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於兩億年前的喜馬拉雅山脈,炸開一道口子,對中國會好麼?

2021-01-08 八哥撩娛樂

眾所周知,位於我國西北地區的新疆,面積雖然高達166萬平方公裡,但是由於地理高度的阻隔,導致印度洋的溼暖氣候,很難越過高山到達新疆,以至於現在的新疆大部分地區,是氣候乾旱而且降雨稀少的情況,由此導致不少區域是戈壁荒漠,僅有伊犁河谷區域,是水草肥美的地方。

之前就有人調侃,既然是喜馬拉雅山脈太高,那索性在這個地方炸開一道口子,來自印度洋的溼暖氣流,就可以跨國這些高山,為我國的新疆區域造福了,到那個時候它必定會成為魚米之鄉,如果真的這樣做,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兒,連鄰國的印度估計也要遭殃,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阻擋印度洋溼暖氣流的真兇,並非高海拔的喜馬拉雅山脈,而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雖說珠穆朗瑪峰高度在8800多米,但也是在基座為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即使人類以現在的科技把喜馬拉雅山脈炸開一道口子,印度洋的溼暖氣流也不會到達新疆。

其次,青藏高原的面積約為250萬平方公裡,如果想要在這個廣袤的區域實施爆破,做勘探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施工以及運輸更是工程量浩大,普通炸藥能否起作用還是未知數,那麼動用核彈的話又需要多少呢?核彈遺留下來的汙染影響有多大呢?這些是難以實施的。

最後,如果上述條件都能實施,那麼以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勢必是一場災難,還會對隔壁的印度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中國、印度的主要水系,都是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青藏高原因為印度洋暖流的氣流經過,勢必會增加降雨量,由此引起的暴漲河水,勢必會引發兩國河流中下遊的水災。

如今在我們看來尋常普通的山川河流,都是經過漫長的時間形成的,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也經過了兩億多年,目前由於印度洋板塊的向北移動,珠穆朗瑪峰也在繼續增高,這些漫長的地質活動,會讓該區域的地理、水文等生態系統,慢慢適應並達到平衡,如果短時間內人為打破這種平衡,必然會給人類的文明帶來巨大的災難。

相關焦點

  • 科普:把喜馬拉雅山脈炸個口子,我國西北地區真能變溼潤嗎?
    喜馬拉雅山脈位於青藏高原的南部邊緣,是世界上最為高大雄偉的山脈,它西起南迦—帕爾特峰(海拔8125米),東至南迦巴瓦峰,長達2450公裡,南北縱向寬200—300公裡,有10座山峰超過8000米,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喜馬拉雅山脈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而成,目前仍在不斷上升之中,它像一道天塹一樣將印度次大陸和青藏高原斷割開,形成了差異極大的氣候環境。
  • 如果將喜馬拉雅山脈炸一個20公裡的口子會發生什麼?
    在青藏高原最南端有這樣一條山脈,東西方向全長2450km,南北方向寬200-350km,橫跨在我國和尼泊爾、不丹等國之間。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超高的海拔高度,就像是一道天然屏障,遮擋著從南而來的暖溼季風,也遮擋著向南而去的大陸冷空氣,從而在山脈南北兩側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氣候。這是很多人的常規想法,但實際上喜馬拉雅山脈只是屏障的一部分!
  • 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能讓西北沙漠變綠洲?專家:想法很好
    綠洲存在的首要條件就是充足的水資源,因此,要想形成綠洲,必須先找水。有了水,才可以種植植物,改變土質。然而眾所周知的是,沙漠地區之所以缺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降水,嚴重的地方甚至幾年都不會降一滴雨。我國的新疆地區就是典型的乾旱地區。為此,有人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能讓西北沙漠變綠洲?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出一道10公裡寬的口子, 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我們以喜馬拉雅山脈南北寬約200-300公裡,在6000多米平均海拔以下,比如4000米左右開一個半徑10公裡的洞,需要多大的工程量?總體積是多少?依據公式計算為3.14*10*10*250=78500立方公裡。
  • 炸開喜馬拉雅山,打造塞上江南,牟其中這個想法真的靠譜嗎?
    此前,牟其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就是用炸藥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數十公裡寬的口子,將這個缺口的海拔降低2000米,然後讓印度洋上的暖溼氣流通過這個口氣吹進青藏高原,進而影響到下面的西北荒漠,徹底改變那裡惡劣的生態環境,如此一來大西北變成「塞上江南」指日可待。
  • 給「喜馬拉雅山炸個大口子」造就魚米之鄉,能實現嗎
    喜馬拉雅山脈昂首天外,形成一道極難逾越的天然屏障。喜馬拉雅山南麓有世界最強的降雨中心,其中印度梅加拉亞邦的瑪塢西盧和乞拉朋齊年均降水量超過11000毫米,乞拉朋齊還曾創下年降水量26000多毫米的世界紀錄。而喜馬拉雅山北側降水量卻只有200-500毫米,不足南側的1/10,部分地區降水甚至僅有50毫米,形成寒冷乾旱的高寒荒漠氣候,青藏高原北側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亞洲內陸最為乾旱的區域。
  • 中國科考隊考察反映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巖石
    新華網博克拉(尼泊爾)10月31日電(記者全曉書)在30日從尼泊爾藍毗尼前往該國第二大城市博克拉的路上,中國喜馬拉雅山南北坡國際綜合科學考察隊經過了反映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典型南北向地質剖面,對南坡地區該剖面的巖石進行了採樣觀察。  30日上午,科考隊從藍毗尼出發後不久,隊中的地質構造專家邊千韜教授就在一處地質剖面附近叫停了車隊,然後親自從該剖面處採集巖石。
  • 網友問:挖開喜馬拉雅山脈,讓季風吹進來改善西部氣候是否可行?
    我國西北地區常年乾旱,其中一個原因是攜帶水汽的西南季風,被喜馬拉雅山脈阻擋,如果把喜馬拉雅山脈挖一個很大的缺口,理論上會改善西北地區的氣候條件,但是工程量十分巨大,而來會帶來一系列不可控的影響。在每年的5、6月份,來自太平洋地區的東南季風,攜帶雨水滋潤著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但是無法到達西部高原;在8月份時,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又被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使得我國西部高原地區降雨量低,氣候條件惡劣。
  • 調西藏水到新疆使沙漠變良田,中國最少能多養活兩億人口!
    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達到167萬平方公裡,佔到中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然而新疆三分之一的面積是沙漠,其它三分之二也是處於半缺水狀態。新疆地形是典型的三山夾兩盆,除了北面的阿爾泰山脈,中部的天山山脈及南部的崑崙山脈,新疆大部分都處於塔裡木盆地和準格爾盆地之中,盆地內地形平坦,如果新疆不是缺水,佔國土六分之一的面積是耕地的話,足夠多養活兩億以上人口。然而由於缺水,這些地方只能是沙漠和半乾旱的草原。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西藏,西北能夠變成魚米之鄉嗎?
    曾記得在《不見不散》電影之中,葛大爺就有過一番高論,那就是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寬50公裡的口子,這樣就能夠把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進入1954年,錢學森提出設想:把雅魯藏布江流域多餘的降水量「調到」大西北,1994年,中國民營企業家牟其中提出: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能夠讓印度洋暖溼氣流引進我國,把西藏和西北荒漠變成魚米之鄉
  • 平均海拔6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山脈,由印度洋板塊與亞歐大陸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喜馬拉雅山長2450公裡,寬200~500公裡,擁有眾多高度8000米以上的山峰;根據大陸漂移說,我們地球的地殼分為幾個板塊,板塊之間是相對移動的,而板塊的相接處會相互擠壓或者遠離。
  • 岡底斯山脈,誰才是青藏高原真正的「王」?
    看過《不見不散》的人都知道,葛優葛大爺在電影裡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炸開一道口子,把印度洋的暖風引進來。先不說炸開喜馬拉雅山脈可不可行,就算你炸開了,暖溼氣流還是進不來,因為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北部,還平行坐落著一條巨型山脈——岡底斯山脈。
  • 炸開喜馬拉雅山,荒漠變綠洲?當初是誰提出的,現在進展如何
    億年前,喜馬拉雅山脈的廣大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如今,像一堵牆,令人驚嘆的高度,對於周圍的氣象狀況具有決定性的影響。2000年,牟其中被判無期徒刑入獄,2010年6月向監獄提交假釋申請,2016年9月出獄 。他憧憬的大工程都沒有兌現。
  • 海拔八千多米高的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
    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就是由地殼運動而產生的,板塊運動是地殼運動的最主要表現形式,隨著板塊的碰撞擠壓和張裂,不斷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態。在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由於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通常會隆起巨大的褶皺山系或高原。
  • 我國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也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
    主要是由於地殼運動中的內營力作用,有明顯的褶皺,從而區別於山地,而山地則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褶皺現象不明顯,這就是山脈形成的原因和名字的由來,我國也有很多著名的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祁連山脈,長白山脈,唐古拉山脈,
  • 要是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引入印度暖流,會有什麼後果?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氣候也是非常嚴寒,並且它周圍的一些城市和國家都受到了它的影響環境變得惡劣。比方說我國的青藏高原,海拔也很高,但是環境也惡劣,也寒冷,對此很多人想做出改變。
  • 要是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引入印度暖流,會有什麼後果?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氣候也是非常嚴寒,並且它周圍的一些城市和國家都受到了它的影響環境變得惡劣。比方說我國的青藏高原,海拔也很高,但是環境也惡劣,也寒冷,對此很多人想做出改變。
  • 如果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口子,引入印度暖流,會有什麼後果?
    在資訊時代,網絡上人們談論的話題五花八門,人參在論壇上提問,如果能夠把喜馬拉雅山炸出一個大口子,讓印度暖流流入,會不會造就一個新的魚米之鄉?西北地區降水量較低,需要水汽印度暖流隔著一座高山,而高山很難被夷平,人們對這乾旱的內陸常常望洋興嘆,如果印度暖流能夠越過高聳的山脈來到西北,帶來降雨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