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升溫2°C,青藏高原會怎樣?

2021-01-16 騰訊網

如果全球升溫2°C,對被譽為「地球第三極」「亞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有何影響?科學家最新研究給出答案:在全球升溫2°C情景下,青藏高原氣候將持續變溼,降水增加,主要河流徑流總量以及長江、黃河上遊流域的人均可用水量也將隨之增加。

不同升溫情景下,主要河流上遊人均水資源量分布圖

青藏高原是亞洲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對周邊地區幾十億人民生活、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都有重要影響。1960年以來,青藏高原以全球兩倍的升溫速率變暖,在此異常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總體變溼但區域差異明顯,表現為季風區降水減少和西風區降水增加。

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提出,在本世紀末將全球平均氣溫的升幅控制在2℃以內,而在此溫控目標下「亞洲水塔」氣溫會激增4℃。那麼,在全球升溫2°C情景下,「亞洲水塔」供水量將發生怎樣的變化,「亞洲水塔」 主要河流上遊人均水資源量將如何演變,仍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地球系統模式是預估氣候變化的重要工具,然而歷次參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報告的模式對未來降水的預估存在巨大差異,模式預估結果在青藏高原地區可信度極低。除此之外,模式對包括蒸散發和土壤水分等關鍵陸表水文過程的模擬存在偏差,且大多缺乏對山地冰凍圈水文過程的刻畫。因此,基於當前地球系統模式,預估未來青藏高原徑流變化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不同升溫情景下,青藏高原主要河流徑流變化

為此,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汪濤研究員與合作者從印度季風與西風協同作用是主導青藏高原水圈變化的核心思想出發,綜合多源觀測資料約束了參與第五次和新一輪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5和CMIP6)中地球系統模式對溼季降水和徑流的未來預估,繪製了包括印度河、恆河、雅魯藏布江、怒江、湄公河、長江和黃河等主要河流上遊人均水資源量分布圖。

結果表明:全球2°C升溫情景下,青藏高原將持續變溼,且季風區降水增加(3.9%)顯著高於西風區(0.8%);溼季主要河流徑流總量增加(4.1%),其中恆河上遊增加最大(10.8%)、印度河上遊增加最小(1.2%),冰川融水則主要導致了印度河上遊徑流的增加。

雖然「亞洲水塔」供水增加,但並不總能增加上遊流域人均可用水量:長江和黃河上遊流域未來人口下降使這些區域人均可用水量增加,而印度河和恆河上遊未來人口增加將抵消徑流增加的正面影響。本研究對於改善水資源管理,推動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目標以保障水和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不同升溫情景下,青藏高原主要流域降水變化

該研究成果1月11日在線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自然 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研究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等項目的資助。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青藏高原降水將持續增加
    劉曉倩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全球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會變溼?「實錘」來了。13日,記者從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獲悉,基於觀測數據約束的地球系統模式,來自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對青藏高原降水和徑流的未來變化進行了預估,他們發現,在全球升溫2°C情景下,青藏高原降水將持續增加,主要河流的徑流總量也將隨之增加。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
  • 全球變暖背景下,「亞洲水塔」青藏高原降水將持續增加
    全球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將變溼?1月13日,記者從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獲悉,基於觀測數據約束的地球系統模式,來自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對青藏高原降水和徑流的未來變化進行了預估,他們發現,在全球升溫2℃的情景下,青藏高原降水將持續增加,主要河流的徑流總量也將隨之增加。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
  • 未來青藏高原降水將增加
    ◎ 劉曉倩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13日,記者從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獲悉,基於觀測數據約束的地球系統模式,來自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對青藏高原降水和徑流的未來變化進行了預估,他們發現,在全球升溫2°C情景下,青藏高原降水將持續增加,主要河流的徑流總量也將隨之增加
  • 陸海空全局視角下的青藏高原與全球氣候
    從陸、海、空三個維度來看,青藏高原都獨特而重要:它是全球海撥最高、坡度最陡、面積最大的高原(陸地);它高聳於歐亞大陸副熱帶東部,高原上空氣稀薄,溫度、溼度、氣壓、輻射和大氣熱力過程都獨具特色(天空/大氣,圖1);雖然不直接與海洋相鄰,但是發生在青藏高原及相鄰伊朗高原上的特殊熱力和動力作用,對於上下遊地區乃至全球的大氣和海洋都有顯著影響
  • 朱立平:全球變暖下的「亞洲水塔」青藏高原,還好嗎?
    青藏高原在整個亞洲起到了水源匯聚和分發的功能,因此我們稱它為亞洲水塔。2亞洲水塔為何如此重要?1. 提供充足的水資源供給全球水塔眾多,亞洲水塔為什麼如此重要?這需要根據它的地形分布,和它在全球的地勢分布來談起。
  • 中科院研究團隊:全球變暖或使青藏高原多年凍土退化
    中科院研究團隊:全球變暖或使青藏高原多年凍土退化 邸金 杜英/科技日報 2018-03-08 10:09
  • 今日科技話題: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青藏高原升溫、遠望3...
    今日科技話題: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青藏高原升溫、遠望3號船、全基因組精細圖譜、量子糾纏純化… 2021-01-14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聯合國重磅警告:青藏高原冰川或消失2/3,人類面臨生死攸關困境!
    然而你家的冰箱門打開,並不僅僅是冷氣外洩那麼簡單,你放在冰箱裡的冰淇淋也會很快融化;地球同樣如此,遍布全球各地的大陸冰川融化,才是直接關係到人類生存的重大災難。不過現在,IPCC即將發布一份基於30多個國家100多名科學家調查研究後撰寫的冰凍圈特別報告,向全世界提出了重磅警告: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的冰川本世紀末將會有三分之二消失,16億人的生計將會受到影響,危險物質正重新進入我們的食物鏈中。青藏高原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大冰原的所在地,冰雪含量僅次於南極和北極,約佔全球冰雪總量的15%。
  • 「亞洲水塔」河流徑流總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全球變暖背景下 青藏...
    原標題:「亞洲水塔」河流徑流總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全球變暖背景下 青藏高原將會更「溼」◎劉曉倩 本報記者 陸成寬全球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將變溼?當前的一項研究成果對此進行了「實錘」。13日,記者從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獲悉,基於觀測數據約束的地球系統模式,來自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對青藏高原降水和徑流的未來變化進行了預估,他們發現,在全球升溫2℃的情景下,青藏高原降水將持續增加,主要河流的徑流總量也將隨之增加。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青藏高原被譽為「亞洲水塔」,是亞洲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 最新研究發現:未來青藏高原降水將持續增加
    【最新研究發現:未來青藏高原降水將持續增加】13日,記者從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獲悉,基於觀測數據約束的地球系統模式,來自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對青藏高原降水和徑流的未來變化進行了預估,他們發現,在全球升溫2°C情景下,青藏高原降水將持續增加,主要河流的徑流總量也將隨之增加,且受南亞季風影響的區域降水增加顯著高於受西風影響的區域
  • 青藏高原出現「異象」,或會有大麻煩來臨?未來發展不容樂觀
    青藏高原出現「異象」,或會有大麻煩來臨?人類未來發展不容樂觀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甚至還有著第三極的稱號。我說地球的南極和北極是讓人類無法觸及的高點,那麼青藏高原很顯然也同樣是如此,雖然人類是可以攀登青藏高原的,但是它的頂端和南坡、北坡,很顯然也並不是如今人類能夠觸及的。不過正是因為有難度,才會有著挑戰。科學家們對於青藏高原的偏愛是非常顯然的。
  • 科研進展 | 青藏高原和北極混合相雲輻射效應的異同
    北極被認為是全球氣候變暖的放大器,而同在北半球且作為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也具有強於同緯度地區的氣候增暖現象。兩個地區都具有豐富的雲層覆蓋,並且在全球變暖背景下都可能遭受降雪或冰蓋減少的影響,使得地表反照率發生變化進而造成的氣候正反饋效應將擴大兩個地區的未來氣候變暖。
  • 蘭州大學學者及合作者揭示青藏高原多年凍土退化影響碳釋放的過程
    碳循環過程的影響,全面評估了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熱狀態變化及其對碳釋放影響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為進一步探討區域和全球尺度上多年凍土碳的氣候反饋效應及生態環境變化等研究提供了科學參考。通過對已有報導的採樣點分布、土壤有機碳測定方法、多年凍土區面積的界定、土壤有機碳的空間擴展技術環節綜合分析,指出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表層2m土壤碳儲量為19.0±6.6 Pg。這些土壤有機碳對氣候變化敏感,容易被微生物分解,不同植被類型下土壤有機碳分解的溫度敏感性係數為9.2±7.1。在高原尺度上,全球變暖增加了局部地區土壤碳的釋放,但變暖又促進了植被生長,從而吸收更多的碳。
  • 青藏高原環境出現狀況,或波及幾億人口,地球今年是怎麼了?
    青藏高原環境出現狀況,或波及幾億人口,地球今年是怎麼了?目前來看,環境問題和全球升溫是大家熱議的一個話題,人類最近幾年高速發展,和一百年的地球有很大差距,比如從書信的方式變成了只用手機就可以聯繫,可見科技帶來的便利。
  • 青藏高原出現變化!科學家:此「異象」會危及人類,未來形式嚴峻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很多水源的發源地,比如說長江、黃河。如果青藏高原出現了異常,會影響到兩河流域的居民,同時,水資源也會受到影響。可是最近幾年,青藏高原卻出現了「異象」,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雪融化,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蓄水失去平衡,在青藏高原的某些地區,還出現了極端情況。
  • 我國青藏高原出現異常,將波及75億人
    冰川消融的狀況,而我國的青藏高原與南極、北極並稱為地球的「第三極」,連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也出現了異常。凍土層,但是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下,青藏高原的冰川也出現了融化。如今的青藏高原變得十分脆弱,冰川融化的速度更是超乎人們的想像,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青藏高原地區平均溫度升高了2.6華氏度,為全球升溫速度的2倍;在1984年到2014
  • 青藏高原季節性凍土凍融變化研究取得進展
    季節性凍土凍融變化是氣候變化的指示器,通過對地表能量、水分和碳循環的影響,在局地和全球氣候以及陸地生態系統中發揮作用。目前仍缺乏對整個青藏高原季節性凍土凍融時空特徵、變化趨勢以及潛在原因的認識。基於此,研究人員以1960-2014年青藏高原觀測的季節性凍土凍結深度為基礎,分析凍結深度以及凍融期的時空特徵和變化趨勢,探討與氣候、地理因素的關係,並預估整個青藏高原區域季節性凍土凍融變化。研究發現,青藏高原季節性凍土凍結深度、凍融期、凍融開始日和凍融結束日具有明顯的氣候帶分布特徵(圖1)。1960-2014年季節性凍土凍結深度和凍融期呈下降趨勢,尤其是2000年以後(圖2)。
  • 我國青藏高原持續發高燒,凍土退化或預示大危機!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河湖縱橫的江南水鄉、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坡、一望無際的碧綠草原..在當中,青藏高原更是獨一無二獨特地質景觀。作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也是多條大江的源頭,被稱為亞洲水塔。
  • 沒了青藏高原,西北地區會變魚米之鄉嗎?
    青藏高原低渦東移會引發我國南方地區暴雨。如果移走青藏高原,我國西北的降水不但可能不會增加,連長江中下遊的降水也將大幅減少。在電影《不見不散》中,葛優飾演的劉元做了這樣一個設想:保留世界屋脊,給喜馬拉雅山炸一個口子,讓印度洋的暖風穿過,氣候環境的改變就會讓當地一改貧瘠面貌,變成魚米之鄉。真的會這樣嗎?
  • 沒了青藏高原,西北地區會變魚米之鄉嗎?
    本期嘉賓: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國雄 採 訪 人: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 張藝博主要觀點:歐亞大陸與青藏高原兩個逆時針環流嵌套,疊加合成很強的南風,帶來了溫潤的水汽,由此給亞洲帶來了季風性降水。青藏高原低渦東移會引發我國南方地區暴雨。如果移走青藏高原,我國西北的降水不但可能不會增加,連長江中下遊的降水也將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