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面積不到我們三分之一,怎麼養活近14億人口?

2020-12-05 紫俠號

或許我們應該恭喜印度,因為過不了多久,印度就會拿到世界人口第一國家的頭銜。我們知道,印度目前的人口總數已經達到了13.24億人,而且人口增長率在1%以上,或許在2030年之前,印度就能實現這個「世界第一」的目標。

這個桂冠,印度拿到手其實是個雙刃劍,因為人口數量帶來的除了勞動力優勢外,更多的還是各種問題。比如這麼多人口,需要的糧食簡直是個天文數字。印度的領土面積堪堪300萬平方公裡,還不到我們的三分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是如何養活跟我們差不多的人口的?

這是個相當有意思的問題。

我們這裡可以直接告訴大家答案:印度不但養活了國內眾多的人口,還是世界上出口大米第一的國家,2019年,印度向國際市場上供應了1200萬噸大米。這估計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由此可見,就算未來印度人口達到甚至超過了14億,印度想要養活也是綽綽有餘的。

這實在是因為印度發展農業的條件太優越了。

排除熱帶季風氣候帶來的洪澇和乾旱,印度其實全年高溫,擁有發展熱帶農業的天然優勢,比如水稻,許多地方能夠做到一年三熟,而在乾旱的地區,印度則可以選擇種植小麥,也有不錯的產量。更誇張的是印度的耕地面積,印度整個地形以低矮的德幹高原和恆河平原為主,耕地面積達到了153萬平方千米,相比之下,我們雖然面積更加廣大,但是有眾多的山地和高原,耕地面積只有135萬平方公裡。在如此面積的耕地,和良好的水熱條件下,印度的農業自然非常發達了。

另外,不妨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印度到現在的水稻還不是雜交水稻,一旦印度引進我們的雜交水稻,那產量將會更上一層樓。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印度國土面積只有約300萬平方千米,為什麼能夠養活近14億人口?
    印度的國土面積約為298萬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國排名當中列在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和澳大利亞之後,位居世界第七位,大約是我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印度也算是一個國土面積大國。但是更為神奇的是印度的人口數量,目前印度的人口數量約為13.5億人,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人口超過10億以上的國家,另一個就是我國。
  • 以印度的耕地面積,如果發揮到極限,可以養活多少人口?
    民以食為天,一天不吃餓得慌,糧食是對於是人口大國是十分重要,作為世界第二世界人口大國,擁有約13.6億人口,僅次於中國的14億人口。要如何養活這麼多人,讓他們都吃飽飯,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印度這樣的國家以自己的土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到底能養活多少人?
  • 印度面積僅有中國三分之一,為啥能養活13.9億人?專家:5點原因
    印度地處東亞地形狹窄,整個印度國家的面積才只有中國的1/3而已,中國在雜交水稻開始之前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糧食危機。那麼印度又是怎樣依靠如此少的土地,來供養13.9億人口的呢? 實際上,根據有關專家們的研究,印度能夠以如此少的土地養活如此大的人口,主要原因有五點。
  • 青藏高原能養活14億人嗎?還別不信,面積佔了全國的四分之一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第三極」,溫度低、海拔高,擁有面積廣袤的土地貧瘠,人口稀少的青藏高原,為什麼要說它養活了十四億人口?青藏高原面積約250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一。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其地下富含銅、鐵、鋅、鎂等多種礦藏。
  • 印度靠什麼養活本國13億7000萬人?
    人口即將反超中國▼相比另一個人口大國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印度的國土面積僅為不到300萬平方公裡,位列世界第七。因此對於印度而言,養活國內近十四億人口是個巨大的挑戰。印度的農業精華在恆河流域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一個人口極多的單一文化族群雖然南方也有可觀的農業潛力但由於歷史上的南北阻隔,南北印度的差異較大▼平原約佔該國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三分之一,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對農業生產造不成顯著的阻礙。
  • 青藏高原能養活14億人嗎?還別不信,佔中國面積26%
    青藏高原土地貧瘠人跡罕至,那為什麼說青藏高原養活了14億人呢?首先我們來看看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介於北緯26°~39°,東經73°~104°之間,西起帕米爾高原,東到橫斷山,北界為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南抵喜馬拉雅山,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1500千米,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佔了我國領土的四分之一以上,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
  • 印度能承載多少人口壓力?人口極限是多少?
    億,中印兩國的人口差距在逐步縮小。那麼,印度國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裡,只及中國的三分之一,如果印度繼續以每年2-3000多萬人口的增長速度,當人口達到承受極限,會發生什麼呢? 實際上,印度要想推行計劃生育的難度實在太大。因為,印度是民主國家,印度老百姓可以用選票,讓那些有遠見的政治家失去執政地位,然後換一個允許他們自由生育的領導人來執政。
  • 人口總量馬上世界第一,只比中國少五千萬,印度為何不控制人口?
    縱觀現代國家,除了經歷過第一階段人口紅利來到人口老齡化階段後,很少有國家會放縱人口增長不管。但南亞的印度,卻是一個特例。從最新統計數據來看,整個印度的人口總量已經來到了13.53億,而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也不過剛剛超過14億而已。要不了多久,印度將會取中國而代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按照聯合國對印度當前人口增長速度來看,2030年之前印度很可能會來到15億人口的大關。
  • 印度13.53億人口,為什麼不控制?這麼多孩子養得起嗎?
    印度是一個領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裡,只相當於我國領土面積的1/3。而我國雖然有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面積,可是實際上可利用的耕地面積只有1.282億公頃,人均僅有0.092公頃。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就是因為我國境內存在許多高寒、高原、高山地區,大量的沙漠戈壁山谷等地形,這樣的地形根本無法種植作物。
  • 印度國土只有中國三分之一不到,公路裡程為什麼比中國還多?
    一提起印度,想必很多朋友的印象都是落後,其實這個觀念也是存在片面性的。由於我們對印度貧窮的印象太過於深刻,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認知,當然並不是印度的所有地方,都如我們印象中的一樣貧瘠。只是在綜合實力來看,印度比起中國也確實稱得上落後。但是印度有一項數據卻遠遠超過了中國,那就是印度的公路裡程。
  • 2019年中國人口突破14億,那印度呢?印度人口何時趕超中國呢?
    2019年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人口首次突破14億,達到了140005萬。但年度新增人口卻跌破500萬,並且創下最近幾十年來的增量新低。其中,男性人口約為71527萬(超過7.15億),女性人口約為68478萬(接近6.85億)。
  • 調西藏水到新疆使沙漠變良田,中國最少能多養活兩億人口!
    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達到167萬平方公裡,佔到中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然而新疆三分之一的面積是沙漠,其它三分之二也是處於半缺水狀態。新疆地形是典型的三山夾兩盆,除了北面的阿爾泰山脈,中部的天山山脈及南部的崑崙山脈,新疆大部分都處於塔裡木盆地和準格爾盆地之中,盆地內地形平坦,如果新疆不是缺水,佔國土六分之一的面積是耕地的話,足夠多養活兩億以上人口。然而由於缺水,這些地方只能是沙漠和半乾旱的草原。
  • 面積人口:地大物博
    世界有78億的人口人類平均壽命72歲人口前6多國家佔人界人口總數49.2%,其中中印佔35.94%,我們知道世界有200+個國家/地區,但top20人口就佔約69.97%研究一下洲的(國家/地區數、面積、平均國家/地區面積)的關係按洲劃分的國家
  • 胡錫進:中國人口真正突破14億 你知道意味著什麼?
    來源:環球網胡錫進:中國人口真正突破14億 你知道意味著什麼?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4億,這是什麼概念呢?歐盟28國的總人口是5.12億,美國加拿大3.64億,日本1.27億,澳大利亞紐西蘭0.3億。這些國家的人口加在一起是10.33億。另外亞洲四小龍加在一起不到9000萬,這就是全世界發達社會的總盤子,它們一共大約有11.2億人口,比中國大陸少2億多。中國大陸的14億人處在什麼發展水平上呢?
  • 面積約中國1/8的國家:GDP僅1.8億人民幣,人口卻有1.6億人
    孟加拉國是南亞次於大陸古老的民族之一,屬於南亞的國家,位於孟加拉灣的北部,東南和緬甸為鄰,其他部分和印度接壤,全國的國土面積有147570平方公裡,約有中國國土面積的八分之一,孟加拉國也是全世界人口十分密集的人口大國和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 印度人口持續不斷增長,到底多少人口才能達到印度承載極限?
    印度雖然國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裡,但耕地面積卻高居世界第二,亞洲耕地面積第一位,約佔總國土面積的51.61%,達到153.5萬平方公裡,折合23億多畝,比中國耕地面積大的多。
  • 人口密度是中國的10倍,僅有江蘇省大小,卻養活了過億人
    導語:人口密度是中國的10倍,僅有江蘇省大小,卻養活了過億人。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國家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地方,一個國家有不同的城市,城市大小不同,生活的人數也不一樣。亞洲有一個國家,僅有中國江蘇省大小,人口密度卻遠超中國,這個國家就是孟加拉國,孟加拉獨立的時間還很短,國家並不富裕,但就是這樣貧窮的國家卻養活了1.6億人口,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 衛星地圖:漫步在印度大平原上的恆河,難怪能輕鬆養活4億人口?
    廣袤的南亞次大陸上,介於喜馬拉雅山脈和德幹高原之間的印度大平原聞名於世。如今,這個面積高達75萬平方千米的平原因歷史原因分為兩部,西部的印度河平原大部位於巴基斯坦境內,而東部面積達51萬平方千米的恆河平原大部位於印度境內。
  • 世界人口將達70億 研究顯示中國最多能養活16億
    近三百年來,這一可怕的預言並沒有真正實現,但近年來隨著糧食價格高漲、能源短缺、全球變暖、生物滅絕等關鍵詞充斥著這個世界,科學家們再次將目光投向一個終極命題——地球到底能承載多少人?  人口過剩,真實的威脅  想像一下:時間流逝的每一分鐘,地球上平均250個新生兒呱呱墜地。
  • 袁隆平提出海水稻目標:每年增產300億公斤 多養活近8000萬人口
    4月14日,在海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試驗現場觀摩及建設推進會上,科技日報記者獲取以上信息。  「耐鹽鹼水稻研究許多國家都在做,包括印度、日本、韓國等國家,甚至有些國家已經研究了幾十年,但進展都不大。為什麼我們僅通過短短幾年研究,就有所突破?」袁隆平說,「因為我們將水稻耐鹽鹼基因與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結合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