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排放量被高估

2020-11-24 環球網

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房琳琳 張夢然)一項對中國兩種主要二氧化碳排放來源的分析研究顯示,最近一些年,中國的碳排放量可能被高估了——從2000年到2013年,中國產生的碳排放比原先估計的少2.9億噸。

研究團隊使用了新的排放因子(消耗單位燃料時氧化的碳量)和更新後的能源消耗數據,分析了中國1950年到2013年來自燃燒化石燃料和水泥生產帶來的碳排放。他們估計,中國的排放量比全球大氣研究排放資料庫2013年估計的要低14%,比最近一次2005年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匯報的碳排放量低12%。

2010年至2012年,全球燃燒化石燃料和水泥生產造成的碳排放中,3/4的增長量發生在中國。但實際上,使用不同的官方能源消耗數據來源和排放因子來評估給定年份中國碳排放量,估計值可能相差高達40%。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國家發展學院教授關大博介紹,他們在研究中用了一個很重要的新指標——「燃料質量」,這是該指標首次被應用於排放量調查研究中,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和大多數國際數據源小組並沒有將之考慮在內。

關大博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耗國,但其燃燒的以褐煤為主的煤炭質量較低,與歐美國家的燃煤相比,熱量含量更低、碳含量更少。我們的研究顯示,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近些年被持續高估了。」

研究發現,中國2000年至2012年的能源消耗總量比官方數據高出10%,但是中國煤炭的排放因子平均比IPCC建議的默認值要低40%;同時,水泥生產的碳排放比從前估計的要低32%到45%。

中國是首批針對燃煤質量進行全面調查的國家之一,全球協作對此進行的研究旨在幫助其他燃煤大國如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了解他們的真實煤炭消耗情況。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發表在8月20日的最新一期《自然》上的這項研究,由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美國哈佛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領導,15個其他國際研究機構參與了合作。

相關焦點

  • 中國碳排放量數據被高估約14%
    早期有研究認為,2000年到2012年,來自於化石燃料和水泥工業的世界碳排放增長,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但是這個並沒有準確的估算值,因為針對碳排放量的估計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來自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因素的衝突。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因素的測算,根本沒有很有代表性的混合型能源用於準確的估算。
  • 專家:中國碳排放長期被高估 「資料庫」基本建成
    專家:中國碳排放長期被高估 「資料庫」基本建成 2015-08-20 21:46:22>   中新社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科學院20日發布的研究表明,中國碳排放總量比先前估計低約10%—15%,重新核算後的中國碳排放在2000年至2013年間比原先估計少106億噸二氧化碳。
  • 中國碳排放量再次成全球焦點
  • 2013全球碳排放量數據公布 中國人均首超歐洲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9月21日報導,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近日公布2013年度全球碳排放量數據,其中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過歐盟,引人關注。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人類活動碳排放量達到360億噸,平均每人排放5噸二氧化碳,創下歷史新紀錄。
  • 鄒驥:估準中國的碳排放不容易
    「2000年-2013年,中國碳排放量比原先估計少106億噸二氧化碳。」這是最新一期《Nature》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 106億噸是什麼概念?這相當於西方發達國家自1994年以來實際減排量的近百倍。長久以來,中國的碳排放量都是由西方機構按照國際標準測算出來的,這項由中外科學家合作的研究成果,可以說為中國碳排放量測算提供了新參考。
  • 新研究稱中國碳排放量比過去估計的少很多
    新華社倫敦8月19日電(記者張家偉)中國研究人員主導的一個團隊
  • 全球碳排放量逐步回升
    中國的碳排放量已恢復到了2019年的水平,這與今年早些時候相比是一個急劇的逆轉,那時中國的二氧化碳日排放量曾一度暴跌四分之一。在美國,6月初的二氧化碳日排放量同比下降了7%左右,而4月份的降幅是三分之一左右。  歐洲和印度的碳排放也有著相似的規律。總而言之,在今年6月初,全球平均每日碳排放量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低5%左右,但高於今年4月份的約17%的峰值減排。
  • 不同省份建築碳排放量的差異
    從省級尺度建築碳排放總量來看,2016年我國各省建築碳排放總量呈現出顯著的差異,山東、廣東和河北的建築碳排放量較高,其中山東省的建築碳排放量最高,其建築碳排放量為12799萬噸CO2。海南、青海和寧夏的建築碳排放量相對較低,其中海南省的建築碳排放量最低,其建築碳排放量為793萬噸CO2。
  • 聯合國報告:中國人均碳排放量在國際標準下很少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八日電(記者 阮煜琳)儘管中國將在未來十年內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目前美國人均排放二氧化碳仍然比中國多達五倍。聯合國最新年度人類發展報告指出,與那些佔據了世界上百分之十三人口卻排放了高達總量一半的二氧化碳的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碳排放量在國際標準下還是很少的。
  • 中國人均碳排放量首超歐盟
    中國是最大排放者,排放量佔總量的29%,其次是美國,佔15%,歐盟佔10%,印度佔7.1%。全球人均排放量為5噸,美國人均排放量億16.5噸遙遙領先。中國是7.2噸,歐盟是6.8噸。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首超歐盟。挪威氣候和環境研究中心認為這一結果令人吃驚,也使中國在全球氣候談判中的位置變得尷尬。參與全球碳計劃的專家稱,中國碳排放佔比大是事實,如此大的排放量是由歐美消費者帶來的。
  • 外國科學家:中國燃煤致使2017年全球碳排放量激增2%
    來源:網易科技11月14日消息據《自然》雜誌報導,科學家近日發表的報告中指出,2017年人類的碳排放量有可能激增
  • 美國碳排放量是中國近3倍 中國仍受到指責
    環球網記者譚利婭報導,據美國之音7月3日報導,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2009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繼續保持高增長,並且,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碳排放的增加正在「抵消」發達國家的減排努力。荷蘭環境評估局在7月1日發表的年度全球環境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中國2009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6.1噸,印度1.4噸,美國則為17.2噸。
  • 中國的碳排放13年間為何被高估了106億噸?
    中國目前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第一大國,但具體的碳排放因子等一系列數據都還處於未知的狀態。過去,中國一直沒有進行碳排放相關數據的核算工作。而現在,我們終於有了目前最為準確的中國碳排放相關數據。由哈佛大學、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24所國內外科研機構與大學的科研人員共同合作開展的「中國碳排放核算工作」的相關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中國實際人口未被高估
    日前,《大國空巢》一書的作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員易富賢在北京大學的一次學術會議上說,中國2016年的實際人口可能為12.9億,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少9000萬。    中國實際人口被高估了嗎?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表示,9000萬這個說法是違反基本常識的。
  • 氣候變化:人類碳排放量之間的差距!
    這也就是說,如果將全球人口從最富有到最貧窮的依序排列,位於最頂端的1%的人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竟然超過排在後半段另一半人口的兩倍以上。這個研究顯示,和全球最貧窮的31億人口相比,1%的頂尖富豪製造更多的碳汙染,對氣候變化造成更大的影響。
  • 報告稱世界上最富有人群碳排放量佔全球五成
    新華網巴黎12月2日電(記者張曉茹 唐志強 張雪飛)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期間,慈善組織樂施會2日發表報告說,世界上最富裕的10%人口製造了全球約一半的碳排放量,最貧困的35億人的碳排放量僅佔一成。  這份題為《碳排放極度不平等》的報告對多個國家富裕人群和貧困人群的生活消費碳排放量進行評估,闡述了全球、國家間及國家內不同層面碳排放責任不平等的程度,並呼籲發達經濟體帶頭減排。報告還發現,全球最富裕的1%人口的人均碳排放量是最貧困的10%人口的175倍。
  • 做人,永遠不要高估了自己
    不管身在何時何地,永遠都不要高估了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個人,誰也不是誰的誰,誰也離開不了誰。離開了你,日子照樣度過;離開了你,地球照樣轉動。《增廣賢文》有言:人各有心,心各有見。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誰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我們做人做事,一定不要高估了自己。自己事自己知,為人謙遜、做事低調,才能得到穩穩的幸福。
  • 數據中心如何減少碳排放量?
    綠色和平組織的抗議已引發了環保人士和公眾騷亂,擔心數據中心的碳排放量。許多公司在成本低廉的地區悄然建造這些數據中心(比如蘋果建在北卡羅來納州梅登的一個數據中心——該州61%的電力來自煤炭),利用廉價的能源來確保運營成本維持在低位,同時為股東們帶來最大化的價值。遺憾的是,如今成本最低廉的能源往往是礦物燃料。抗議源自數據中心能源市場發生了劇變。
  • 日本2017-18財年碳排放量降至8年來新低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際資訊>日本2017-18財年碳排放量降至8年來新低 日本2017-18財年碳排放量降至8年來新低   中國煤炭資源網 發布日期:2019-04-17 14:09:38
  • 經合組織碳排放量排名 澳大利亞位居第二
    對煤炭發電站的依賴使澳大利亞的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圖為位於該國昆士蘭州格蘭斯通市的煤炭發電站。 據英國《衛報》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日發布報告顯示,由於對煤炭發電的依賴,澳大利亞單位GDP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在34個經合組織國家中位居第二,僅次於愛沙尼亞。同時,四分之一的澳大利亞本土哺乳動物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報告還指出,在所有經合組織國家中,澳大利亞的人均碳排放量最高。2010年澳大利亞人均排放二氧化碳近2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