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我們都不陌生,但用樹「種」出來的橋,你見過嗎?在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就有這樣一種「樹橋」,完全是人類通過智慧,改變自然建造而成的。乞拉朋齊是世界上公認的雨極,一年降水量高達26000毫米,幾乎出門就是河。這裡生長著很多橡皮樹,樹根非常堅實,樹幹還會長出繁盛的次生根。當地人們利用橡皮樹這一特點,在乞拉朋齊的河流之上搭建天然橋梁。
那怎麼搭建樹橋呢?有好幾種方式。比如,用竹竿搭建一座腳手架,讓橡皮樹根纏繞在腳手架上,之後,樹根就會自然而然「長」成一座橋。也可以把挖成中空的檳榔樹幹橫跨在河上方,然後引導橡皮樹的根系往檳榔樹做成的管子裡長。神奇的是,次生根長到河對岸,遇到土壤時,就會自動紮根了。整個過程持續多年,這種方法造出的橋,堪稱「天作之合」。
一般的橋梁都需要修葺與維護,印度的這種木橋不但不會被侵蝕,還會隨著樹木一起生長,時間越長就會變得越發堅固。當地人表示,這裡最古老的樹橋已經使用了超過500年,可以承載50人的重量。
樹橋有多種形式,其中,兼顧美觀和實用性的「雙層樹橋」,最受旅遊愛好者的喜歡。不過,樹橋的缺點和優點同樣明顯。一座初具規模的樹橋,往往需要10-15年才能長成型,雙層橋需要的時間則更久。現在想想,真是不得不佩服當地人的智慧和耐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