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脈冰山融化速度近年來加劇一倍。

2020-12-06 i5站長

一項新的綜合研究表明,自21世紀初以來,由氣溫上升引起的喜馬拉雅冰川融化速度急劇加快。這項分析跨越了印度、中國、尼泊爾和不丹長達40年的衛星觀測,顯示自2000年以來,冰川每年減少相當於垂直英尺和一半的冰量-是1975年至2000年期間融化量的兩倍。這項研究是最新的、或許也是最令人信服的跡象,表明氣候變化正在侵蝕喜馬拉雅山的冰川,有可能威脅到亞洲大部分地區數億下遊人口的供水。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喜馬拉雅冰川在這個時間間隔內融化速度的最清晰的圖片,」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天文臺的博士候選人、主要作者約書亞·莫伊雷爾說。毛雷爾說,雖然在這項研究中並沒有具體計算,但在過去的40年中,冰川可能已經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巨大質量。這項研究本周發表在雜誌上。科學進步.

目前藏有約6000億噸冰的喜馬拉雅山有時被稱為地球的「第三極」。許多最近的研究表明,冰川正在消失,包括今年的一項研究,其中一項預測,到2100年,目前冰蓋的三分之二可能會消失。但到目前為止,觀測已經有點零散,集中在較短的時間周期,或僅個別冰川或某些地區。這些研究有時產生了相互矛盾的結果,無論是關於冰損失的程度和原因。這項新的研究綜合了整個區域的數據,從早期的衛星觀測到現在。合成結果表明,熔融在時間和空間上是一致的,應歸咎於不斷升高的溫度。各地的氣溫各不相同,但從2000年到2016年,平均氣溫比1975年至2000年高1攝氏度(1.8華氏度)。

莫雷爾和他的同事分析了從西向東跨越2,000公裡的650多個冰川的重複衛星圖像。許多20世紀的觀測來自最近解密的美國間諜衛星拍攝的照片。研究人員創造了一個自動系統,將這些模型轉換成三維模型,可以顯示冰川的海拔隨時間的變化。然後,他們將這些圖像與2000年後更複雜的衛星光學數據進行了比較,後者更直接地反映了海拔的變化。

他們發現,從1975年到2000年,面對輕微的變暖,該地區的冰川平均每年減少0.25米(10英寸)。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氣候變暖的趨勢更加明顯,從2000年開始,每年的氣溫下降速度加快到了大約半米(20英寸)。莫伊說,最近每年平均損失約80億噸水,相當於320萬個奧運規模的遊泳池。他指出,大多數單個冰川並沒有在整個冰面上均勻消瘦;融化主要集中在較低的海拔,那裡的一些冰面每年流失多達5米(16英尺)。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溫度以外的其他因素正在影響冰川。這些變化包括降水量的變化,在某些地區,降水似乎在減少(這將傾向於減少冰),但在另一些地區則會增加(這將傾向於建造冰層)。另一個因素是:亞洲國家正在燃燒越來越多的化石燃料和生物質,將煤煙送入天空。其中大部分最終降落在冰雪覆蓋的冰川表面,吸收太陽能並加速融化。毛雷爾同意,煙塵和降水都是因素,但由於該地區的巨大面積和極端的地形,其影響因地而異。他說,總的來說,溫度是最重要的力量。為了證實這一點,他和他的同事在研究期間從地面站收集了溫度數據,然後計算了觀測到的溫度上升預計會產生的熔化量。然後,他們將這些數字與實際發生的情況進行了比較。他們匹配了。他說:「如果氣候變暖是導致冰層流失的主要原因,那看起來就像我們所期望的那樣。」

喜馬拉雅山地區的冰層損失與歐洲阿爾卑斯山的情況相似,在20世紀80年代,歐洲阿爾卑斯山的氣溫開始上升得更早。在此之後不久,那裡的冰川開始萎縮,從那時起,冰的迅速流失一直在繼續。研究人員說,喜馬拉雅山的融化速度一般不如阿爾卑斯山那麼快,但總體進程是相似的。這項研究不包括像帕米爾、興都庫什或田山這樣的亞洲高山的巨大山脈,但其他研究表明,類似的融化也在那裡進行。

大約8億人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來自喜馬拉雅冰川的季節性徑流來灌溉、水電和飲用水。到目前為止,加速融化似乎是溫暖季節徑流的膨脹,但科學家預測,隨著冰川質量的減少,這一現象將在幾十年內逐漸消失。他們說,這最終會導致缺水。今年5月發表的另一項研究估計,如果冰川以融化的速度補充,那麼現在的年徑流量大約是冰川融化速度的1.6倍。因此,在許多高山排水溝中,融化的湖泊正在巖石碎片的天然堤壩後面快速建造;這些河流正以潛在的破壞性和致命的洪水威脅下遊社區。即使是在珠穆朗瑪峰,失傳已久的登山者身體也是沿著小徑從融化的冰雪中冒出來的。

這項研究表明,「即使是世界上最高山脈的冰川也在對化石燃料燃燒導致的全球氣溫上升做出反應,」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北卑詩省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冰川地理學家約瑟夫·謝(Joseph Shea)說。「從長遠來看,這將導致人口稠密地區的水流時間和規模發生變化。」

法國地球物理和空間海洋學研究實驗室的冰川學家艾蒂安·伯蒂埃(Etienne Berthier)說,「這表明,如果未來幾十年氣候變化繼續以同樣的速度發展,喜馬拉雅山脈將面臨多大的危險。」她也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這項研究由JoergSchaefer和Lamont-Doherty地球天文臺的艾莉森·科利和猶他州大學的夏季狂歡節共同撰寫。

相關焦點

  • 喜馬拉雅冰川融化速度比上世紀快一倍
    【新華社微特稿】一項研究發現,自2000年起,喜馬拉雅山地區冰川每年融化的厚度超過1.5英尺(45.7釐米),融化速度是1975年至2000年的將近兩倍。報告主筆、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冰川研究員喬舒亞·莫勒說:「消融的冰量之高令人恐懼,更可怕的是融化速度加倍。」莫勒說,喜馬拉雅冰川融化量不及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因而對海平面上升「貢獻」不算大。只是,喜馬拉雅冰川融化產生的後果更直接。
  • 喜馬拉雅雪山融化導致海洋藻類「瘋長」
    新華社洛杉磯4月21日電美國宇航局支持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由於喜馬拉雅山上的冰雪融化,導致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氣候變化,為阿拉伯海的浮遊藻類「瘋長」創造了條件。  由美國比奇洛海洋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若阿金·戈埃斯主持的這一研究,發表在22日出版的新一期《科學》雜誌上。
  • 亞馬孫大火將加劇安第斯山脈冰川融化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根據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近日發表的一項氣候科學研究,亞馬孫流域西南部(巴西、秘魯和玻利維亞)的雨林火災,可能會加劇安第斯山脈的熱帶冰川融化。此次,巴西裡約熱內盧州立大學研究團隊利用2000—2016年間收集的火災事件、煙羽流動、降水和冰川融化數據建模,評估亞馬孫流域的生物體燃燒對玻利維亞Zongo冰川可能造成的影響。他們發現,生物體燃燒產生的氣溶膠(比如炭黑)可以隨風擴散到安第斯山脈熱帶冰川,沉降在雪中;由於被炭黑或粉塵覆蓋的積雪反射的光減少(返照率下降),冰川融化可能因此加劇。
  • 引流喜馬拉雅融水,到底要幹什麼?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愈發嚴峻,世界屋脊的冰川消退速度也不斷加快,這對喜馬拉雅山區以冰川融水為生的人們造成了嚴重威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印度科學家Sonam Wangchuk獨樹一幟,在中印邊界地帶建造了大量的「人造冰川」,通過把喜馬拉雅融水引向印度來緩解當地的水危機。
  • 冰川融化,地球最大冰山A68即將掙脫南極,面積有多大?
    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南極大陸似乎變得脆弱不堪,近年來,大量冰川融化進入到了海洋中。眾所周知,南極保存了地球面積最廣闊的冰川。 一旦這些冰川融化,那將對全球海平面造成不可逆轉的改變,然而有科學家警告稱,現在地球上最大的冰山——A68即將掙脫南極大陸的束縛,順著洋流漂入大海,最終徹底融化!
  • 喜馬拉雅冰雪融化,毒藻盛開太空可見,連鎖反應釀巨大生態災難!
    氣候變暖帶來的災難已經愈演愈烈,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圖像顯示,由於溫度升高帶來的喜馬拉雅山脈冰川融化,導致阿拉伯海氣溫升高,有毒藻類泛濫,底層食物鏈被破壞,大量魚類正在死亡,沿海1.5在通常情況下,從喜馬拉雅山脈吹來的寒冷冬季季風,會將海面冷卻,冷水下沉,讓營養豐富的下層海水泛起,給食物鏈底層的浮遊生物們帶來豐盛的食物,大家各取所需,相安無事。
  • 南極巨大冰川18年變化驚人,將加劇海平面上升
    近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關心位於南極的懷特冰川(Thwaites Glacier),這是因為這座冰山近年來發生了一些異常且驚人的變動——比如通過一系列觀察和分析,科學家們發現在過去三十年的時間裡,懷特冰川排放出的冰量增加了一倍,這將加劇海平面上升。而科學家認為,在不久的將來,冰川可能會發生更大的變化。
  • 又有人死在喜馬拉雅山脈……
    尼泊爾珠峰南坡9天11名登山者死亡的慘劇尚未善後,位於印度一側的喜馬拉雅山脈再次傳出壞消息:一批挑戰印度第二高峰——楠達德維山的國際登山團隊上月底遭遇雪崩後失蹤,截至本月3日,這批總數為12人的挑戰者中僅有4人返回營地,剩餘8人中已有5人的屍體被發現,經證實死於雪崩,另還有3人失蹤。接二連三的登山事故近日引發國際輿論的廣泛議論與反思。
  • 科普:把喜馬拉雅山脈炸個口子,我國西北地區真能變溼潤嗎?
    喜馬拉雅山脈位於青藏高原的南部邊緣,是世界上最為高大雄偉的山脈,它西起南迦—帕爾特峰(海拔8125米),東至南迦巴瓦峰,長達2450公裡,南北縱向寬200—300公裡,有10座山峰超過8000米,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喜馬拉雅山脈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而成,目前仍在不斷上升之中,它像一道天塹一樣將印度次大陸和青藏高原斷割開,形成了差異極大的氣候環境。
  • 南極冰山突然融化, 露出不該出現在地球的東西, 向人類發出警告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迅速突飛猛進,世界經濟也一直處於增長狀態,然而在提高經濟的同時,給地球環境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全球氣候變暖,空氣汙染等嚴重問題一直侵蝕著地球
  • 我國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也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
    橫斷山脈,大興安嶺山脈,等等,還有還多的山脈,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高的山脈,咱們國家最高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還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今天咱們就去認識一下吧。01喜馬拉雅山脈, 中國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
  • 科學家觀察中國偏遠冰川以「驚人」的速度融化
    祁連山,中國(路透社)-科學家們說,由於全球變暖帶來了無法預料的變化,並加劇了長期缺水的前景,中國悽涼的祁連山冰川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2020年9月27日,融水流過中國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祁連山老虎溝12號冰川。
  • 喜馬拉雅山脈對中國到底有多重要?有一個方面可能我們都沒有想到!
    珠穆朗瑪峰屬於喜馬拉雅山脈的一部分。因為其地勢高峻,宛如一道天塹坐落在我國的西部。對我國產生著深遠的影響。那麼,如果沒有喜馬拉雅山脈的話,對中國的歷史發展會有什麼影響呢?而黃河、長江的水的起源正是在喜馬拉雅山脈,在這裡,常年的積雪,當太陽照射山峰的時候,積雪就會融化,融化的積雪就會慢慢從山峰流下,匯成河流,也就是現在的長江、黃河等等眾多的河流。
  • 網友問:挖開喜馬拉雅山脈,讓季風吹進來改善西部氣候是否可行?
    我國西北地區常年乾旱,其中一個原因是攜帶水汽的西南季風,被喜馬拉雅山脈阻擋,如果把喜馬拉雅山脈挖一個很大的缺口,理論上會改善西北地區的氣候條件,但是工程量十分巨大,而來會帶來一系列不可控的影響。而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西側的尼泊爾,在夏季時雨水十分充沛。在電影《不見不散》中,葛優說到把喜馬拉雅山脈炸開一道五十公裡的口子,讓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吹進來,從而把西部地區變成無數個「魚米之鄉」。
  • 平均海拔6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山脈,由印度洋板塊與亞歐大陸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喜馬拉雅山長2450公裡,寬200~500公裡,擁有眾多高度8000米以上的山峰;根據大陸漂移說,我們地球的地殼分為幾個板塊,板塊之間是相對移動的,而板塊的相接處會相互擠壓或者遠離。
  • 海拔八千多米高的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
    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就是由地殼運動而產生的,板塊運動是地殼運動的最主要表現形式,隨著板塊的碰撞擠壓和張裂,不斷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態。在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由於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通常會隆起巨大的褶皺山系或高原。
  • 科學研究揭示,喜馬拉雅山脈確為「漸進隆升」
    中新網昆明10月30日電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網站30日發布消息:該所車靜課題組通過重建喜馬拉雅地區現生兩棲爬行動物類群的時空演化動態歷史,揭示喜馬拉雅山脈隆升過程確為「漸進式」。相關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上。
  • 喜馬拉雅冰川大衰退,出現數千冰川湖,科學家擔憂:或有潰決威脅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科學家正在試圖預測世界各地可能發生的情況。在2003年至2010年間,錫金-喜馬拉雅地區形成了85個天然湖泊。目前,喜馬拉雅山脈持續的冰川融化已經催生了超過5,000個冰川湖,這些湖被潛在的不穩定的「冰磧」所阻塞。當此類水壩潰決時,冰川湖爆發洪水(GLOF)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影響,但目前尚缺乏對GLOF危害的定量評估。
  • 南極冰山融化,露出91座火山......
    上面視頻:南極冰山融化,竟露出91座火山。上面視頻:凍土融化後出現了奇怪的遠古生物。
  • 冰川融化出現神秘物體
    冰川融化出現神秘物體,連科學家都無法解釋!喜馬拉雅山脈,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每年都能吸引很多人去挑戰翻越它,但是能到山巔的人也少之又少,因為人類對它的了解實在有限,於是它也成為了一處神秘的地方。喜馬拉雅也是其中一個「受害者」,因為全球變暖,喜馬拉雅雪山每年都在融化,雖然調查顯示喜馬拉雅山脈每年還是在增高,但是也證實了喜馬拉雅真的是個很神秘的地方。隨著雪山的融化,山脈出現了一條神秘的湖泊,這條湖泊出現的極其神秘,在以往關於喜馬拉雅山脈的衛星圖中從來沒有發現過這條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