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環境出現狀況,或波及幾億人口,地球今年是怎麼了?

2020-12-06 又帥的日常

青藏高原環境出現狀況,或波及幾億人口,地球今年是怎麼了?

目前來看,環境問題和全球升溫是大家熱議的一個話題,人類最近幾年高速發展,和一百年的地球有很大差距,比如從書信的方式變成了只用手機就可以聯繫,可見科技帶來的便利。但我們不得不要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工廠的出現和人類頻繁活動,壓的這個地球喘不過氣,讓這個地球面臨環境崩潰和全球溫度不斷升高的問題,這都和人類有很大關係。

青藏高原出現大問題

全球變暖不僅對動物造成傷害,人類也沒能躲過,眾多高原山峰都面臨融化的情況,我國也沒能逃脫環境帶來的問題,比如北方地區越過了春天,直接迎來了夏天,並且對青藏高原有很大威脅,它被譽為「世界第三極」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許多河流的發源地都和青藏高原有關係,如果它出現了問題,那麼將要波及幾億人,後果人類無法承擔。

科學家發現,在青藏高原上出現了凍土層消融的情況,部分凍土層已經融化,青藏高原的氣溫也直升不降,比其它地區的溫度升高還要快,這是科學家意料之外的事,這也就意味著全球升溫加快了青藏高原的融化速度,如果凍土層不斷融化,那麼將有大量的細菌夾雜在水源中,人一旦引入後果不堪設想。

氣溫升高帶來的重大影響

截止到2010年的時候,青藏高原的平均溫度上漲了大約有2.7華氏度,讓青藏高原的面積不斷縮小,它的縮小讓水源變得越來越少,在這樣的變化下,讓河下流的人們「遭殃了」,冰川加快融化後,影響了他們的正常使用水,可見高原融化帶給人們的影響。

這樣的情況對於人類甚至於全世界都不是件好事,或許在未來青藏高原還要面臨大麻煩,比如水土大量流失,土地沙化等等,這些問題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是人類無法控制的,如果氣溫持續升高,那麼這一切將會來得越來越早,人們要做好最壞的準備,人類真的要為自己所做的行為買單。

現在科學家無時無刻不在關注青藏高原的變化,它的小小變化對人類都是致命的打擊,或許這一些都是給人類的警示,若在持續破壞環境,讓第六次生物滅絕不得不提上了徵程,保護環境已經刻不容緩了,全球升溫不僅對人類、動物有影響,甚至波及到了整個生態圈。相信通過全球人民的努力,我們能克服全球升溫這一問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更加愛護地球的每一寸土地。不知道看完這篇文章有何看法?可以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青藏高原「出事」了,或波及20億人,未來的地球還適宜居住嗎?
    文/行走天涯青藏高原「出事」了,或波及20億人,未來的地球還適宜居住嗎?​青藏高原一直有著世界屋脊之稱,乃是因為青藏高原的海拔非常的高,又加上青藏高原還是世界十多條有名河流的發源地。更是讓世界各國的人對於青藏高原注入了一定的關注。青藏高原就像地球的南極北極一樣,是地球天然的溫度計。但凡這裡環境發生了改變,都預示著地球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影響。
  • 我國青藏高原出現異常,將波及75億人
    人類誕生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在很早以前地球的環境是非常溫和的,但是在人類的不斷發展下,人類對地球的資源肆意開採,導致地球的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人類的活動也是越來越頻繁的,在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下,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也在不斷加劇。
  • 被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如今發生異象,地球是怎麼了?
    被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如今發生異象,地球是怎麼了?如今的地球與100年前的地球做對比,幾乎是兩個極端,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人類對地球的大肆破壞不僅如此,近期還出現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全球氣候變暖,引發這些問題有很多種原因,例如全球人口的增加導致土地資源緊張,地球上的資源日漸短缺,與人類有著脫不了的干係。
  • 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亞洲水塔」,是珍稀野生動物的天然棲息地和高原物種基因庫,是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地區之一。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
  • 青藏高原出現綠色,這是不是意味著大麻煩即將要來臨
    如今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雖然非常的強大,但是即便如此,人類對地球的了解,也並不是可以完全的達到最大化的程度,就比如地球的南極、北極,或者是青藏高原,而如今青藏高原出現異常,科學家們認為,更大的麻煩即將要到來了,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地球第三極」 青藏高原!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除了北極、南極,還有個「第三極」:世界的高級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出現變化!科學家:此「異象」會危及人類,未來形式嚴峻
    前言近日,科學家發現青藏高原出現了某種奇怪的變化,可能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危險,未來的發展趨勢也不容樂觀,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說起青藏高原,大家都不陌生,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養育著無數中國人民,青藏高原海拔非常高,存在著很多奇怪的景象,常年冰雪使得青藏高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很多科學家都想要一探究竟,於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便發現青藏高原出現了「異象」。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白皮書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亞洲水塔」,是珍稀野生動物的天然棲息地和高原物種基因庫,是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地區之一。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
  • 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惡化狀況尚未根本扭轉,河流源區高寒溼地應實行統一管理
    近日,青藏高原又「火」了一把。9月20日的《極限挑戰寶藏行》中嘉賓前往高原「採摘雪蓮」,有網友發現節目中採摘的「雪蓮」,實際上是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母雪兔子,孕育這些珍惜植物的生態環境要求是相當苛刻的,因此雖然節目組有致歉,但依舊被網友認為誠意缺失。
  • 青藏高原所等發布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高時間解析度觀測數據集
    青藏高原是反映氣候系統不同圈層相互作用及其影響效應的典型區域。然而,受自然環境、複雜地形和下墊面特徵的制約,青藏高原綜合觀測站網稀疏、氣象臺站代表性較差,衛星反演產品在高原地區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因此,青藏高原成為我國觀測資料最為缺乏的地區之一,已嚴重阻礙研究人員對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過程和水分循環規律的科學認識,制約了數值模式的發展和我國災害性天氣氣候預測水平的提高。
  • 青藏高原出現「異象」,或會有大麻煩來臨?未來發展不容樂觀
    青藏高原出現「異象」,或會有大麻煩來臨?人類未來發展不容樂觀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甚至還有著第三極的稱號。我說地球的南極和北極是讓人類無法觸及的高點,那麼青藏高原很顯然也同樣是如此,雖然人類是可以攀登青藏高原的,但是它的頂端和南坡、北坡,很顯然也並不是如今人類能夠觸及的。不過正是因為有難度,才會有著挑戰。科學家們對於青藏高原的偏愛是非常顯然的。
  • 青藏高原出現怪異現象,或有災難降臨
    地球誕生在宇宙中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如今地球的環境並不穩定,也沒有生命的出現。 隨著地球的不斷發展,地球出現了氧氣以及水資源等,讓地球的環境變得適宜生命的誕生,後來地球孕育出了生命
  • 青藏高原出現怪異現象,或有災難降臨,人類的報應來了!
    地球誕生在宇宙中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如今地球的環境並不穩定,也沒有生命的出現,但是後來隨著地球的不斷發展,地球出現了氧氣以及水資源等,讓地球的環境變得適宜生命的誕生,後來地球孕育出了生命,成為了太陽系中的唯一生命體星球,而人類的出現也讓地球文明變得更加繁榮。
  • 青藏高原環境變化是一個與全球氣候變暖密切相關的地球系統多圈層鏈式響應過程
    通過科考發現,青藏高原環境變化是一個以「變暖變溼、生態趨好、災害風險增加」為基本特徵的地球系統複雜、遞進的多圈層鏈式響應過程,具體為:暖溼差異化、水體液相化、生態趨同化、災害頻發化、圈層鏈式化。在大氣圈表現為暖溼差異化,導致極端事件區域差異分布,其中高原北部以乾旱、暴風雪等為主,南部以洪水為主。
  • 為什麼印度對青藏高原如此感興趣?
    青藏高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也被稱作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也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劃之一,西起崑崙山脈,東至黃土高原,總面積達250萬平方千米。青藏高原是如何影響南亞大陸的?對於印度來說又有著什麼樣的意義?今天我們簡單分析一下青藏高原向南亞地區輻射的影響力。
  • 劉叢強院士:青藏高原保護與發展需全球視野
    本報記者 張 蘊青藏高原和黃河流域有什麼密切關聯?青藏高原最大發展短板在哪?如何實現青藏高原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協同,達到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共贏發展?帶著一系列問題,近日,在第二屆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叢強。
  • 假如青藏高原不隆起,我國南方是什麼環境?
    在大約6500萬年前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統治地球1.6億年的恐龍整體滅絕,那個時期地球的板塊也發生了移動碰撞,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快速相撞能力巨大,引發了大幅度的地面隆起,也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
  • 藏高原移動地球發信號:青藏高原在東流(組圖)
    研究青藏高原是一門顯學  大陸形成的板塊學說是地球科學界的主流觀點。  1915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在《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一書中曾提出過大陸漂移的學說,卻因缺少證據而未能讓人信服。到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赫斯提出了海底擴張的概念,並得到古地磁學、地球年代學、海洋地質學等一系列學科新證據的支持。
  • 青藏高原災害發展趨勢與災害風險
    例如,2009 年 5月25日至 6月1日,那曲地區出現大面積降雪,平均積雪厚度 10 cm,最厚處達 50 cm,造成 58 857頭牲畜死亡(圖 2b)。根據發生時間的不同,青藏高原的旱災可以分為春旱和夏旱。春旱主要是因為該地區每年 3—5 月份降水量明顯偏少,太陽輻射強,加上風力大、蒸發力強所引起的乾旱。
  • 我國獲青藏高原湖泊最長巖芯
    來源:人民日報本報拉薩8月4日電 (記者徐馭堯)記者從納木錯科考現場獲悉: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湖泊與環境變化團隊首次在青藏高原納木錯中心湖區近百米深的水下成功獲取長度為144.79米的巖芯,鑽探深度達153.44米,這是我國獲取的青藏高原湖泊最長巖芯,有望重建近15萬年連續氣候環境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