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實的「世界雨極」
關於降雨量這件事,你有概念嗎?
眾所周知,我國北方地區比較乾旱,很多時候,人們都渴望來一場大雨,尤其是在高溫的夏季,可以起到降溫增溼、滋養大地的作用,而南方地區給人們的感覺就是降雨量很高,某些地區可以達到年3000毫米,地理書裡我國降雨最多的地方是臺灣火燒寮,曾經有過8409毫米的年降雨量紀錄。
今天我們所說到的「雨極」乞拉朋齊,位於印度東北部的梅加拉亞邦。

這裡是首次年降雨量超過2萬毫米的地區,最高有著年2.6萬毫米的驚人降雨量紀錄,一舉奪得「世界雨極」稱號,這一紀錄一直保持至今,而且,遠遠高於地球上的其它地區。每年的5-9月份雨季來臨,乞拉朋齊幾乎天天都在下雨,出現晴天都是不正常的事情。
為什麼降雨量這麼高?

這裡的雨經常下的讓大家懷疑人生,難道是天空漏了嗎?據科學考察後發現,它的原因是這樣的:
①、乞拉朋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非常獨特,這裡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1300米左右,向南距離印度洋的孟加拉灣300千米左右,地形呈現出向南開放的漏鬥狀。
②、雨季到來時,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進入孟加拉國,首先來到恆河三角洲地區,這裡的溼氣非常重,導致本身就很潮溼的氣流更加潮溼,飽含了水汽。
③、乞拉朋齊海拔較高,氣流到這裡時被迫抬升,發生降溫,水蒸氣凝結為水滴,形成降雨,而乞拉朋齊的背後是巍峨的喜馬拉雅山,氣流也無法再繼續前行,所以將這一路攜帶的水汽全部都降到了乞拉朋齊。

這就是世界上比較少見的地形雨,乞拉朋齊的獨特地形和位置,簡直就是故意把雨攔在了這裡,而喜馬拉雅山對印度洋氣流的阻擋,也是導致我國西北地區乾旱的重要原因。
「雨極」竟然也缺水?
這件事情聽起來很令人費解,但確實存在,主要是這個地區是有人居住的,他們叫卡西族。

乞拉朋齊的年降雨量嚴重不均勻,完全集中於雨季,每當旱季來臨,這裡的降雨量會驟減,隨著環境的破壞,這個地區的水土流失非常嚴重,也沒有相應的儲水基礎設施建設,加上地形的原因,一旦沒了降雨,水源會迅速流失,從高原一瀉而下,流入平原地區。
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一直保持著較為原始的生活方式,各個方面都較為落後,他們平時的取水方式就是下雨時接水,到了旱季,自然沒水可接,很多時候人們都需要到別處運水過來,以補充日常使用,所以他們雨季水多的發愁,旱季卻沒水可用,這對於「世界雨極」來說,屬實有點尷尬。
好玩嗎?
當地人已經習慣了這種溼熱的氣候,對於我們來說,即使你再喜歡溼潤,也不可能在這裡長期居住,但是來旅旅遊、感受一下還是可以的。

乞拉朋齊的超多雨水也使它小有名氣,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遊客前來。這裡的植被非常茂盛且多樣化,水量充沛的時候,會形成很多大大小小的瀑布,景色優美,在叢林之中,還有很多極具特色的「樹橋」,由於當地的地形複雜,基礎建設落後,面對一些溪流和溝壑的時候,聰明的人們想到了一個辦法,他們把生長中的大樹的樹根和樹枝相互編織在一起,從而形成了「活著」的橋,這種做法非常有意思,而且還蠻有藝術性的,很像是奇幻電影裡面的某些場景。

乞拉朋齊不是那種讓人心生畏懼的大面積熱帶雨林,但這裡卻可以感受到熱帶雨林的氛圍,還是非常值得體驗一下的。如果有機會,你願意去嗎?不過千萬不要忘了帶好各種雨具。
-END-禁止搬運抄襲
關注「築造奇蹟」,帶你領略世界各地的城市風情、地標建築、奇特景觀,歡迎點讚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