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了?中國青藏高原「毒水」流入下遊,有毒物質被釋放

2020-09-04 蜜訪小答

隨著地球溫度的不斷升高,地球第三極—喜馬拉雅高原地區的冰川正經受著炙烤,大量冰川的融化不僅給下遊帶去洪澇災害,還可能引發淡水庫的枯竭,更嚴重的是,近年來,印度國內的科學家們大肆渲染青藏高原冰川消融給印度帶去的危害,青藏高原冰川中封凍了數十億年的有毒物質,正在因冰川融化而擴散,產生的「毒水」將對地處下遊的印度平原造成巨大影響。也正是如此,印度當地專家就向中國抱怨,對於印度專家的抱怨,不少中國網友表示:那切斷可好?

《印度時報》上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川融水正在向下遊地區傳播,數10億年來積累的汙染物開始擴散,裡面的毒水將對人類造成很大的影響。印度科學家解釋說,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印度,其次是不丹、尼泊爾、中國以及巴基斯坦等國,後果可能不堪設想。也就是說,如今喜馬拉山脈的冰川融化形成的水,正在向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下遊流逝,在這些水裡混雜著地球累計數10億年來累計的汙染物。

數據顯示,青藏高原地區的有毒汙染物含量遠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原因是這裡地處世界各大主要汙染生產國的中心。各國國家產生的有毒物質通過水系統、大氣環流作用匯集到青藏高原的湖泊之中,其中以全氟烷基酸類物質為主,這類毒素的物理化學性質穩定,在自然界內的壽命非常長,因此可以順著食物網逐層累計,最終進入人類的體內。

各國科學家特別關注「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因為它們可以在環境中殘留數十年不被分解,還會逐漸積累在人體組織中,這些有機汙染物包括殺蟲劑以及電子產品中的化學物質,喜馬拉雅山脈的Nam C湖是方圓200多平方公裡內的300多處冰川融水的匯集地,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目前這些冰川的總體積在過去20年中下降了近20%,這也是前所未有的現象。

印度科學家們表示,冰河和冰原融化正在將致癌汙染物釋放入空氣和海洋中,這些可長期存在有機汙染物能夠進入食物鏈和人體中,進而增加腫瘤、心臟病等其他疾病的發生率,所以,這些都是人類對於大自然的傷害。但是印度專家好像把這個責任推到了中國身上,他們頻頻發出警告說中國的青藏高原中有有毒物質,而這些物質都流到了他們下遊。

顯然,印度這樣的說法無疑是在找事情,畢竟冰川消融也不是我們國家能控制的,這是一個自然現象,既然印度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那切斷水源不流入印度可以嗎?這一結果也肯定是印度不想看到的,畢竟印度的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都流起源於青藏高原地區,一旦切斷,也就意味著印度將失去水資源,所以印度也不想最後鬧到這般地步,畢竟他們當地的水源都來自青藏高原。

相關焦點

  • 印度科學家:中國青藏高原正釋放有毒物質,「毒水」流入印度河流
    像我國的青藏高原,這幾年也是以迅速的速度在融化,就連雪都很少下了。而印度專家這時還出來稱我國在將毒水流入他們的河流裡?咋回事? 他們稱青藏高原裡有很多種有毒物質,因為長期冰凍所以才沒事,但是現在融化了,所以這些有毒物質就順勢流向了他們的河流
  • 印專家警告中國:青藏高原釋放「毒水」,將流向印度平原
    而在我國青藏高原,就一條江,該河流的下遊卻流向了印度,當地專家向我們國家抱怨,這是怎麼回事呢?而印度的三大河流都是從我們國家青藏高原起源,印度的河流正好在我國的下遊。看到冰川融化之後,印度的專家更是頻頻為冰川融化導致的有害物質問題抱怨,一旦這些有害物質融入到海裡,那麼將會對印度的平原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 印度專家:青藏高原正在釋放「有害物質」,已經匯入了印度恆河
    ,稱中國境內的青藏高原冰川中封凍著數10億年的有害物質,正在通過冰川融水對外擴散,並且已經匯入了地處下遊的印度平原,還造成了巨大影響。印度專家之所以認為中國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存在有害物質,並對印度產生了巨大影響,其實是有原因的,主要依據是一篇在《Geophysical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其內容顯示,自1940年以來,全球農業發展過程中使用的農藥層層疊積
  • 青藏高原的水都白白流入大海,引水灌溉西北可行嗎?
    然而我們都知道,絕大部分的河流都是淡水,然而這些淡水中很多都得不到利用,一旦這些水資源流入了大海,就會變成很難利用的海水。就算我們的青藏高原有除了南北極以外最大的冰川,是亞洲諸多大河的源頭,被譽為亞洲水塔,我們依然很缺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不能內部調節一下,把青藏高原的水資源引入缺水的地區呢?
  • 朱立平:全球變暖下的「亞洲水塔」青藏高原,還好嗎?
    Immerzeel 2020, Nature青藏高原是全球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巨大高原。如果我們把分布在全球的許多高山劃分成一個個水塔單元,全球可以分成78個水塔單元,青藏高原佔據了其中最重要的13個水塔單元。這裡有最高的水供給指數,也有最大的水需求指數,呈現出最高的水塔指數。
  • 為什麼印度對青藏高原如此感興趣?
    01青藏地區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與印度隔山相望的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也被稱作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也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劃之一,西起崑崙山脈,東至黃土高原,總面積達250萬平方千米。青藏高原是如何影響南亞大陸的?對於印度來說又有著什麼樣的意義?今天我們簡單分析一下青藏高原向南亞地區輻射的影響力。
  • 全球變暖加速:西伯利亞永凍層解凍、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可能會釋放...
    原創 BioWorld Bio生物世界BioWorld深度報導系列西伯利亞東部的Batagay,被當地人稱為「通往地下世界的門戶」,這裡在1960年代只是斜坡上的一個溝壑,隨著多年凍土的融化和融化水帶走沉積物,滑坡逐年擴大,如今這裡已經成了地球上最大的解凍滑坡
  • 青藏高原東部發現兩條中下地殼物質流
    青藏高原東部大地電磁(MT)觀測所揭示的地殼流分布在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以來的50百萬年間,青藏高原南北向縮短了約750km,垂向平均隆升了約4500m,高原隆升所消耗的物質量佔不到高原縮短所產生的物質量的一半,那麼其餘的物質到哪兒去了?是以什麼方式消失的?青藏高原隆升機制研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要為這些剩餘物質尋找一種或幾種合理的出路。
  • 中國的地形地貌對中國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以青藏高原為例
    、對水文的影響①內、外有力的作用,使這裡成為中國最高的高原。②高原上的河流深受強烈的新構造運動的影響,河流在發育過程中塑造成獨特的形態特徵。高原上的河床沒有向下侵蝕,切割不太深,而老河床的寬谷形態又被原狀地被保存下來。青藏高原邊緣的河流下遊段被改造、切割成幽深的峽谷,雷公灘、大跌水等非常形象的名字就取自這個地方。③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勢高聳,有「世界屋脊」之稱。
  • 青藏高原出現「新病毒」?科學家:全球氣候持續增強!
    青藏高原出現「新病毒」?科學家:全球氣候持續增長強!青藏高原處於高海拔地區,但現在出現的28種「新病毒」其實是被雪藏在高原冰山川當中的上古的病毒,但由於其氣候變暖的關係。這些不僅是「新病毒」,還有許多的「新物種」都紛紛覺醒。這對於原本的生態系統來說,具有一定的影響。
  • 中國首次大規模展出20餘種危險有毒的水生物
    中國首次大規模展出20餘種危險有毒的水生物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9日 09:03 來源:新聞晨報 、背鰭棘刺有毒的五角虎……明天,20多種可能致命的海洋水生物將在上海海洋水族館亮相,這是國內首次大規模展出這些危險有毒的水生物。為了防止意外發生,海洋水族館已經把這些水生物的急救方法備案給東方醫院。
  • 藏高原移動地球發信號:青藏高原在東流(組圖)
    青藏高原是大陸中頗為突出的構造體,因而也是研究板塊碰撞的最理想地域。  參與此次電磁探測的中方學者,中國地質大學地下信息探測技術與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魏文博教授表示,青藏高原有其獨特性,海拔高、範圍廣,因此,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和新構造發展是我國和亞洲,乃至全球新生代最重要的地質事件。
  • 假如青藏高原不隆起,我國南方是什麼環境?
    ,主要決定因素就是青藏高原的存在。青藏高原海拔較高,平均4000米以上,這也意味著青藏高原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太陽輻射能。地表吸收更多的熱量,地表大氣受熱不斷地上升,最後會導致地面處大氣壓強降低。這些都要得益於青藏高原製造的「抽風機」作用,當然青藏高原的存在也阻擋了印度洋水汽進入西北內陸,讓那裡出現了大片的乾旱戈壁地帶。
  • 陸海空全局視角下的青藏高原與全球氣候
    通過熱力作用和機械強迫,高原影響其上空大氣的水分交換、能量輸送、物質輸送、動量輸送和渦度輸送,從而改變中國東部天氣、亞洲季風、大氣環境、全球大氣環流和平流層大氣 過去幾十年中,全球變暖,而青藏高原的變暖速度顯著高於全球平均,它對於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也日趨凸顯。因而,進一步理解與青藏高原相關的海陸氣相互作用及其氣候影響,已經成為了全球變化研究的前沿課題。
  • 【中國科學報】摸清青藏高原凍土家底
    而位於青海省格爾木市的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冰凍圈觀測研究站(下稱冰凍圈站),就是一個致力於在我國高原腹地開展冰凍圈監測研究的代表性野外觀測研究站。在長年累月的野外工作中,冰凍圈站站長趙林和同事們,對青藏高原整個多年凍土的變化狀態有了較全面的認識。
  • 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破譯大氣密碼
    中國氣象報記者趙曉妮  頭頂藍天,高聳入雲,青藏高原的身軀覆蓋250多萬平方公裡,約佔我國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  在中國氣象局領導和有關職能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氣科院」)按照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領導小組的要求和專家指導組的指導建議,加強與試驗參與單位的密切合作,推進天-地-空和新型設備相結合的立體觀測與資料共享應用,加強青藏高原地-氣物理過程及其對我國天氣氣候影響的原創性研究,目前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數據共享平臺和網站建設等方面取得成果
  • 劉叢強院士:青藏高原保護與發展需全球視野
    本報記者 張 蘊青藏高原和黃河流域有什麼密切關聯?青藏高原最大發展短板在哪?如何實現青藏高原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協同,達到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共贏發展?帶著一系列問題,近日,在第二屆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叢強。
  • 危險!我國青藏高原持續發高燒,凍土退化或預示大危機!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河湖縱橫的江南水鄉、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坡、一望無際的碧綠草原..在當中,青藏高原更是獨一無二獨特地質景觀。作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也是多條大江的源頭,被稱為亞洲水塔。
  • 青藏高原災害發展趨勢與災害風險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青藏高原是全世界海拔高差最大、構造隆升與地震活動最強烈、氣候變化影響最顯著的地區,自然條件有利於自然災害發育,災害數量多、規模大,往往形成災害鏈,造成巨災,對區域範圍內經濟影響極為嚴重。同時,該地區還是經濟相對落後、貧困人口比例高的邊疆高寒地區以及我國的戰略高地。
  • 危險就在身邊 汽車內釋放的有毒氣體
    【危險就在身邊 汽車內釋放的有毒氣體】  ■車內毒氣是什麼?             汽車內飾  一是化學物質釋放的毒氣,包括了目前確定的8種車內常見的毒害物質,分別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這些有害物質通常情況下釋放周期比較長,使人不易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