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考隊考察反映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巖石

2021-01-08 搜狐網

  新華網博克拉(尼泊爾)10月31日電(記者全曉書)在30日從尼泊爾藍毗尼前往該國第二大城市博克拉的路上,中國喜馬拉雅山南北坡國際綜合科學考察隊經過了反映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的典型南北向地質剖面,對南坡地區該剖面的巖石進行了採樣觀察。

  30日上午,科考隊從藍毗尼出發後不久,隊中的地質構造專家邊千韜教授就在一處地質剖面附近叫停了車隊,然後親自從該剖面處採集巖石。邊教授告訴記者,該處的巖石大約生成於200多萬年前,是喜馬拉雅山脈隆起後在低海拔地區經過水衝刷之後形成的沉積巖,這種巖石是證明喜馬拉雅山脈隆起的重要證據。

  在此後一段時間裡,車隊幾乎每向前行進一公裡,就被邊教授叫停一次。他指出,他叫停的路段已經到了喜馬拉雅山脈南坡起始的關鍵地帶。在離第一次停車發現的巖石不遠的地方,邊教授又發現了一種沉積巖——白雲巖。他向記者解釋說,兩種巖石的交界地帶就是地質構造學上通常認定的喜馬拉雅山脈南坡起點,因此這一地帶的地質剖面和巖石非常值得研究。

  邊教授還希望在今後的路段中找到一種帶有藻類動物活動遺蹟的疊層石。他說,如果能找到這樣的疊層石,並和我國華北、新疆發現的疊層石進行比較研究,就能揭示約10億年前喜馬拉雅山脈和我國內陸地區的關係。

(責任編輯:黃成勳)

相關焦點

  • 平均海拔6000多米的喜馬拉雅山脈,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山脈,由印度洋板塊與亞歐大陸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形成。喜馬拉雅山長2450公裡,寬200~500公裡,擁有眾多高度8000米以上的山峰;根據大陸漂移說,我們地球的地殼分為幾個板塊,板塊之間是相對移動的,而板塊的相接處會相互擠壓或者遠離。
  • 研究揭示喜馬拉雅山脈隆升過程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車靜團隊基於對喜馬拉雅地區的長期考察研究,重建該地區現生大部分兩棲爬行動物類群的時空演化動態歷史,探討喜馬拉雅山脈隆升及南亞季風發育等重要地質歷史事件的假說,揭示這些事件對生物分化、遷移的影響。
  • 海拔八千多米高的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
    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就是由地殼運動而產生的,板塊運動是地殼運動的最主要表現形式,隨著板塊的碰撞擠壓和張裂,不斷塑造地球表面的形態。在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由於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通常會隆起巨大的褶皺山系或高原。
  • 形成於兩億年前的喜馬拉雅山脈,炸開一道口子,對中國會好麼?
    之前就有人調侃,既然是喜馬拉雅山脈太高,那索性在這個地方炸開一道口子,來自印度洋的溼暖氣流,就可以跨國這些高山,為我國的新疆區域造福了,到那個時候它必定會成為魚米之鄉,如果真的這樣做,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兒,連鄰國的印度估計也要遭殃,這是為什麼呢?
  • 昆明動物所等揭示喜馬拉雅山脈隆升過程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車靜團隊基於對喜馬拉雅地區的長期考察研究,重建該地區現生大部分兩棲爬行動物類群的時空演化動態歷史,探討喜馬拉雅山脈隆升及南亞季風發育等重要地質歷史事件的假說,揭示這些事件對生物分化、遷移的影響。
  • 我國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也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
    主要是由於地殼運動中的內營力作用,有明顯的褶皺,從而區別於山地,而山地則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褶皺現象不明顯,這就是山脈形成的原因和名字的由來,我國也有很多著名的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祁連山脈,長白山脈,唐古拉山脈,
  • 我國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竟是空心的?科學家發現了大秘密!
    我國有一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猜到這座山了吧,每年都有很多遊客來這裡參觀,感嘆它的宏偉壯觀,也有很多登山愛好者會來到這裡。這座山就是喜馬拉雅山,它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它也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國界。
  • 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尼泊爾交界處,為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
    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尼泊爾交界處,為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尼泊爾交界處,為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尼泊爾交界處,為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尼泊爾交界處,為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尼泊爾交界處
  • 昆明動物所等通過現生兩棲爬行動物區系演化歷史揭示喜馬拉雅山脈...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車靜團隊基於對喜馬拉雅地區的長期考察研究,重建該地區現生大部分兩棲爬行動物類群的時空演化動態歷史,探討喜馬拉雅山脈隆升及南亞季風發育等重要地質歷史事件的假說,揭示這些事件對生物分化、遷移的影響。
  • 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下面是空的,地下面積極大,你怎麼看
    眾所周知,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國家地理位置史上確認考察,早在20億年喜馬拉雅山脈就全是由地殼板塊碰撞形成的,其中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世界各地登山者都是巨大的挑戰,但是最近可能是鳳山吧。
  • 哪些巖石造就了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
    我國大地構造學家常承法率先運用這一學說解釋青藏高原-喜馬拉雅的演變歷程,1973年他在《中國科學》上發表了題為「中國西藏南部珠穆朗瑪峰地區地質構造特徵以及青藏高原東西向諸山系形成的探討」的論文,提出青藏高原是多個由陸塊和島弧構成的地體在古生代、中生代和古近紀多階段相繼向亞洲拼合增生形成的。
  • 我國有關係的佔大半,喜馬拉雅山脈含其四
    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於我國和尼泊爾邊境上,北部在我國西藏境內,南部在尼泊爾,海拔高達8844.43米,這個數據是2005年由我國測量的,是世界第一高峰。K2它比珠峰低一點,8611米,是喀喇崑崙山脈的主峰,人們喜歡叫他K2峰,它在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邊境上,在塔吉克語中,喬戈裡是「高大雄偉」的意思,所以它的名字就是高大雄偉的山峰。雖然它的高度屈居第二,但是他是被國際公認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難度最大的山峰,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沒有人在冬季攀登成功的8000米以上的獨立山峰。所以它也很厲害。
  • 喜馬拉雅山脈冰山融化速度近年來加劇一倍。
    一項新的綜合研究表明,自21世紀初以來,由氣溫上升引起的喜馬拉雅冰川融化速度急劇加快。這項分析跨越了印度、中國、尼泊爾和不丹長達40年的衛星觀測,顯示自2000年以來,冰川每年減少相當於垂直英尺和一半的冰量-是1975年至2000年期間融化量的兩倍。
  • 喜馬拉雅一喀喇崑崙山脈:中國最大的山脈,在世界排第二
    喜馬拉雅一喀喇崑崙山脈是中國最大的山脈,也是世界第二高山脈,聳立於青藏高原西北側,連接著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及唐古拉山。  喀喇崑崙山脈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共有19座山超過7260米,8個山峰超過7500米,其中4個超過8000米,諸山峰通常具有尖削、陡峻的外形,多雪峰及巨大的冰 川。其周圍簇擁著數以百計的石塔和尖峰。
  • 是什麼樣的巖石造就了地球之巔?
    我國大地構造學家常承法率先運用這一學說解釋青藏高原-喜馬拉雅的演變歷程,1973年他在《中國科學》上發表了題為《中國西藏南部珠穆朗瑪峰地區地質構造特徵以及青藏高原東西向諸山系形成的探討》的論文,提出青藏高原是多個由陸塊和島弧構成的地體在古生代、中生代和古近紀多階段相繼向亞洲拼合增生形成的。
  • 世界十大高峰,居然都在喜馬拉雅山脈,數數中國有幾個!
    NO.1 珠穆朗瑪峰,為喜馬拉雅山脈主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峰頂位於中國與尼泊爾的邊界 ,北坡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南坡位於尼泊爾薩加瑪塔專區。NO.2K2,為巴基斯坦的最高峰,也是中國和世界的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僅次於珠穆朗瑪峰。
  • "人骨湖"成因有新解 縈繞喜馬拉雅山脈謎團仍在
    本報記者 楊 雪  因為美國科學家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來自喜馬拉雅山脈「人骨湖」的傳說走進公眾視野。通過對這些留在海拔5000多米的骸骨進行DNA分析,科學家發現,樣本代表了3種不同的遺傳學類群,分別具有南亞人、地中海人和東亞人等不同血統。
  • 【學習在線】哪些巖石造就了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
    青藏高原是地球南北極以外的「第三極」,而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珠穆朗瑪峰即是「第三極」的極點。我國大地構造學家常承法率先運用這一學說解釋青藏高原-喜馬拉雅的演變歷程,1973年他在《中國科學》上發表了題為「中國西藏南部珠穆朗瑪峰地區地質構造特徵以及青藏高原東西向諸山系形成的探討」的論文,提出青藏高原是多個由陸塊和島弧構成的地體在古生代、中生代和古近紀多階段相繼向亞洲拼合增生形成的。
  • 科學研究揭示,喜馬拉雅山脈確為「漸進隆升」
    中新網昆明10月30日電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網站30日發布消息:該所車靜課題組通過重建喜馬拉雅地區現生兩棲爬行動物類群的時空演化動態歷史,揭示喜馬拉雅山脈隆升過程確為「漸進式」。相關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