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能養活14億人嗎?還別不信,面積佔了全國的四分之一

2020-11-09 浪人地理

人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素來神秘的青藏高原,或是青海,或是西藏,甚至四川、雲南、甘肅、新疆也可以。它們都有著青藏高原的風味。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第三極」,溫度低、海拔高,擁有面積廣袤的凍土層。土地貧瘠,人口稀少的青藏高原,為什麼要說它養活了十四億人口?青藏高原面積約250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一。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其地下富含銅、鐵、鋅、鎂等多種礦藏。

青藏高原有一百五十五個各類自然保護區,其中以人跡罕至的羌塘無人區而聞名。此外還有全國唯一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青藏高原湖泊星羅棋布,擁有豐富的水資源,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二十二點七。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和鹹水湖,青藏高原風景秀麗,物產豐富,同時也是我國眾多大河的發源地,其中的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都發源於青藏高原,滋養了我國十幾億人口,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

在青藏高原,水資源主要來源於積雪融化的雪水,雖然高原上的雨很少,但雪山卻很多,高達八千多米的雪山就有十幾座,源源不斷的雪水注入高原的湖泊和河流。喜馬拉雅山,位於青藏高原邊緣,是我國與周邊國家交界的界山,也是抵禦外來文明入侵的天然屏障,對幾千年來中華文明的延續至關重要。長江中下遊地區被稱為魚米之鄉。

魚米之鄉位於北緯30度左右,整個世界北緯30度左右的地方都是沙漠戈壁,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邊境的塔爾沙漠,阿富汗南部的沙漠,阿拉伯半島上幾乎所有地區的沙漠。同樣地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也位於北緯30度左右,在地球的另一端,同樣處於北緯30度線的位置上,北美沙漠就誕生在此緯度上。那為什麼偏偏我國在北緯30度線附近是魚米之鄉呢?

青藏高原的作用就在於此,因為青藏高原擋住了從太平洋吹來的暖溼氣流,在遇到高原寒冷氣流的阻隔後,形成了富饒的局面。所以長江中下遊不是荒漠,而是魚米之鄉,像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江蘇省等地,自古以來這些地區物產豐富。

同時,長江中下遊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造就了天府之國四川盆地。每到冬天,青藏高原都會阻擋來自北方南方的寒潮,使南方地區更適合人類生存。唯一的缺點就是,青藏高原阻擋了印度洋暖溼氣流,但喜馬拉雅山截斷了一部分水汽形成了雪水。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南方更適合人類生存,養活了超過一億人口。

相關焦點

  • 青藏高原能養活14億人嗎?還別不信,佔中國面積26%
    青藏高原土地貧瘠人跡罕至,那為什麼說青藏高原養活了14億人呢?首先我們來看看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介於北緯26°~39°,東經73°~104°之間,西起帕米爾高原,東到橫斷山,北界為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南抵喜馬拉雅山,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1500千米,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佔了我國領土的四分之一以上,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
  • 青藏高原真的很貧瘠嗎?養活了30億人,超乎很多人的想像
    只要一打開中國地圖,你就會被西部地區的那片寬廣的土地所吸引,而那片高高隆起的土地就是青藏高原地區。據統計,整個青藏高原地區的土地面積約185萬平方公裡,佔了整個中國國土的20%。要是這麼大片的土地就這樣荒廢了,豈不是浪費?
  • 印度面積不到我們三分之一,怎麼養活近14億人口?
    我們知道,印度目前的人口總數已經達到了13.24億人,而且人口增長率在1%以上,或許在2030年之前,印度就能實現這個「世界第一」的目標。這個桂冠,印度拿到手其實是個雙刃劍,因為人口數量帶來的除了勞動力優勢外,更多的還是各種問題。比如這麼多人口,需要的糧食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 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裡,亞洲佔四個,青藏高原只排第六
    ,位於南美洲東部,挺立在大西洋西岸,面積大約500多萬平方公裡,約佔巴西國土60%。非洲沒有特別高的山,大部分是海拔不高的高原,有高原大陸之稱,南非高原的金礦和鑽石含量非常突出,金產量大約佔世界70%左右,鑽石產量佔30%左右。
  • 印度國土面積只有約300萬平方千米,為什麼能夠養活近14億人口?
    印度的國土面積約為298萬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國排名當中列在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和澳大利亞之後,位居世界第七位,大約是我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印度也算是一個國土面積大國。但是更為神奇的是印度的人口數量,目前印度的人口數量約為13.5億人,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人口超過10億以上的國家,另一個就是我國。
  • 青藏高原「出事」了,或波及20億人,未來的地球還適宜居住嗎?
    文/行走天涯青藏高原「出事」了,或波及20億人,未來的地球還適宜居住嗎?​青藏高原一直有著世界屋脊之稱,乃是因為青藏高原的海拔非常的高,又加上青藏高原還是世界十多條有名河流的發源地。更是讓世界各國的人對於青藏高原注入了一定的關注。青藏高原就像地球的南極北極一樣,是地球天然的溫度計。但凡這裡環境發生了改變,都預示著地球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影響。
  • 世界上「最大」高原,面積比青藏高原還大兩倍,而且礦產資源豐富
    世界上「最大」高原,面積比青藏高原還大兩倍,而且礦產資源豐富巴西是一個面積大的國家,國土面積在世界第五位,其中佔地面積幾乎佔到整個南美洲的一半,巴西的地形,其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就是巴西高原
  • 世界上最大高原:面積是青藏高原的兩倍大,高度卻只有一半高
    世界上最大高原:面積是青藏高原的兩倍大,高度卻只有一半高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奇特的地形,因為它們與眾不同的景觀,所以成了著名的旅遊地。就比如青藏高原,它是近些年來很受遊客歡迎的景點之一,高原的特點就是面積大,且地形十分開闊,所以在高原上旅行觀光,可以使心情舒爽。今天小編也要跟大家說一個高原,它的面積是全球最大的,其面積剛好是我國的青藏高原的2倍,可是它的高度只有青藏高原的二分之一,這就是巴西高原。
  • 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
    目前,青藏高原已經建成各級自然保護區155個(其中國家級41個、省級64個),面積達82.24萬平方公裡,約佔高原總面積的31.63%,佔中國陸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的57.56%,基本涵蓋了高原獨特和脆弱生態系統及珍稀物種資源。  隨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國政府提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 為什麼印度對青藏高原如此感興趣?
    青藏高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也被稱作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也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劃之一,西起崑崙山脈,東至黃土高原,總面積達250萬平方千米。青藏高原是如何影響南亞大陸的?對於印度來說又有著什麼樣的意義?今天我們簡單分析一下青藏高原向南亞地區輻射的影響力。
  • 調西藏水到新疆使沙漠變良田,中國最少能多養活兩億人口!
    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達到167萬平方公裡,佔到中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然而新疆三分之一的面積是沙漠,其它三分之二也是處於半缺水狀態。新疆地形是典型的三山夾兩盆,除了北面的阿爾泰山脈,中部的天山山脈及南部的崑崙山脈,新疆大部分都處於塔裡木盆地和準格爾盆地之中,盆地內地形平坦,如果新疆不是缺水,佔國土六分之一的面積是耕地的話,足夠多養活兩億以上人口。然而由於缺水,這些地方只能是沙漠和半乾旱的草原。
  • 「地球第三極」 青藏高原!
    >海拔高、面積大的青藏高原仿佛城牆般,攔截了它的去路成為世界的「第三極」青藏高原,它是如此特別這裡無論是氣候、地形、景觀還是歷史、人文都與中國的其他區域有著天壤之別©來源:紀錄片《第三極》這是一片貧瘠而又富饒的土地這裡的大部分地區氣候惡劣,物資匱乏所以即便面積佔到中國總面積的
  • 青藏高原對印度形成的巨大壓力
    青藏高原也是中華民族的源頭地之一和中華文明的發詳地之一,在華夏文明史上流傳的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嶽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以藏族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為主的高原文化體系。
  • 世界最大高原:高度只有青藏高原一半,面積卻是它的2倍!
    導語:「世界最大高原:高度只有青藏高原一半,面積卻是它的2倍!」青藏高原是我國最大的高原,同時它也是全世界平均海拔高度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空氣稀薄,但這裡的風景卻有一種獨特的純淨美,因此很多人都向往來青藏高原旅遊。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曾經是海洋嗎?
    眾所周知,青藏高原不僅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它的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青藏高原由自南向北綿延不絕的一系列山脈構成。巍峨的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聳立在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中間是喀喇崑崙山、唐古拉山,北面則是廣闊的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青藏高原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全世界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共有14座,都位於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雄踞地球之巔,確實無愧於「世界屋脊」的稱號。
  • 青藏高原位置有多重要?佔據全國25%土地,被譽為亞洲水塔
    你是否思考過我國靠什麼養活我們14億人口,答案其實並不是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這些掌控我國經濟命脈的大城市,而是這顆星球上最突出的一塊寒冷高地-青藏高原為亞洲內陸高原,是我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讚譽為"世界屋脊"、"第三極"。
  • 青藏高原的奧妙:沒了它,西北地區會變魚米之鄉嗎?
    如果移走青藏高原,我國西北的降水不但可能不會增加,連長江中下遊的降水也將大幅減少。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西起地中海與伊朗高原連接,東至長江中遊,橫跨歐亞大陸,佔我國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夏季,青藏高原低渦是影響我國廣大地區產生暴雨、大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之一。在一定的引導條件下,青藏高原低渦會東移出高原。
  • 印度面積僅有中國三分之一,為啥能養活13.9億人?專家:5點原因
    印度地處東亞地形狹窄,整個印度國家的面積才只有中國的1/3而已,中國在雜交水稻開始之前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糧食危機。那麼印度又是怎樣依靠如此少的土地,來供養13.9億人口的呢? 實際上,根據有關專家們的研究,印度能夠以如此少的土地養活如此大的人口,主要原因有五點。
  • 沒了青藏高原,西北地區會變魚米之鄉嗎?
    青藏高原低渦東移會引發我國南方地區暴雨。如果移走青藏高原,我國西北的降水不但可能不會增加,連長江中下遊的降水也將大幅減少。在電影《不見不散》中,葛優飾演的劉元做了這樣一個設想:保留世界屋脊,給喜馬拉雅山炸一個口子,讓印度洋的暖風穿過,氣候環境的改變就會讓當地一改貧瘠面貌,變成魚米之鄉。真的會這樣嗎?
  • 沒了青藏高原,西北地區會變魚米之鄉嗎?
    本期嘉賓: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國雄 採 訪 人: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 張藝博主要觀點:歐亞大陸與青藏高原兩個逆時針環流嵌套,疊加合成很強的南風,帶來了溫潤的水汽,由此給亞洲帶來了季風性降水。青藏高原低渦東移會引發我國南方地區暴雨。如果移走青藏高原,我國西北的降水不但可能不會增加,連長江中下遊的降水也將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