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西藏水到新疆使沙漠變良田,中國最少能多養活兩億人口!

2021-01-09 騰訊網

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達到167萬平方公裡,佔到中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然而新疆三分之一的面積是沙漠,其它三分之二也是處於半缺水狀態。新疆地形是典型的三山夾兩盆,除了北面的阿爾泰山脈,中部的天山山脈及南部的崑崙山脈,新疆大部分都處於塔裡木盆地和準格爾盆地之中,盆地內地形平坦,如果新疆不是缺水,佔國土六分之一的面積是耕地的話,足夠多養活兩億以上人口。然而由於缺水,這些地方只能是沙漠和半乾旱的草原。

如何解決新疆的缺水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各界爭論的話題,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地理老師就說中國要把喜馬拉雅山脈炸一個大口子,讓印度洋上的暖溼氣流進入新疆,從而使新疆降雨增多,再然後新疆的沙漠就會變成森林和良田,對於這個設想只能是設想,如果喜馬拉雅山脈都能炸個大口子,中國直接把青藏高原移到南海算了,這樣不但可以使中國多了一個適合人居住的西藏和青海,還多了南海三四百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所以說炸喜馬拉雅山脈就是天方夜譚,喜馬拉雅山脈那麼雄偉,尼泊爾、不丹和印度北部的幾個邦都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麓,炸個山尼泊爾、不丹兩個國家都沒了。

還有專家建議將渤海的海水經過階梯抬升引流至新疆,以解決新疆沙漠和半乾旱草原的缺水問題,改變新疆乃至中國西北部乾旱地區的發展狀況。但也有人認為,此做法不可取,就算能實現將海水引入新疆,但層層抬升需要的能源消耗價值與引海水到新疆產生的價值也不分上下。同時,海水到新疆後是否會造成土地鹽鹼化,甚至引發自然災害,這些也是應該考慮的問題。

有沒有別的調水方案呢?也有網友提出了調西藏水源入疆的方案,西藏是我國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而且是「世界的屋脊」,地勢較高,只要建設通道就能將西藏水自然流到新疆,建設成本相對較低,而且是淡水,不需要淡化,不會對新疆造成嚴重的鹽鹼化。

西藏處高原地帶,不適宜人類生存,也不適宜農牧業發展,但是西藏的水資源特別的多,光一個雅魯藏布江流出中國到印度和孟加拉國,就能養活數億人口,而中國只能掌握一個水龍頭,讓水白花花的流出國門,潤澤他國的土地,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所作為呢?

引藏水入疆是否可行還需專家們論證,如果能將西藏雅魯藏布江水引入新疆,不但可以使新疆沙漠變良田,同時還有一個國防意義,就是減少了雅魯藏布江輸入印度的水量,間接制衡了狂妄自大、沒有自知之明的印度,一石數鳥,何樂而不為呢?

為國獻策,是每個中華兒女的責任,你對解決新疆缺水問題有什麼高見,歡迎在下方留言和大家討論。

支持一下小編,請下方點讚、點和分享!

相關焦點

  • 袁隆平在新疆沙漠種植的「海水稻」成功收割啦!荒灘戈壁再創奇蹟,沙漠即將變良田!
    
  • 中國大叔發明的「膠水」,能讓沙漠變良田,獲15項發明專利
    去過新疆的小夥伴,肯定對那一望無垠的沙漠印象深刻,滾滾黃沙雖然讓人震撼,但荒漠化的土地就像是生病的孩子了無生機。因此,我國一直努力讓沙漠變成能孕育生命的良田,經過幾年的研究,重慶交通大學的力學教授易志堅,終於帶領他的團隊完成了一項點沙成土的黑科技。
  • 中國神奇科技竟能讓沙漠變良田 ?治沙專家這樣說
    「用膠水讓沙漠變良田」技術又引發了一輪狂歡,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類似於「水變油」的騙局。沙漠治理領域的業內專家怎麼看?這是重慶交通大學力學教授易志堅帶領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他們經過7年的反覆試驗,研發出一種可以讓沙漠變成土壤的黏合劑,點沙成土,並將這一發現運用到"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技術中,並取得成功,已經將4000畝實驗沙漠成功改造成良田。該科研成果已在相關權威刊物上發表。
  • 沙漠也能變良田,咱們重慶人雄起了
    沙漠變良田來自重慶的團隊發明了一項「點沙成土」的黑科技。這項技術獲得了15項專利,如果真的能推廣,新開墾的農田將會養活無數人 返老還童術美國發明了一種材料能讓你一秒年輕20歲。加拿大研發了一款永遠不用摘的隱形眼鏡,不管你近視有多深
  • 「點沙成土」,新疆沙漠變良田或許不再是夢!
    新疆沙漠面積43.04萬平方公裡,佔中國沙漠面積近60%。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中國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分布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和和田地區四地界內。
  • 重大突破:中國沙漠或將全部變成良田!北部省份要狂歡了
    然而,防沙治沙是世界難題,多少年來,全球各路科學家為此而犯愁。為了把沙漠變成綠洲這個夢想,無數人為之艱苦奮鬥、不懈追求。今天,中國科學家終於將這個夢想變為現實。重慶交通大學力學教授易志堅帶領研究團隊,經過7年的反覆試驗,研發出一種可以讓沙漠變成土壤的黏合劑,點沙成土。中國科學家們將這一發現運用到"沙漠土壤化"生態恢復技術中,並取得成功。
  • 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能被改造成良田嗎
    塔克拉瑪幹沙漠比河南河北山西省面積加一起還要大,完全有改變的機會,但是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事,持續投入努力改造,可能需要幾千年的努力!沙漠之所以是沙漠,主要是因為降水太少,但是塔克拉瑪幹相比天山等其他山峰地勢低,可以考慮開鑿貫穿沙漠的運河,運河要用防滲層技術,減少河水滲透的速度,可能有人說沙漠蒸發量大,但是蒸發的水分,一大部分會以降雨的形式落在沙漠上,或者人工降雨增加沙漠降雨量。
  • 每年調多少水,才能讓新疆的沙漠變桑田,需要長江黃河一年的流量
    感謝您的提問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西北新疆的基本情況,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準噶爾盆地北面的「三山夾兩盆」,從北到南依次是: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準噶爾盆地北面的「二盆」和塔裡木盆地南部的「二盆」。
  • 水是生命之源,紅旗河調水源頭為何選擇在西藏,這一工程能否實現
    自古以來,人們都在同水抗爭,家喻戶曉的大禹治水、京杭大運河、都江堰水列樞紐,現在的南水北調工程等等都是人們重視利用水的事例。我國新疆位於中國西北邊陲,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166萬平方公裡,佔中國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但常年處於缺水狀態,許多土地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 世界上「最神奇的樹」,能將「沼澤」變「良田」!
    中國在治理生態方面,一直是走在世界的前端。早已創下眾多沙漠變良田、沙漠變綠洲、沙漠建水庫等等眾多沙漠奇蹟。對於滿是黃沙、氣候極度乾旱、極度缺水的沙漠,中國都能將之變為人類能夠開發使用的土地資源,還有什麼奇蹟是不能發生的呢?
  • 紅旗河工程讓沙漠變綠洲?藏水入疆到底行不行?將改變新疆?
    紅旗河工程也是藏水入疆工程,一旦可行,那麼沙漠真的有可能變成綠洲。紅旗河工程全長6180公裡,大致與長江相當。起點在我國西藏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處,終點位於我國的新疆喀什,一旦可行,那麼西北地區,尤其是新疆,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
  • 中國又一個工程將「沙漠變綠洲」1400億噸水不再流進印度
    中國是世界上河流和湖泊眾多的國家之一,水資源豐富,但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目前,我國600多個城市,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嚴重製約城市經濟發展。眾所周知,我國西藏水資源相當豐富,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北麓自西向東流動的雅魯藏布江,流水量十分豐富,多年平均徑流量約為1654億立方米,而且流經地區人口十分稀疏,水資源需求量較少。但是這其中大部分白白流出國境,每超過1600億立方米,相當於3條黃河的水。
  • 養活幾億印度人的雪山水回流澆灌中國萬裡大荒漠?
    可是印度除恆河外,還有一條關鍵河流,這條河流水質遠遠勝過恆河水,甚至還養活了數億的印度民眾,而它就是來源於中國雅魯藏布江的雪山之水。印度水資源總量在全球排名第七,但是由於印度人口密度太大,所以人均水資源卻很低。而目前恆河水資源開發已近枯竭,再加上印巴邊界地區異常缺水,所以印度異常重視從中國雅魯藏布江流來的雪山水。
  • 沙海有望變良田,塔裡木盆地下勘探出水資源,媲美十個貝加爾湖
    塔裡木盆地就其中,塔裡木盆地形十分複雜,像被包含在沙漠中的封閉山間盆地。盆地中間是大沙漠,周圍是瓦礫隔壁。如果塔裡木盆地水資源開發起來,那必將一塊風水寶地,也可以減小我國人口密集度。我國最大的沙漠在新疆塔裡木盆地之上,從飛機上俯瞰茫茫沙漠,風景別樣。塔克拉瑪幹沙漠被山川河流緊緊包圍。盆地邊緣是人們居住的綠色小城。
  • 中國史上最大工程即將開工,將徹底改變中國!涉及通渭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現實可行、科學合理的西部調水線路——「紅旗河」。這是一條沿青藏高原邊緣全程自流進入新疆的調水環線,將一舉改變中國的生態格局。可是西北十年九旱,救命水價每噸賣到800元。6000億立方米,至少相當於12條黃河的水。真正的西部大開發,就是新疆、內蒙古、甘肅等西北地區,開發塔裡木、柴達木、準葛爾三大盆地和騰格里、巴丹吉林、毛烏素和渾善達克四大沙漠;開發這七大沙漠戈壁,應從水開始著手;西部七處沙漠戈壁都是一馬平川,都是寶地。
  • Make Deserts into Good Land 變沙漠為良田
    科學家們正在試圖把沙漠變回良田。他們想把水運到沙漠,這樣人們就可以在那裡生活,在那裡耕種。他們正在了解許多沙漠的情況,但是越來越多的陸地還是在不斷變成沙漠。科學家可能不能及時把沙漠變成良田。Why is more and more land becoming desert? Scientists think that people make deserts.
  • 他的夢想是讓沙漠變綠洲
    「沙漠變綠洲、變良田還不是最終目標,我們還想讓沙漠變成宜居的地方。」秦升益委員說。一片沙漠中,綠油油的稻苗迎風起舞。這片位於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的沙漠水稻種植示範田,在去年吸引了一撥又一撥的考察團。這是秦升益委員去年最得意的創新之作。夜晚的北京會議中心十分安靜,讓秦升益委員陣陣的咳嗽聲顯得分外突出。「要不要喝點水?」記者問。
  • 澳洲人口承載能力比中國還要大?2500萬人口根本守不住這麼大家業啊
    中國的溼潤半溼潤面積佔國土面積大約多少?乾旱半乾的旱地區主要集中在新疆、內蒙、青海和西藏四個省級行政區。這四個省級行政區的面積分別為新疆166萬,內蒙116萬,青海72萬,西藏122萬。這些省份加起來面積已經達到了476萬,佔到了我國領土總面積的一半。
  • 人口密度是中國的10倍,僅有江蘇省大小,卻養活了過億人
    導語:人口密度是中國的10倍,僅有江蘇省大小,卻養活了過億人。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國家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地方,一個國家有不同的城市,城市大小不同,生活的人數也不一樣。亞洲有一個國家,僅有中國江蘇省大小,人口密度卻遠超中國,這個國家就是孟加拉國,孟加拉獨立的時間還很短,國家並不富裕,但就是這樣貧窮的國家卻養活了1.6億人口,是不是很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