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科學家們透露,自世紀之交以來,喜馬拉雅冰川的融化速度翻倍,在過去四十年裡,超過四分之一的冰川融化。冰川加速融化預示著未來對該地區造成嚴重「破壞」。
科學家們將20世紀70年代中期解密的美國間諜衛星圖像與現代衛星數據相結合,首次創造了這條綿延2000公裡(1200英裡)的山脈的詳細冰情記錄。
分析顯示,每年有80億噸冰融化,而不是被雪所取代,較低海拔的冰川每年高度降低5米。該研究表明,只有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性加熱才能解釋冰川嚴重融化。
來自哥倫比亞大學Lamont-Doherty地球觀測站的Joshua Maurer領導了這項新研究,他說:「這是迄今為止喜馬拉雅冰川融化速度最快的原因。」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研究小組成員、哥倫比亞大學的Joerg Schaefer教授表示:「真正令人擔憂的是冰川融化速度加倍。」他表示:「對過去冰川融化的新理解意味著,現在人們可以滿懷信心地做出預測,但前景非常糟糕。」「這看起來是毀滅性的,在我看來,毫無疑問,就是氣候危機帶來的影響。」
2月發表的一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發現,即使立即採取了大幅削減碳排放的行動,印度庫什-喜馬拉雅山脈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冰川已經註定要在本世紀末融化。如果沒有採取行動,三分之二的冰川就會消失。
無論哪種方式,那些融化的冰川水從山峰流入印度、巴基斯坦、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大河,都會感受到嚴重的後果。 「這是你沒有聽說過的氣候危機。」國際綜合山地發展中心的菲利普斯韋斯特說,他領導了二月份的研究,並表示這項新工作非常有說服力。 「越來越不確定和不規則的供水將影響生活在南亞喜馬拉雅山脈下遊的10億人口。」
研究中使用的間諜衛星照片在檔案館中已經存在多年未使用過。但Maurer及其同事開發的計算機工具使這些20世紀70年代的照片變成了3D地圖。
科學家利用這些數據追蹤了650個喜馬拉雅冰川的變化。從1975年到2000年,冰川表面平均每年下沉22釐米(8.6英寸)。但是融化速度加快,從2000年到2016年平均每年減少43釐米。
證據表明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是導致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整個山脈的冰川以相似的速度萎縮,這是一大共同的原因。天氣變化和黑色空氣汙染的沉降,吸收太陽的熱量,導致的加速融化,只有局部影響。
該地區的氣溫數據也顯示,從2000年至2016年,平均氣溫較1975年至2000年上升了1攝氏度。計算表明,這一上升與冰的流失量是一致的。加拿大北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Joseph Shea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即使是世界上最高山脈的冰川也在對化石燃料燃燒導致的全球氣溫上升做出反應。」
「為了阻止溫度升高,我們必須為地球降溫。」他說,「我們不僅要減緩溫室氣體排放,還要扭轉它們。 這是未來20年的挑戰。」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