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喜馬拉雅山打開一個缺口,印度洋的水汽能否深入我國內地?

2020-12-04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相信大家翥看過喜劇電影《不見不散》,其中葛優飾演的主角劉元就有過炸開喜馬拉雅的設想,當時是這麼說的:「如果我們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口子,甭多,五十公裡寬就行,把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引到我們這裡來,試想一下,那我們美麗的青藏高原從此摘掉了落後的帽子不算,還得變出多少個魚米之鄉?」 在看到這一片斷時,相信大家認為他只是開一個玩笑,不過這部電影並非第一次提出這個設想的,之前有位商界大佬也曾經規划過這樣的一個方案,我想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誰了吧,這個規劃在當時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尤其是喜馬拉雅山脈,它以連綿上千公裡的長度、更加高大雄偉的身姿成為了世界屋脊上的屋脊,也正因為它的阻擋,從地理空間上將我國與南亞次大陸分隔開來,由於南亞次大陸緊鄰印度洋,來自印度洋的溼熱水汽在移動到喜馬拉雅山之後,就會被高聳的山脈所阻擋,在上升過程中氣溫降低水汽發生凝結形成降雨,因此雨水絕大部分都降在了喜馬拉雅山的南麓,不但造就了印度阿薩密邦的乞拉朋齊」世界雨極「的稱號(最高年降水量20447毫米),而且使南麓地區形成了世界上面積最大、質量最好的水田。與此相對的,在喜馬拉雅山的北麓,印度洋的水汽根本很難到達,更無法向內地挺進,因此造成了我國青藏高原以及西北部地區的乾旱少雨,西部和北部出現了大面積的沙漠。這也是為何有人提出要炸開喜馬拉雅山,打通印度洋水汽輸入我國內地的通道的根本原因。

從歷史上看,喜馬拉雅山脈其實是從7000萬年前開始逐漸隆起的,主要原因就是印度洋板塊逐漸向北部移動,與亞歐板塊發生碰撞,並斜插到亞歐板塊的下方,使得當時還是古地中海的這一區域發生隆起,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古地中海消失,青藏高原開始迅速抬升,同時形成了基本呈東西走向的系列褶皺山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是推動形成亞歐大陸主要山系的重要力量,喜馬拉雅山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從目前來看,喜馬拉雅山脈東西向長度達到2500多公裡,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高達80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10多座,其中就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從地勢上看,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界,其南、北兩部分的地勢變化明顯不同,其中南部的山體非常陡峭,垂直落差很大,山體向南部延伸幾十公裡就是平原地區。而在北部區域,地勢的變化則比較平緩,越過喜馬拉雅山之後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海拔的回落一直延續到很遠的地方,比如北部一直到祁連山、東部一直到四川盆地。

那麼,像有些人提出的將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能否為印度洋的水汽輸送提供一個良好的通道呢?這有點想當然了。在幹一件事情之前,得首先論證其可行性,這個可行性既包括目標的可達性,也包括實際的操作性。

大家知道,富含水汽的大氣層最多到達的高度為4000米左右,超過這個高度,水汽就會因溫度下降形成降水,而不能通過雲層再進行輸送了。那麼理論上實現印度洋水汽繼續向北挺進的目的,就需要將平均海拔6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整體削低2000米以上。綿延2000多公裡的喜馬拉雅山,要把它全部削平到與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一樣的高度,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那麼,假如就像前文提到的,炸開一個50公裡的缺口怎麼樣呢?這個工程的難度與山脈整體削平相比下降了好幾個數量級,但是我們也可以計算一下工程量,因為喜馬拉雅山脈南北也有縱深,不可能炸開一個山體就可以了,必須一直延伸到山脈的最北端與青藏高原拉平為止,這個長度起碼也得有200公裡,由於山體相對有高有低,我們取炸下來的高度平均1公裡,這樣的話需要炸出10000平方公裡的石方量,這是三峽工程的十幾萬倍,這樣的工程實施起來,無論是從巨量的經費支出,還是從如何保障山體的穩定性以及炸開後的石塊如何處理堆積等,都是無法進行破解的。

現在即使上面的問題不考慮,炸開了這樣的一個缺口,我想改變我國西部和北部氣候的效果仍然會達不到。一方面,是由於青藏高原的」本底高度「擺在那了,其平均海拔與水汽理論上達到的上限基本一致,大多數的水汽到達這個炸開的缺口之前,已經凝結形成降雨了,也就是說炸開後與炸開前,對水汽的傳輸路徑和相態變化影響不是特別大。

另外,受到西風帶的影響,通過喜馬拉雅山脈的一些大峽谷這些」天然「的開口,從印度洋到達青藏高原的部分水汽,其主要行進方向是向東部,也就是進入了長江流域的源頭,而這些地區是不怎麼缺水的,恰恰我國缺水的地區是西北和北部區域,所以,即使在喜馬拉雅山脈炸開一個口子,其帶來的有限降水,也只會給長江等大河提供水源,並不會將水汽輸送到我國真正缺水的西北部和北部地區。

相關焦點

  • 喜馬拉雅山炸個缺口,把印度洋暖氣流灌進來,讓西藏成為魚米之鄉
    造山運動使原沿海地區大幅度膨脹,最終形成了地球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該山脈東西跨度可達2400公裡,南北跨度約200-300公裡,北坡比南坡平緩得多。由於青藏高原南部喜馬拉雅山脈高聳,南部山坡阻擋了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北部山坡阻擋了來自山脈北部的乾冷氣流,造成了北部和南部的巨大氣候差異,第四斜坡。喜馬拉雅山北坡降水量低,氣候寒冷乾燥,植被稀疏。
  • 給喜馬拉雅山造個缺口,西北地區會成世外桃源?專家:不切實際
    01電影《不見不散》中有這麼一個說法:「如果我們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甭多了,50多公裡寬的口子,世界屋脊還留著,把印度洋的暖風引到我們這裡來。聽起來還很有道理的樣子,畢竟我國自古就有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激勵著世人向天爭命,而如今的科技也已經足夠支持人類給地球「整容」了。那麼,給喜馬拉雅山造個缺口,西北地區就真會變成世外桃源、洞天福地?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劈開,西北地區能否改變缺水局面?
    在亞洲的地形當中,喜馬拉雅山無疑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因為板塊碰撞的原因,青藏高原隆起,成為了一片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原地帶,在碰撞的邊緣則隆起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它就是喜馬拉雅山。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劈開,西北地區能否改變缺水局面?
    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受到喜馬拉雅山的阻擋,無法進一步前進,而在橫斷山脈附近,天然的缺口讓溼潤氣流大量湧入,形成了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既然如此,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吧喜馬拉雅山劈開,這樣的話暖溼氣流就可能長驅直入,為乾旱的西北地區帶來降水,從而根本上改變西北地區的缺水局面。這一設想真的有可能實現嗎?
  • 給「喜馬拉雅山炸個大口子」造就魚米之鄉,能實現嗎
    而山脈的北麓陡降,終年積雪,再加上深陷大陸的中部,遠離太平洋,所以自然氣候十分的惡劣……如果我們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甭多了,50多公裡寬的口子,世界屋脊還留著,把印度洋的暖風引到我們這裡來。試想一下,那我們美麗的青藏高原從此摘掉落後的帽子不算,還得變出多少個魚米之鄉?」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開,會有啥後果?不但無法造福西北,反會遭殃
    不少學者認為,中國西北地區之所以如此乾旱,還有大片沙漠,其根本原因就是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對印度洋水汽的阻隔。所以有一種說法一直在坊間流傳,那就是如果將喜馬拉雅山打開幾個大口子,就能讓印度洋溫暖溼潤的空氣進入西北地區,進而讓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變得更加適宜人類居住和開發。那麼,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西藏,西北能夠變成魚米之鄉嗎?
    曾記得在《不見不散》電影之中,葛大爺就有過一番高論,那就是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寬50公裡的口子,這樣就能夠把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進入1954年,錢學森提出設想:把雅魯藏布江流域多餘的降水量「調到」大西北,1994年,中國民營企業家牟其中提出: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能夠讓印度洋暖溼氣流引進我國,把西藏和西北荒漠變成魚米之鄉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引入印度暖流,會有什麼後果?
    在資訊時代,網絡上人們談論的話題五花八門,人參在論壇上提問,如果能夠把喜馬拉雅山炸出一個大口子,讓印度暖流流入,會不會造就一個新的魚米之鄉?西北地區降水量較低,需要水汽印度暖流隔著一座高山,而高山很難被夷平,人們對這乾旱的內陸常常望洋興嘆,如果印度暖流能夠越過高聳的山脈來到西北,帶來降雨該有多好。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出一道10公裡寬的口子, 會發生什麼事?
    事實上自然界有這樣的缺口。一個是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另一個是橫斷山脈。影響是幾乎使得熱帶季風氣候北移了五個緯度,也就是從臺北到杭州的感覺。有人說青藏高原冰川都融化了,那根本不可能,一是喜馬拉雅山北邊還有山脈,比如岡底斯山。另外海拔高了就會溫度地,十公裡缺口開出來別的地方還是高山依舊是冰川。
  • 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能讓西北沙漠變綠洲?專家:想法很好
    人們也把將荒漠變成綠洲意喻為充滿希望,拯救未來的含義。巍峨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印度洋過來的水汽,導致了身處我國內陸的新疆地區和青藏高原地區的氣候一直非常乾燥,降水量微乎其微。這樣的自然條件也對當地人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然而,專家表示:儘管這些問題迫在眉睫,炸掉喜馬拉雅山的想法依舊不可行。
  • 喜馬拉雅山如果被炸個口子,會有啥影響?專家:整個亞洲都會遭殃
    大家都知道,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資源並不是平均分化,就像西北地區,一直都很乾旱,這也是讓不少專家表示頭疼的,他們都覺得,西北地區變得這麼幹旱,甚至沙漠還比較多,都是因為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進行了阻擋,導致水汽無法進入,甚至還有人表示,要是把喜馬拉雅山給炸開,這樣的話印度洋的水汽是不是就能穿到西北地區了?
  • 喜馬拉雅山如果被炸個口子,會有啥影響?專家:整個亞洲都會遭殃
    大家都知道,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資源並不是平均分化,就像西北地區,一直都很乾旱,這也是讓不少專家表示頭疼的,他們都覺得,西北地區變得這麼幹旱,甚至沙漠還比較多,都是因為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進行了阻擋,導致水汽無法進入,甚至還有人表示,要是把喜馬拉雅山給炸開,這樣的話印度洋的水汽是不是就能穿到西北地區了?可以更好的改善當地的環境?
  • 葛優:如果將喜馬拉雅山炸個50公裡的口子,會改善北邊的環境嗎?
    這個話題的由來,可能源於電影《不見不散》中的一場戲,主角劉元(葛優飾演)被心中的女神李清(徐帆飾演)言語一刺激(李清說他沒有大志向),他為了證明自己的才能,便打開腦門,在李清面前拋出了他的「大志向」,這個志向就是將喜馬拉雅山開鑿出一個50公裡的山口,以貫通南北氣流,達到改善喜馬拉雅山以北氣候條件的目的
  • 將喜馬拉雅山炸開,讓印度洋暖風進入青藏高原,這個想法能實現嗎
    裡面有一個經典搞笑的段子至今仍記憶猶新,最近也被很多朋友提起。什麼段子呢?葛優在電影中飾演的劉源在電影中一本正經的說了一段非常不靠譜的話「如果我們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口子,不用多了只要50公裡就夠了,這樣印度洋的暖風就會進吹到青藏高原。那麼我們的西藏就會出現多少個富饒的魚米之鄉啊!」葛優極其嚴肅認真的說著這對不靠譜的話,讓人感覺非常的搞笑。很多朋友可能是看過這個片段。
  • 炸開喜馬拉雅山,荒漠變綠洲?當初是誰提出的,現在進展如何
    文 | 鐵血君12月21日,鳳凰網播出潘石屹採訪牟其中的影像,潘石屹表示想通過鏡頭把我國第一代企業家記錄下來。片中,牟其中又提到了當年自己的幾個宏大目標,其中一個就是,炸開喜馬拉雅山,荒漠變綠洲,一時間,這一話題再次引發網友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
  • 給喜馬拉雅山做「手術」,引進印度洋暖風,打造塞外江南可行嗎?
    中國江南的魚米之鄉令人羨慕,正是一道優美的風景圖,春夏秋冬擁有不同的色彩,那如果給喜馬拉雅山做「手術」,將印度洋暖風引進,是否能打造塞外江南呢?相信大家在一部名叫《不見不散》的電影,其中就講到了將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50多公裡的口子,引進印度洋暖風,將青藏高原打造成塞外江南!
  • 打通喜馬拉雅山,將雅魯藏布江水引入新疆,逆天工程可否成功?
    我國科學家不久前曾提出了兩個構想,這兩個構想一個是打通喜馬拉雅山,而另一個則是引雅魯藏布江水入新疆。那麼,中國的這兩個逆天工程可否成功呢?要說到將雅魯藏布江水引入新疆,這其實是南水北調工程中西線的一個構想,因為雅魯藏布江水的出水量是非常大的,一旦能夠將江水引入塔裡木盆地,那麼這將使得南疆地區極度缺水的情況得到一個非常好的改善。不過這項工程的難題在於,想要將雅魯藏布江水引入塔裡木盆地,那就必須要構建一個階梯級的大壩,其實施起來的難度是超乎想像的。
  • 喜馬拉雅山南坡的五大水庫簡略地形圖,儲存了數百億立方米的淡水
    圖中是從南亞大平原(印度一側)遠眺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的一個視覺3D圖,十分的震撼。自從億萬年之前,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了現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青藏高原,豐富的印度洋水汽在季風的帶領下由南往北輸送的時候,碰上了青藏高原的排頭兵-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大量的降水在山脈的南坡落下,只有少部分水汽翻越山脈進入青藏高原地區。
  • 科普:把喜馬拉雅山脈炸個口子,我國西北地區真能變溼潤嗎?
    喜馬拉雅山脈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而成,目前仍在不斷上升之中,它像一道天塹一樣將印度次大陸和青藏高原斷割開,形成了差異極大的氣候環境。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進入青藏高原,在上升氣流的抬升過程中,暖溼氣流捐棄了大部分的水分,從而造成了印度一側巨大的降水量以及西藏地區的乾燥。
  • 把喜馬拉雅山炸開,真的能緩解西北的乾旱嗎?事情沒那麼簡單!
    上世紀90年代,著名商人牟其中曾提出一個想法。他認為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開,就可以把印度洋的暖風吹進來,這樣就可以緩解新疆和西藏的旱情,把中國的西北地區建成一個塞上江南,這個想法一出來,首先在當時就把無數的國人雷了一個外焦裡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