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國西北地區的乾旱問題就一直被學者們關注。不少學者認為,中國西北地區之所以如此乾旱,還有大片沙漠,其根本原因就是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對印度洋水汽的阻隔。所以有一種說法一直在坊間流傳,那就是如果將喜馬拉雅山打開幾個大口子,就能讓印度洋溫暖溼潤的空氣進入西北地區,進而讓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變得更加適宜人類居住和開發。
那麼,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且不說在喜馬拉雅山開口子的難度有多高,就算我們打開了幾個口子,地點要求也十分苛刻。首先,喜馬拉雅山西線不行,因為如果在西線打開,雖然直接面向印度洋,能夠讓溫暖空氣進入青藏高原,但它影響的僅僅是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區,影響力非常有限。這些水汽無法越過4000多米高的青藏高原,更別提還有崑崙山,祁連山等高大山脈的阻隔。
所以西線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實際上,喜馬拉雅山只是青藏高原的「屋脊」,背後的高原才是阻擋水汽進入西北地區的根本,所以如果想要影響到西北地區,那就只能從喜馬拉雅山的北部下手,或者把整個山脈都夷為平地!但是這麼做的話,不但無法造福西北,還會對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我們知道,青藏高原被譽為亞洲水塔,就是因為這裡是亞洲幾乎所有大型河流的發源地,比如中國的黃河、長江,瀾滄江和雅魯藏布江,以及印度恆河,東南亞湄公河等。一旦打開通道,讓印度洋暖溼氣流進入青藏高原,那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和凍土都將大面積融化。這些從青藏高原發源的河流都將爆發大洪水,幾年之後,這些河流的水量也會銳減,直接影響亞洲人口最密集地區數十億人的生存。
歸根結底,大自然的氣候變化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才形成現在這種相對穩定的狀態的。並非人類可以通過自己的影響就強行改變氣候。人類應該做的是適應環境,而並非強行「逆天改命」,否則遭殃的還會是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