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國空巢》一書的作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員易富賢在北京大學的一次學術會議上說,中國2016年的實際人口可能為12.9億,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少9000萬。
中國實際人口被高估了嗎?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表示,9000萬這個說法是違反基本常識的。國家統計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2010年進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是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按照地圖的界限,比如將北京從全市到區縣,再到街道、鄉鎮,再到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等一級級地細化,把每個邊界都劃分得非常清楚,更精確地繪製出了「小區」地圖。劃分出的每個邊界都要每一級政府、每一級普查機構去確認。普查員會普查「小區」內所有可能有人居住的建築物。「人口數據比GDP要準確。」
但楊宜勇也不否認「中國目前需要更高的出生率」這一說法。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對於生育率有明顯的提振效果,但距離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
楊宜勇表示,計劃生育依然是基本國策,但是,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比如從放開一孩、放開二孩到自主生育。自主生育以後,再過10年、20年可能就要獎勵生育。「這些都是計劃生育的內容。我建議到2020年實現自由生育。而實施自由生育並不是說中國現在人口少了、缺人了,自由生育不是為了更多的人口數量,主要是生育權問題。」
(《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28期 王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