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喜馬拉雅山劈開,西北地區能否改變缺水局面?

2020-12-02 騰訊網

在亞洲的地形當中,喜馬拉雅山無疑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因為板塊碰撞的原因,青藏高原隆起,成為了一片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原地帶,在碰撞的邊緣則隆起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它就是喜馬拉雅山。

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受到喜馬拉雅山的阻擋,無法進一步前進,而在橫斷山脈附近,天然的缺口讓溼潤氣流大量湧入,形成了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既然如此,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吧喜馬拉雅山劈開,這樣的話暖溼氣流就可能長驅直入,為乾旱的西北地區帶來降水,從而根本上改變西北地區的缺水局面。這一設想真的有可能實現嗎?

首先,喜馬拉雅山的體量不小。它的東西長度達到了2400千米,包括珠峰在內有10座海拔超過8000米以上的高峰,但喜馬拉雅山並不寬,它的寬度只有200到250公裡,山脈起伏中也有海拔5000多米的埡口。以人類越來越強大的工程水平,想要把喜馬拉雅山開一個口子,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然而,在喜馬拉雅山上開一個口子,暖溼氣流就能越過青藏高原,抵達乾旱的大西北地區嗎?這卻有點異想天開了。

別的不說,單說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超過了4000米,就算我們把整個喜馬拉雅山從地球上抹去,那青藏高原還在。青藏高原足以抵擋暖溼氣流的前進,除非我們把青藏高原也一併搞定,但那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在青藏高原上也人工開鑿一條可以讓氣流前進的大通道,但青藏高原上也有許多巨大的山脈,這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不切實際的。

青藏高原的存在,直接決定了劈開喜馬拉雅山的想法無助於解決西北地區的乾旱問題。

此外,喜馬拉雅山本身也有許多缺口,有一些橫穿喜馬拉雅山的河谷地帶,這些河谷在某種程度上也將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送到了青藏高原上,這才在河谷地帶形成了茂盛的森林和草原。然而,人類想要憑藉工程建設,影響地球大氣環流,這已經超出了人類能夠達到的極限。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北上的暖溼氣流也會自然向東發生偏轉,所以不可能進入西北地區。

西北的乾旱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現代化的農業設施和水利開發,可能才是主要的解決思路。

相關焦點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劈開,西北地區能否改變缺水局面?
    橫斷山脈附近,天然的缺口讓溼潤氣流大量湧入,形成了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既然如此,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吧喜馬拉雅山劈開,這樣的話暖溼氣流就可能長驅直入,為乾旱的西北地區帶來降水,從而根本上改變西北地區的缺水局面。這一設想真的有可能實現嗎?
  • 如果將喜馬拉雅山打開一個缺口,印度洋的水汽能否深入我國內地?
    相信大家翥看過喜劇電影《不見不散》,其中葛優飾演的主角劉元就有過炸開喜馬拉雅的設想,當時是這麼說的:「如果我們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口子,甭多,五十公裡寬就行,把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引到我們這裡來,試想一下,那我們美麗的青藏高原從此摘掉了落後的帽子不算,還得變出多少個魚米之鄉?」
  • 科普:把喜馬拉雅山脈炸個口子,我國西北地區真能變溼潤嗎?
    ,也不足以應付如此大的蒸發量,因此乾旱和缺水形成了西北地區的主要特徵。那麼把喜馬拉雅山炸個口子,將水汽輸送到過來,我國西北地區能變得溼潤嗎?原則上來說,如果水汽夠豐沛的話,是可以的。喜馬拉雅山脈本身就有許多「口子」喜馬拉雅山脈本身就有南北貫通的五條山谷,人稱「五條溝」,它們沿著喜馬拉雅山脈的山脊線遊走,由於接受了來自印度洋溼潤水汽的滋潤,所以滋養了不少的草原和農田。但是其大小不夠,不能用來當做參考。
  • 給喜馬拉雅山造個缺口,西北地區會成世外桃源?專家:不切實際
    「蝴蝶效應」揭示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道理,如果傲慢地對待地球環境,人類文明終將走上毀滅。01電影《不見不散》中有這麼一個說法:「如果我們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甭多了,50多公裡寬的口子,世界屋脊還留著,把印度洋的暖風引到我們這裡來。
  • 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能讓西北沙漠變綠洲?專家:想法很好
    有了水,才可以種植植物,改變土質。然而眾所周知的是,沙漠地區之所以缺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降水,嚴重的地方甚至幾年都不會降一滴雨。我國的新疆地區就是典型的乾旱地區。為此,有人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能讓西北沙漠變綠洲?專家:想法很好,不過卻是異想天開。那麼這個方法究竟可不可行呢?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西藏,西北能夠變成魚米之鄉嗎?
    曾記得在《不見不散》電影之中,葛大爺就有過一番高論,那就是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寬50公裡的口子,這樣就能夠把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進入青藏高原甚至到達沙漠地區,變成另一個魚米之鄉。1954年,錢學森提出設想:把雅魯藏布江流域多餘的降水量「調到」大西北,1994年,中國民營企業家牟其中提出: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能夠讓印度洋暖溼氣流引進我國,把西藏和西北荒漠變成魚米之鄉
  • 給「喜馬拉雅山炸個大口子」造就魚米之鄉,能實現嗎
    這不,前腳解釋完西北地區的乾濕變化問題,馬上又有人提問:「給喜馬拉雅山炸開大口子能否造就西北魚米之鄉?」資訊時代,網絡上各種消息眾說紛紜,其中一些只是博君一笑的段子,一些是人們出於對改變世界的美好期望。事實上大多數人想到的問題,科學家們都琢磨過,有些也已經有了結論。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嘮一嘮「給喜馬拉雅山開大口子」這件事。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開,會有啥後果?不但無法造福西北,反會遭殃
    一直以來,中國西北地區的乾旱問題就一直被學者們關注。不少學者認為,中國西北地區之所以如此乾旱,還有大片沙漠,其根本原因就是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對印度洋水汽的阻隔。所以有一種說法一直在坊間流傳,那就是如果將喜馬拉雅山打開幾個大口子,就能讓印度洋溫暖溼潤的空氣進入西北地區,進而讓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變得更加適宜人類居住和開發。那麼,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呢?且不說在喜馬拉雅山開口子的難度有多高,就算我們打開了幾個口子,地點要求也十分苛刻。
  • 喜馬拉雅山如果被炸個口子,會有啥影響?專家:整個亞洲都會遭殃
    大家都知道,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資源並不是平均分化,就像西北地區,一直都很乾旱,這也是讓不少專家表示頭疼的,他們都覺得,西北地區變得這麼幹旱,甚至沙漠還比較多,都是因為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進行了阻擋,導致水汽無法進入,甚至還有人表示,要是把喜馬拉雅山給炸開,這樣的話印度洋的水汽是不是就能穿到西北地區了?
  • 喜馬拉雅山如果被炸個口子,會有啥影響?專家:整個亞洲都會遭殃
    大家都知道,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資源並不是平均分化,就像西北地區,一直都很乾旱,這也是讓不少專家表示頭疼的,他們都覺得,西北地區變得這麼幹旱,甚至沙漠還比較多,都是因為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進行了阻擋,導致水汽無法進入,甚至還有人表示,要是把喜馬拉雅山給炸開,這樣的話印度洋的水汽是不是就能穿到西北地區了?可以更好的改善當地的環境?
  • 青藏高原的水都白白流入大海,引水灌溉西北可行嗎?
    河流對人類生存和發展來說意義重大,人類的所有大城市基本上都沿著河流而建,尤其是有入海口的沿海地區。然而我們都知道,絕大部分的河流都是淡水,然而這些淡水中很多都得不到利用,一旦這些水資源流入了大海,就會變成很難利用的海水。
  • 印度孟買陷入缺水危機:將面臨「無水可喝」的尷尬局面
    據了解,印度孟買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的七個湖泊和水庫的水位已降至非常危險的水平線,孟買將再次陷入缺水危機。對於這個擁有2900萬人口的大城市中的人們來說,爭奪水資源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口增加,氣候變化,國家之間的爭端,城市化和水資源管理不善,使純淨水成為一種奢侈品。 根據印度專家調研稱,到2030年,包括德裡在內的印度幾個主要城市可能會同時耗盡地下水。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脈炸開10千米,會不會解決西北的乾旱問題?
    我們知道,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第一高的山脈,正是因為喜馬拉雅山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無法抵達內陸,這也是導致西北地區乾旱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們觀察世界地圖就可以發現,在塔裡木盆地同緯度的地區幾乎沒有沙漠,唯獨在塔裡木盆地內出現了大沙漠
  • 打通喜馬拉雅山,將雅魯藏布江水引入新疆,逆天工程可否成功?
    我國科學家不久前曾提出了兩個構想,這兩個構想一個是打通喜馬拉雅山,而另一個則是引雅魯藏布江水入新疆。那麼,中國的這兩個逆天工程可否成功呢?要說到將雅魯藏布江水引入新疆,這其實是南水北調工程中西線的一個構想,因為雅魯藏布江水的出水量是非常大的,一旦能夠將江水引入塔裡木盆地,那麼這將使得南疆地區極度缺水的情況得到一個非常好的改善。不過這項工程的難題在於,想要將雅魯藏布江水引入塔裡木盆地,那就必須要構建一個階梯級的大壩,其實施起來的難度是超乎想像的。
  • 把喜馬拉雅山炸開,真的能緩解西北的乾旱嗎?事情沒那麼簡單!
    他認為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開,就可以把印度洋的暖風吹進來,這樣就可以緩解新疆和西藏的旱情,把中國的西北地區建成一個塞上江南,這個想法一出來,首先在當時就把無數的國人雷了一個外焦裡嫩。牟其中不是一個完全的科學家,如果非要說,他算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一個合格的冒險家,那麼在提出想法之前需要經過科學的檢驗,經過計算,必須有足夠的科學論據來驗證這個想法是否能夠實現,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一般認為,這個想法最早來自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引入印度暖流,會有什麼後果?
    在資訊時代,網絡上人們談論的話題五花八門,人參在論壇上提問,如果能夠把喜馬拉雅山炸出一個大口子,讓印度暖流流入,會不會造就一個新的魚米之鄉?西北地區降水量較低,需要水汽印度暖流隔著一座高山,而高山很難被夷平,人們對這乾旱的內陸常常望洋興嘆,如果印度暖流能夠越過高聳的山脈來到西北,帶來降雨該有多好。
  • 我國西北乾旱區能否靠人工湖改變小氣候
    如果人為的在沙漠挖數十個西湖當量的淡水湖,會不會改變沙漠的氣候?而要搞清楚在沙漠中修建十倍大的西湖能否改變沙漠氣候,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西湖的一些基本情況。,但是僅僅靠一個湖而脫離江河水源的持續注入(即無源之水)是不可能改變沙漠氣候的。
  • 「世界雨極」乞拉朋齊,年降雨量超2萬毫米,卻面臨缺水的困擾
    據科學考察後發現,它的原因是這樣的:①、乞拉朋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非常獨特,這裡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1300米左右,向南距離印度洋的孟加拉灣300千米左右,地形呈現出向南開放的漏鬥狀。②、雨季到來時,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進入孟加拉國,首先來到恆河三角洲地區,這裡的溼氣非常重,導致本身就很潮溼的氣流更加潮溼,飽含了水汽。③、乞拉朋齊海拔較高,氣流到這裡時被迫抬升,發生降溫,水蒸氣凝結為水滴,形成降雨,而乞拉朋齊的背後是巍峨的喜馬拉雅山,氣流也無法再繼續前行,所以將這一路攜帶的水汽全部都降到了乞拉朋齊。
  • 炸開喜馬拉雅山,打造塞上江南,牟其中這個想法真的靠譜嗎?
    此前,牟其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就是用炸藥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數十公裡寬的口子,將這個缺口的海拔降低2000米,然後讓印度洋上的暖溼氣流通過這個口氣吹進青藏高原,進而影響到下面的西北荒漠,徹底改變那裡惡劣的生態環境,如此一來大西北變成「塞上江南」指日可待。
  • 西北變暖變溼,利好?還是災難?|西北地區|降水量|祁連山區|甘肅|新疆
    西北地區「變暖變溼」,近兩年來被社會高度關注。但由於西北地區基礎降水量偏少(常年平均260毫米/年),降水量增加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其乾旱半乾旱氣候特徵。而位於其東部的甘肅東部、寧夏、陝西年降水量還在減少,所以水資源短缺仍是區域發展的關鍵問題。加強西北地區暖溼化對經濟社會的綜合影響評估,強化風險管理研究,可以為趨利避害與科學應對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