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把喜馬拉雅山脈炸個口子,我國西北地區真能變溼潤嗎?

2020-08-28 歷史這壺酒

喜馬拉雅山脈位於青藏高原的南部邊緣,是世界上最為高大雄偉的山脈,它西起南迦—帕爾特峰(海拔8125米),東至南迦巴瓦峰,長達2450公裡,南北縱向寬200—300公裡,有10座山峰超過8000米,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喜馬拉雅山脈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而成,目前仍在不斷上升之中,它像一道天塹一樣將印度次大陸和青藏高原斷割開,形成了差異極大的氣候環境。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進入青藏高原,在上升氣流的抬升過程中,暖溼氣流捐棄了大部分的水分,從而造成了印度一側巨大的降水量以及西藏地區的乾燥。喜馬拉雅山北側常年降雨量只有南側的1/10,形成了寒冷乾旱的高寒荒漠氣候。

受制於喜馬拉雅山的巨大高度,暖溼氣流難以輸送到青藏高原和我國西北內陸,人們只能望洋興嘆。20世紀90年代,當時的企業家牟其中就提出將喜馬拉雅山脈炸開50公裡,形成一個豁口,將印度洋的暖流引到西北,乾旱的西北地區就會變成魚米之鄉。這一想法影響了當時的不少人,馮小剛導演就借著電影《不見不散》將這個想法像說段子一樣告訴了觀眾,以至於筆者上高中的時候還出現過類似的地理題。那麼,把喜馬拉雅山脈炸個口子,我國西北地區真能變溼潤嗎?

我國西北地區為什麼會幹旱?

我國西北地區是全球最乾旱的地區之一,而乾旱的原因無外乎兩個,一是降水量少,二是蒸發量大,很巧的是,我國西北地區同時具備這兩個得之不易的「先天優勢」。

首先是降水量少,主要原因在於水汽根本輸送不到。正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我國西北地區距離四大洋都十分遙遠,南邊與印度洋隔著西藏高原,東邊與太平洋隔著黃土高原、蒙古高原以及河西走廊,西邊與大西洋隔著帕米爾高原以及歐洲大陸,北邊與北冰洋隔著天山山脈以及阿爾泰山脈,完美的避過了所有的水汽來源地,西北地區抱怨自身乾旱,殊不知水汽還未到達它的身邊,就已經用盡了全部力氣。

由於水汽不能到達,西北地區降水稀少,絕大部分降水量不足100多毫米,部分地區年降水不足50毫米,個別極端地區甚至就沒有降水,民國三年等不來一場雨,而有的西北地區一生都等不來一場雨。

其次,在可憐的降水量之下,西北地區卻是我國日照和太陽輻射最強的區域,潛在蒸發量差超過2000多毫米,即便是我國溼潤的江南地區,也不足以應付如此大的蒸發量,因此乾旱和缺水形成了西北地區的主要特徵。

那麼把喜馬拉雅山炸個口子,將水汽輸送到過來,我國西北地區能變得溼潤嗎?原則上來說,如果水汽夠豐沛的話,是可以的。

喜馬拉雅山脈本身就有許多「口子」

喜馬拉雅山脈本身就有南北貫通的五條山谷,人稱「五條溝」,它們沿著喜馬拉雅山脈的山脊線遊走,由於接受了來自印度洋溼潤水汽的滋潤,所以滋養了不少的草原和農田。但是其大小不夠,不能用來當做參考。我們可以參照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用它帶來的水汽來評估讓我國西北地區變溼潤的可能。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全長500多公裡,最深處6009米,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峽谷。這個大峽谷像一把利斧一樣劈開喜馬拉雅山,給印度洋暖溼氣流提供了一條路色通道,源源不斷的向北輸送水汽,使得青藏高原的東南部成為了一片魚米之鄉。

《中國科學》上高登義的文章指出,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輸送的水汽強度相當於長江南岸向北岸輸送的水汽,這條通道改變了青藏高原東南部的自然環境。但是即使是世界第一的大峽谷,也僅僅只能改變青藏高原局部區域的自然環境。由於水汽向北輸送途中衰減的速度特別快,經過崇山峻岭的層層脫水,400公裡的距離降水量就從4000多毫米降低到500毫米,更不用說到達西北地區了。

核心的問題:整體大氣環流難以改變

我們都知道,暖空氣在遇到高山爬升的過程中,隨著溫度的下降會凝結成水汽成雲致雨,會不斷的脫水。到達山頂的時候,水機含量降低,而溫度卻不斷增加,形成「焚風」。因此,在山脈的迎風坡一般會帶來大規模的降水,而在背風坡則形成乾熱的河谷,而帶來持續性降雨的雲層高度,僅為600—2000米。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拿太平洋到我國的水汽來說,從東南向西北的暖溼氣流,在路途中經過一層層山脈的阻擋,不斷脫水變得乾燥。我國華南地區降水量為1200毫米,而翻過南嶺降水量為1000毫米,翻過秦嶺以及太行山脈降水量僅為500—700毫米。水汽在運輸的過程中,損失巨大,況且東南暖溼氣流越過的山脈,遠遠不能和青藏高原相提並論。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脈炸個口子,從印度洋來的暖溼氣流想要達到西北乾旱地區,還要越過唐古拉山脈、巴顏喀拉山脈以及崑崙山脈,即便到了西北,也會在翻越山脈後脫水變幹,因此,局部的地理環境改變不能改變整個西北地區的氣候特徵。

考慮到生態系統的脆弱,炸個口子的想法難以實施

就算能夠把喜馬拉雅山脈炸個口子,水汽能夠輸送到西北地區,但是這樣做真的值得嗎?真的這樣做的的話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多大的影響?

1.馬拉雅山脈大量的雪山積雪和冰川會快速融化,巨量融水導致西藏內河谷和峽谷的人類棲息地無法生存,大量降雨和洪水導致山體崩碎,出現更多的堰塞湖,農田無法耕種。

2.水汽繼續進入高海拔的羌塘高原,遇冷之後增加降雨和降雪,唐古拉山脈,岡底斯山脈,崑崙山脈積雪和冰川也相繼因溫度升高而融化,常年的高原凍土解凍,青藏鐵路中斷,各種入藏道路完全中斷且十幾年內沒有維修重建的可能。

3.四川和青海山區降雨增加,地質災害不斷,水汽長途進入更縱深的地區,黃土高原降水增多,幾大水系水量幾何倍增加,因為土壤增加的降水導致更多的水土流失。

由此可見,把喜馬拉雅山脈炸個口子,把西北地區變溼潤的想法,帶來的災難遠遠大於改變環境後的收益,考慮到生態環境的脆弱性,這個想法既不可能實現,也不現實。

參考文獻:

•《雅魯藏布江水汽通道對降水的影響》,作者:高登義、王維

•《青藏高原人工水汽通道對西北地區夏季降水及環流的影響》,作者:陳紅、孫建華

•給」喜馬拉雅山炸個口子「真能行?,作者:魏科

相關焦點

  • 給「喜馬拉雅山炸個大口子」造就魚米之鄉,能實現嗎
    來源:中科院之聲 作者: 魏科自從開始寫科普文章後,筆者經常被各種「令人震驚的事實」和「你所不知道的真相」轟炸。這不,前腳解釋完西北地區的乾濕變化問題,馬上又有人提問:「給喜馬拉雅山炸開大口子能否造就西北魚米之鄉?」資訊時代,網絡上各種消息眾說紛紜,其中一些只是博君一笑的段子,一些是人們出於對改變世界的美好期望。
  • 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能讓西北沙漠變綠洲?專家:想法很好
    然而眾所周知的是,沙漠地區之所以缺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降水,嚴重的地方甚至幾年都不會降一滴雨。我國的新疆地區就是典型的乾旱地區。為此,有人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能讓西北沙漠變綠洲?專家:想法很好,不過卻是異想天開。那麼這個方法究竟可不可行呢?
  • 形成於兩億年前的喜馬拉雅山脈,炸開一道口子,對中國會好麼?
    眾所周知,位於我國西北地區的新疆,面積雖然高達166萬平方公裡,但是由於地理高度的阻隔,導致印度洋的溼暖氣候,很難越過高山到達新疆,以至於現在的新疆大部分地區,是氣候乾旱而且降雨稀少的情況,由此導致不少區域是戈壁荒漠,僅有伊犁河谷區域,是水草肥美的地方。
  • 如果將喜馬拉雅山脈炸一個20公裡的口子會發生什麼?
    在青藏高原最南端有這樣一條山脈,東西方向全長2450km,南北方向寬200-350km,橫跨在我國和尼泊爾、不丹等國之間。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超高的海拔高度,就像是一道天然屏障,遮擋著從南而來的暖溼季風,也遮擋著向南而去的大陸冷空氣,從而在山脈南北兩側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氣候。這是很多人的常規想法,但實際上喜馬拉雅山脈只是屏障的一部分!
  • 給喜馬拉雅山造個缺口,西北地區會成世外桃源?專家:不切實際
    那麼,給喜馬拉雅山造個缺口,西北地區就真會變成世外桃源、洞天福地?,那如果人工從中造出一個更大的缺口,西北地區也能成為一個季風區,就再也不用忍受乾旱之苦了。▲印度洋風景俯瞰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主席高登義在很早以前就進行過這方面的研究,當時「給喜馬拉雅山脈開個口子
  • 網友問:挖開喜馬拉雅山脈,讓季風吹進來改善西部氣候是否可行?
    我國西北地區常年乾旱,其中一個原因是攜帶水汽的西南季風,被喜馬拉雅山脈阻擋,如果把喜馬拉雅山脈挖一個很大的缺口,理論上會改善西北地區的氣候條件,但是工程量十分巨大,而來會帶來一系列不可控的影響。我國人口基數巨大,在東部沿海地區,每平方公裡超過400人,而在西部高原地區,每平方公裡還不足10人,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是西部高原地區氣候不好,農作物難以大面積播種,而且交通條件相對較差,經濟發展緩慢。
  • 沒了青藏高原,西北地區會變魚米之鄉嗎?
    青藏高原低渦東移會引發我國南方地區暴雨。如果移走青藏高原,我國西北的降水不但可能不會增加,連長江中下遊的降水也將大幅減少。在電影《不見不散》中,葛優飾演的劉元做了這樣一個設想:保留世界屋脊,給喜馬拉雅山炸一個口子,讓印度洋的暖風穿過,氣候環境的改變就會讓當地一改貧瘠面貌,變成魚米之鄉。真的會這樣嗎?
  • 沒了青藏高原,西北地區會變魚米之鄉嗎?
    青藏高原低渦東移會引發我國南方地區暴雨。如果移走青藏高原,我國西北的降水不但可能不會增加,連長江中下遊的降水也將大幅減少。在電影《不見不散》中,葛優飾演的劉元做了這樣一個設想:保留世界屋脊,給喜馬拉雅山炸一個口子,讓印度洋的暖風穿過,氣候環境的改變就會讓當地一改貧瘠面貌,變成魚米之鄉。真的會這樣嗎?
  • 將喜馬拉雅山炸開,讓印度洋暖風進入青藏高原,這個想法能實現嗎
    葛優在電影中飾演的劉源在電影中一本正經的說了一段非常不靠譜的話「如果我們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口子,不用多了只要50公裡就夠了,這樣印度洋的暖風就會進吹到青藏高原。那麼我們的西藏就會出現多少個富饒的魚米之鄉啊!」葛優極其嚴肅認真的說著這對不靠譜的話,讓人感覺非常的搞笑。很多朋友可能是看過這個片段。在搞笑的同時又在思考,這個想法在現實中能夠實現嗎?咱們今天來聊聊這種想法有可行性嗎?
  • 炸開喜馬拉雅山,打造塞上江南,牟其中這個想法真的靠譜嗎?
    當然也有人說牟其中是個騙子,是個大忽悠,也有人說他只是站在了時代的風口上,但不管怎樣,他的能力和成就不可否認。此前,牟其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就是用炸藥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數十公裡寬的口子,將這個缺口的海拔降低2000米,然後讓印度洋上的暖溼氣流通過這個口氣吹進青藏高原,進而影響到下面的西北荒漠,徹底改變那裡惡劣的生態環境,如此一來大西北變成「塞上江南」指日可待。
  • 調西藏水到新疆使沙漠變良田,中國最少能多養活兩億人口!
    新疆地形是典型的三山夾兩盆,除了北面的阿爾泰山脈,中部的天山山脈及南部的崑崙山脈,新疆大部分都處於塔裡木盆地和準格爾盆地之中,盆地內地形平坦,如果新疆不是缺水,佔國土六分之一的面積是耕地的話,足夠多養活兩億以上人口。然而由於缺水,這些地方只能是沙漠和半乾旱的草原。
  • 如果將喜馬拉雅山打開一個缺口,印度洋的水汽能否深入我國內地?
    相信大家翥看過喜劇電影《不見不散》,其中葛優飾演的主角劉元就有過炸開喜馬拉雅的設想,當時是這麼說的:「如果我們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口子,甭多,五十公裡寬就行,把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引到我們這裡來,試想一下,那我們美麗的青藏高原從此摘掉了落後的帽子不算,還得變出多少個魚米之鄉?」
  • 炸開喜馬拉雅山,荒漠變綠洲?當初是誰提出的,現在進展如何
    文 | 鐵血君12月21日,鳳凰網播出潘石屹採訪牟其中的影像,潘石屹表示想通過鏡頭把我國第一代企業家記錄下來。片中,牟其中又提到了當年自己的幾個宏大目標,其中一個就是,炸開喜馬拉雅山,荒漠變綠洲,一時間,這一話題再次引發網友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出一道10公裡寬的口子, 會發生什麼事?
    一個是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另一個是橫斷山脈。影響是幾乎使得熱帶季風氣候北移了五個緯度,也就是從臺北到杭州的感覺。如果我們以喜馬拉雅山脈南北寬約200-300公裡,在6000多米平均海拔以下,比如4000米左右開一個半徑10公裡的洞,需要多大的工程量?總體積是多少?依據公式計算為3.14*10*10*250=78500立方公裡。
  • 青藏高原的奧妙:沒了它,西北地區會變魚米之鄉嗎?
    如果移走青藏高原,我國西北的降水不但可能不會增加,連長江中下遊的降水也將大幅減少。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西起地中海與伊朗高原連接,東至長江中遊,橫跨歐亞大陸,佔我國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它是我國南方地區極端性降水天氣的「幫兇」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華南西南地區天氣系統上遊,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劈開,西北地區能否改變缺水局面?
    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受到喜馬拉雅山的阻擋,無法進一步前進,而在橫斷山脈附近,天然的缺口讓溼潤氣流大量湧入既然如此,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吧喜馬拉雅山劈開,這樣的話暖溼氣流就可能長驅直入,為乾旱的西北地區帶來降水,從而根本上改變西北地區的缺水局面。這一設想真的有可能實現嗎?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劈開,西北地區能否改變缺水局面?
    附近,天然的缺口讓溼潤氣流大量湧入,形成了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既然如此,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吧喜馬拉雅山劈開,這樣的話暖溼氣流就可能長驅直入,為乾旱的西北地區帶來降水,從而根本上改變西北地區的缺水局面。這一設想真的有可能實現嗎?
  • 岡底斯山脈,誰才是青藏高原真正的「王」?
    看過《不見不散》的人都知道,葛優葛大爺在電影裡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炸開一道口子,把印度洋的暖風引進來。先不說炸開喜馬拉雅山脈可不可行,就算你炸開了,暖溼氣流還是進不來,因為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北部,還平行坐落著一條巨型山脈——岡底斯山脈。
  • 把喜馬拉雅山炸開,真的能緩解西北的乾旱嗎?事情沒那麼簡單!
    他認為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開,就可以把印度洋的暖風吹進來,這樣就可以緩解新疆和西藏的旱情,把中國的西北地區建成一個塞上江南,這個想法一出來,首先在當時就把無數的國人雷了一個外焦裡嫩。當然如果要炸開這個口子,一般的炸藥不太可能會用到,除非是超級破壞性的核彈,一般人認為核彈確實有一定威力,但是會不會造成局部環境汙染,或者核爆炸後產生的輻射呢?蘇聯人已經為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據說蘇聯用核彈爆炸築壩,不僅威力大,而且效率高,可見對我們來說,避免核輻射的問題已經解決了,那麼是不是也意味著炸喜馬拉雅真的可以?當然沒那麼簡單。
  • 喜馬拉雅山如果被炸個口子,會有啥影響?專家:整個亞洲都會遭殃
    大家都知道,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資源並不是平均分化,就像西北地區,一直都很乾旱,這也是讓不少專家表示頭疼的,他們都覺得,西北地區變得這麼幹旱,甚至沙漠還比較多,都是因為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進行了阻擋,導致水汽無法進入,甚至還有人表示,要是把喜馬拉雅山給炸開,這樣的話印度洋的水汽是不是就能穿到西北地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