changes to transport and energy production are feasible and affordable. The real question is whether there is sufficient political will and public support to make these type[s] of changes permanent.

雖然研究人員一致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大氣中碳含量的整體影響是有限的,但他們認為,疫情封鎖的經驗表明,對運輸和能源生產進行重大改革是可行的,而且可以負擔得起。真正的問題是:是否有足夠的政治意願和公眾支持,來確保這種變化的持久性。

白泉山書院專注原創文學交流和英語學習,投稿郵箱baiquanshan_ibook@126.com

長按關注



相關焦點

  •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再創新高 疫情也無法阻止上升趨勢
    儘管人類已經日益重視二氧化碳排放和氣候變化問題,不過根據最新記錄數據來看二氧化碳含量依然呈現持續上升趨勢。科學家自1958年以來,在夏威夷毛納羅阿天文臺監測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並繪製了一條穩步加速上升的曲線。
  • 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未顯著降低
    經濟日報日內瓦訊 記者楊海泉報導: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公報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國為抗擊疫情採取了封鎖限制措施,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並未因此顯著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仍保持在創紀錄水平。公報說,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全球工業放緩,但這並沒有遏制溫室氣體排放、溫度上升、極端天氣、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氣候惡化現象。疫情封鎖限制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許多汙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但並未對因歷史累積和當前排放形成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產生顯著影響。實際上,疫情期間的碳排放波動並不比正常年份更大。
  • 日本研究稱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
    原標題:日本研究稱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  新華網東京5月18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通過分析20年間的數據,發現在高約10公裡的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正在不斷上升,這一現象在工業活動活躍的北半球尤為顯著。
  • 日研究稱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
    > 作者:藍建中   來源:新華網    2015年05月19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他們通過分析20年間的數據,發現在高約10公裡的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濃度正在不斷上升
  • 疫情下二氧化碳濃度仍保持創紀錄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沒有...
    當地時間11月23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19年二氧化碳含量又出現了突飛猛進增長,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百萬分之410的重要門檻。2020年,這種上升趨勢仍在繼續。自1990年以來,長期存在的溫室氣體的總輻射強迫(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增加了45%,其中二氧化碳佔五分之四。
  • 氣候變化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 | 聯合報告
    氣候變化並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達到破紀錄水平,並在繼續上升。疫情封鎖措施和經濟放緩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短暫下降後,又開始朝著疫情前的水平方向發展。1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並沒有達到峰值的跡象,還在繼續攀升、創造新的紀錄
  • 雙語: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濃度如何讓你走向疾病?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意味著作物中的營養成分變得越來越少,這種變化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率上升,使人們更易患上各種疾病。   That conclusion comes from an analysis published Tuesday?
  • 人類活動減少後,二氧化碳濃度卻升高,人類該怎麼應對全球變暖
    前言現如今,天氣越來越熱,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含量增多,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從而全球氣溫上升。所以,我們才會覺得天氣越來越熱。前段時間哥白尼氣侯機構發布了一篇報導,表示今年的5月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個月份,一些地區比往年要上升10攝氏度左右,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警示。我們的地球變得越來越像一個「火爐",火燒得越來越旺。很多人覺得,5月份這麼熱是一次偶然現象,但從數據來看,氣候全球氣溫正在逐步上升,而且很難遏制。
  • 美國新冠疫情「新階段」有何特徵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9日上午,美國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5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6萬例;確診病例從400萬例飆升至500萬例僅耗時17天。美國流行病學家認為,美國當前處於應對新冠疫情的「新階段」,疫情正在「極其廣泛地蔓延」。
  • 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呈持續上升趨勢
    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呈持續上升趨勢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時間:2020-11-26 14:28:46 2020年,這種上升趨勢仍在繼續。自1990年以來,長期存在的溫室氣體的總輻射強迫(對氣候變暖的影響)增加了45%,其中二氧化碳佔五分之四。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存在幾個世紀,在海洋中停留更長時間。地球上一次經歷可比的二氧化碳濃度是300萬至500萬年前,當時溫度升高了2至3攝氏度,海平面比現在高了10至20米,但當時地球上沒有77億居民。
  • 從萬古寒冰中追溯「氣候記憶」:今天人為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比想像中更高更快
    ,比冰河時期二氧化碳濃度最大躍升要高6倍、快近10倍。他們開發的碎冰技術不涉及金屬部件之間的摩擦,因為摩擦會產生二氧化碳。新方法允許他們測量濃度在百萬分之一(ppm)以內的二氧化碳。隨後,研究小組分析了在南極洲東部一個最高點鑽取的3500米長的冰芯。結果顯示,樣本時間在45萬到33萬年前,這段時間包括了一個完整的冰河時代和前後間冰期。平均而言,每個數據點與其相鄰數據點之間的距離約為300年,在時間解析度上比以前的研究提高了4到6倍。
  • 新冠疫情蔓延導致空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迅速下降
    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幅下降。然而,也有警告稱,在新冠肺炎大流行過後,空氣品質的警戒級別可能迅速上升。隨著全球經濟活動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迅速減少,與能源和交通有關的各種氣體的排放也隨之減少,這並不令人驚訝。科學家表示,到今年5月,由於樹葉的分解,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峰值,屆時記錄的水平可能是十多年前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 二氧化碳日均濃度值突破400ppm意味著什麼
    5月9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稱,在該站測得的二氧化碳日均濃度數據為400.03ppm。  日均實測濃度超限的不止莫納羅亞山。自今年初開始,挪威新奧爾松(北緯78.9度)一監測站測得的二氧化碳日均濃度值超過400ppm;一些更為靠近赤道的站點,例如西班牙加那利群島,在今年4月底報告的日平均值也超過了400ppm。
  • 破500萬 美國新冠疫情「新階段」有何特徵
    新華社華盛頓8月9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9日上午,美國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5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6萬例;確診病例從400萬例飆升至500萬例僅耗時17天。美國流行病學家認為,美國當前處於應對新冠疫情的「新階段」,疫情正在「極其廣泛地蔓延」。
  • 美媒: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創新高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聯社6月5日報導,科學家們表示,儘管新冠疫情讓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全球大氣中吸熱的二氧化碳濃度仍創下新高。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表示,5月份(即空氣中的碳水平達到峰值的月份)在夏威夷冒納羅亞觀測站,主要由人類產生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平均測量結果為417.1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比一年前上升了2.4ppm。報導稱,儘管4月份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17%,但這一降幅非常短暫。
  • 新冠疫苗的兩難:優先阻止死亡還是優先阻止傳播?
    截止11月26日這天,根據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累計突破6000萬例,死亡141萬人。北半球冬季的來臨,加速了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新增病例1000萬僅僅用了17天,而上一個1000萬是21天,病毒正加快肆虐的腳步。不過幸運的是,人類翹首期盼的新冠疫苗就在路上了。
  • VOA慢速 | 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創新高
    The record level was reached although industrial activities that produce carbon dioxide have fallen sharply. That is because of efforts to stop the spread of the new coronavirus.
  • 二氧化碳濃度衝破了410PPM閾值
    當地時間4月18日,美國夏威夷冒納羅亞觀測站記錄了二氧化碳濃度首次超過410ppm閾值的時刻(410.28ppm)。近二百年來,二氧化碳濃度從未達到過這個高度。
  • 地球上二氧化碳濃度多少才科學?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製造二氧化碳的速度就越來越快。工業革命之前,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濃度是280PPM;2013年,這個數字上升到400PPM;今年的5月份,這個數值突破到了415PPM。人類正以每年2%的增長率提升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而415PPM已經達到了1400萬年以來的峰值,並且按照這個速度,200年之後將達到760PPM,這與3400萬年前始新世—漸新世物種大滅絕時代的二氧化碳濃度是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全球人類擔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升高和對二氧化碳本身的厭惡與日俱增,二氧化碳幾乎被稱為毒殺人類和人類文明的一顆毒藥彈。
  • 新冠疫情最新消息:衛生系統不堪重負!美國新冠住院患者人數達到創...
    美國醫院的新冠患者人數不斷攀升,這個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激增趨勢在周三創下又一個紀錄,住院患者超過了10萬人。  新冠追蹤項目(Covid Tracking Project)的數據顯示,住院人數達到100226人,持續攀升時間已超過兩個月,是疫情上兩次病例激增持續時間的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