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低渦東移會引發我國南方地區暴雨。
如果移走青藏高原,我國西北的降水不但可能不會增加,連長江中下遊的降水也將大幅減少。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西起地中海與伊朗高原連接,東至長江中遊,橫跨歐亞大陸,佔我國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
圖片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隊提供
西風急流繞過高原後,匯合成非常強的東亞急流,顯著影響我國東部、朝鮮、日本等地。在夏季,高原表面如同一個巨大的感熱氣泵,是熱源,大氣向內輻合上升,加強東亞向北的水汽輸送,增加季節降水;在冬季是冷源,氣泵將大氣向外排放,加強東亞冷空氣。
此外,青藏高原海拔較高,可直達中高對流層。近地面空氣在低層輻合上升,經過垂直方向從對流層進入平流層後,藉助大尺度環流向全球輸送。這也成為低層物質向全球平流層傳輸的重要通道。
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華南西南地區天氣系統上遊,對我國長江流域、江淮流域、華南的降水影響顯著。夏季,青藏高原低渦是影響我國廣大地區產生暴雨、大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之一。
在一定的引導條件下,青藏高原低渦會東移出高原。由於東移過程中地形引起氣柱平均厚度產生變化,將地表空氣向上輸送,這一上升過程就會引發華南暴雨,影響1991年、1998年長江流域,1996年淮河流域洪澇災害等持續性暴雨。因此中國東部地區除了受冷空氣及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之外,從青藏高原東移而來的低渦也加劇了暴雨的形成。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如果保留世界屋脊的高度,只是給青藏高原炸開一個口子,印度洋帶來的溫潤水汽會將貧瘠之地變為魚米之鄉嗎?
其實,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科學界普遍認為青藏高原的存在擋住了印度洋的溫潤空氣吹向我國西北地區,因此才會設想如果沒有青藏高原,西北將會是一番新面貌。
當時美國科學家對這一設想進行模擬,但非常奇怪的是,把青藏高原移掉以後,西北的降水不但沒有增加,而且連長江中下遊的降水也大幅減少,雨帶退縮到了印度洋和沿海地區,原本的魚米之鄉也不復存在了。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認識到青藏高原的熱力抽吸作用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
關於青藏高原奧妙的猜想從沒有停止過,歡迎大家和小據一起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