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對人類生存和發展來說意義重大,人類的所有大城市基本上都沿著河流而建,尤其是有入海口的沿海地區。然而我們都知道,絕大部分的河流都是淡水,然而這些淡水中很多都得不到利用,一旦這些水資源流入了大海,就會變成很難利用的海水。
所以,就算我們有長江,黃河,珠江等大河,我們依然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缺乏的國家。就算我們的青藏高原有除了南北極以外最大的冰川,是亞洲諸多大河的源頭,被譽為亞洲水塔,我們依然很缺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不能內部調節一下,把青藏高原的水資源引入缺水的地區呢?
這是一個異想天開的設想,但隨著技術的進步,一切皆有可能。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
青藏高原上,有著諸多的高山,高山上冰川密布,每年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遇到青藏高原抬升後,就會形成降水,成為青藏高原水源的補充。從青藏高原發源的大河養活了幾十億人口,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怒江,甚至是塔裡木河,源頭都是來自青藏高原這個亞洲水塔。然而在青藏高原的隔壁,就是以乾旱著稱的大西北地區,這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既然如此,我們能否找到一個辦法,把青藏高原的水引入西北?
如果以水量來說,黃河本身水量不大,不太適合引水,而長江和雅魯藏布江的水量很大,能否從這裡修築工程,將源源不斷的水引入西北?
雖然想法很好,但是從生態角度和投資成本來說,這在現階段很難實現,且不論雅魯藏布江要跨過兩千公裡的複雜高原山地,就算我們花費巨資修好了水渠,這些水在運輸的途中也會被乾旱寒冷的氣候變得寸步難行。而且原本雅魯藏布江哺育的藏東南林區,或許也會因為這個引水工程而面臨退化的危險。
然而,有網友提出了一個更近的選擇,那就是塔裡木河。我們能否在崑崙山脈上尋找機會,增加塔裡木河的水量?如果我們未來能找到辦法,讓塔裡木河的水量重新回到幾千年前,那大西北地區出現漢朝時期綠洲遍布的局面也並非不可能。
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