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在線】哪些巖石造就了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

2020-12-19 南京學習在線

12月8日,中尼兩國已正式向全世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


青藏高原是地球南北極以外的「第三極」,而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珠穆朗瑪峰即是「第三極」的極點。那麼珠峰是由哪些巖石組成,這些巖石又是如何造就了地球之巔的呢?



開創於1960年代末期的「板塊構造」學說是固體地球科學的裡程碑,這一學說認為,地球的巖石圈是由若干板塊拼合而成,而且這些板塊是運動的。我國大地構造學家常承法率先運用這一學說解釋青藏高原-喜馬拉雅的演變歷程,1973年他在《中國科學》上發表了題為「中國西藏南部珠穆朗瑪峰地區地質構造特徵以及青藏高原東西向諸山系形成的探討」的論文,提出青藏高原是多個由陸塊和島弧構成的地體在古生代、中生代和古近紀多階段相繼向亞洲拼合增生形成的。

可以說珠峰研究叩響了「板塊構造」學說破解青藏高原身世之謎的大門,也開啟了中國地質學研究的新紀元。


構造運動


依據「板塊構造」學說,在距今5億年前的遠古時代,喜馬拉雅地區曾是浩瀚海洋,奧地利地質學家愛德華·修斯(Eduard Suess)以希臘神話中海神妻子Tethys的名字將這片海洋命名為「特提斯」。直至6000萬年前的古新世晚期,由南方運動而來的印度板塊同北方的歐亞板塊發生碰撞,導致了劇烈的地殼構造運動,沉浸於特提斯海之下的巖石昂然而升,最終造就了蒼茫無際的喜馬拉雅群山,使之成為了地球上最年輕、最高大的山系。在這綿延2500 千米的巨大弧形山系中孕育了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



印度-歐亞板塊碰撞的過程中,為釋放地球內部的巨大能量,喜馬拉雅山出現了很多平行於山脈走向的斷層,其中稱為藏南拆離系的斷層系統貫穿了整個喜馬拉雅山,這一傾角平緩斷層的出現使得喜馬拉雅山的巖層傾向北北東方位。以藏南拆離係為界,地質上可將喜馬拉雅山一分為二,斷層上方稱為特提斯喜馬拉雅,主要是以灰巖、砂巖、泥巖等沉積巖組成,斷層下方稱為高喜馬拉雅,主要是以片巖、片麻巖、混合巖、大理巖等變質巖以及深部巖石熔融形成的花崗巖組成。


從珠峰北坡的絨布寺遠眺地球之巔,我們可以見到珠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巍然矗立於天際,根據山體顏色可大致區分出特提斯喜馬拉雅與高喜馬拉雅在珠峰所處的位置。山體中部有一條淺黃色巖石層環繞山腰一周,形如腰帶,故此被命名為「黃帶」,黃帶層由灰巖變質形成的淺土黃色-淺棕褐色鈣矽酸鹽巖組成(分布在海拔8200-8660m)。 由於黃帶大致處於藏南拆離系的位置,因而此帶之上為特提斯喜馬拉雅,主體由淺灰色至深灰色結晶灰巖構成(分布在海拔8661m至峰頂)。此帶及之下過渡為高喜馬拉雅(海拔8200m以下),主體由深色的片巖、大理巖、片麻巖、混合巖以及少量的花崗巖構成。

英國地質學家赫倫(A. M. Heron)和奧德爾(Noel Odell)早在1920年代珠峰探險考察時就發現珠峰峰頂為沉積巖,奧德爾還在沉積的灰巖中發現了化石,然而珠峰峰頂灰巖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曾經是國際地質界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有些國外學者斷定峰頂巖石形成於石炭-二疊紀(距今約3億年),也有些人推測是早古生代(距今約5.5億年),但均沒有確鑿的證據。 在我國同位素地球化學奠基人李璞的帶領下,中國科學院科研人員於1973年首次測定珠峰峰頂灰巖年齡約為4.7億年,這一結果也被該區域灰巖中發現的奧陶紀海相化石所印證,自此也證明了珠峰以及喜馬拉雅山遠古時代曾處於特提斯海之下。


那麼珠峰是什麼時候如何從特提斯海中脫穎而出的,我們可以從珠峰底部的變質巖和巖漿巖中一探究竟。這些巖石記錄了喜馬拉雅山形成過程所經歷的溫度、壓力等條件,珠峰底部的巖石在大於約650攝氏度的高溫下於距今約3200萬年時開始發生變質、熔融,這一過程一直持續到1500萬年前,在這漫長的歷程當中,板塊的匯聚推擠加之熔融形成巖漿的頂託,使得珠峰不斷達至新的巔峰,時至今日,珠峰仍以每年約3~5毫米的速度隆升。 深部形成的巖漿在距今2400萬年至1500萬年之間注入到珠峰底部的變質巖當中,最終冷卻結晶形成了暗色礦物較少的巖漿巖——淡色花崗巖,由於巖漿沿著藏南拆離系這個薄弱帶長時間、長距離的流動,使得淡色花崗巖充分演化而結晶出了一些特殊礦物,如綠柱石、鋰輝石等,這些礦物不僅能夠提煉出稀有金屬,同樣也是珍貴的寶玉石原石。



珠穆朗瑪峰不僅是攀登者的聖地,也是地質尋寶的天堂。倘若有一天你的足跡踏近地球之巔時,請留意傾聽腳下巖石的發言。


來源: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相關焦點

  • 哪些巖石造就了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
    哪些巖石造就了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那麼珠峰是由哪些巖石組成,這些巖石又是如何造就了地球之巔的呢?直至6000萬年前的古新世晚期,由南方運動而來的印度板塊同北方的歐亞板塊發生碰撞,導致了劇烈的地殼構造運動,沉浸於特提斯海之下的巖石昂然而升,最終造就了蒼茫無際的喜馬拉雅群山,使之成為了地球上最年輕、最高大的山系。在這綿延2500 千米的巨大弧形山系中孕育了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
  • 是什麼樣的巖石造就了地球之巔?
    喜馬拉雅山脈的珠穆朗瑪峰就是「第三極」的極點。那麼珠峰是由哪些巖石組成,這些巖石又是如何造就了地球之巔的呢?直至6000萬年前的古新世晚期,由南方運動而來的印度板塊同北方的歐亞板塊發生碰撞,導致了劇烈的地殼構造運動,沉浸於特提斯海之下的巖石昂然而升,最終造就了蒼茫無際的喜馬拉雅群山,使之成為了地球上最年輕、最高大的山系。在這綿延2500千米的巨大弧形山系中孕育了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
  • 世界之巔「測」忠誠
    珠穆朗瑪峰,地球之巔,其高程測定一直是人類認識地球的關鍵之一。2020珠峰高程測量重點將依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測量成果可用於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等領域研究。據介紹,交會測量是通過測定已知點到某待定點的角度和距離,以推求此待定點平面坐標(或高程)的測量技術和方法。
  • 地球之巔「新身高」公布 8848.86米如何得來?
    (經濟觀察)地球之巔「新身高」公布 8848.86米如何得來?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地球之巔「新身高」公布 8848.86米如何得來?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兩國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這是繼1975年、2005年之後,中國第三次公布這一地球最高峰的海拔數據。
  • 珠穆朗瑪峰:被人類垃圾玷汙的世界之巔
    他十幾歲時就在書裡讀到了珠穆朗瑪峰。成年之後,這個德國人堅持跑馬拉松,在冰場上練習攀爬繩索,還先後成功挑戰了海拔5893米的吉力馬札羅山和6962米的阿根廷阿空加瓜山。  但最終,一個德國人,不遠萬裡來到喜馬拉雅山,他卻不是為了在此完成登頂夢想,而是爬上去,清理滿山的垃圾。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好吧,讓我們把討論精神的事兒暫時緩緩。
  • 水的沸點在珠穆朗瑪峰之巔,是多少度?
    我把「水的沸點在珠穆朗瑪峰之巔是多少?」這個問題發表在各大社交網站上。這裡有一些充滿智慧的評論:A: 你說在微波爐裡還是在鍋裡?B: 不會沸騰。當你真的爬到珠峰山巔的時候,水早就被你喝光了。C: 在珠穆朗瑪峰山頂的水是不會沸騰的,很簡單,因為沒有哪個正常人會想要爬到世界最高的山峰上去燒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摘自《那些聽過卻從未搞明白的問題》四川文藝出版社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 珠穆朗瑪峰體檢的最新「身高」:8848.86米!
    根據新華視點的12月8日消息,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宣布——8848.86 米。2020 年 5 月 27 日上午 11 時整,2020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了珠穆朗瑪峰。據報導,此次珠峰測高綜合運用了多種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其中,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衛星測量是重要一環,並以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數據為主。
  • 珠穆朗瑪峰旅遊攻略:珠穆朗瑪峰有世界屋脊之稱,是世界第一高峰
    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高傲的把頭顱挺起,世界都在她的腳下匍匐。與天對話,那空曠的灑脫,人的精神就會達到純美的境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的逍遙遊在這裡得到了升華!直到此時,你才能真正體會「如果你不能去天堂,請來西藏;如果你來到了西藏,就不用去天堂」這句話。
  • 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次高度是多少?能超過8844.43嗎?
    此次分享的主題是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並在上面展開珠峰高程測量工作。自從中國登山隊的三名隊員在1960年第一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十年,而就在近日,中國高程測量登山隊的隊員再次站在了珠穆朗瑪峰之巔,獲得了國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矚目!誠然,時代在變,但唯一不變的是人們刻在骨子裡的那種拼搏精神,攀登珠峰就是人類不斷挑戰自我的一種深層次表現!
  • 被稱為世界之巔的珠穆朗瑪峰上,有生命的存在嗎?答案你難以想像
    被稱為世界之巔的珠穆朗瑪峰上,有生命的存在嗎?答案你難以想像位於我國西藏地區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也被稱為世界之巔,無數的勇者想要徵服這座山脈,但最終以失敗告終,它上面有生命的存在麼?
  •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未來能成為萬米高峰嗎?
    其中海拔高度超過7千米的山峰就有40座,海拔高度超過8千米的有10座,而珠穆朗瑪峰就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整個地球表面,也就是地殼,被地質學家分為6大板塊。地殼是由堅硬的巖石構成的,奈何大力出奇蹟,地殼也能夠像橡皮泥那樣發生形變。由於地殼很硬,這種作用效果需要長期積累,通常需要幾十上百萬年才能看到顯著的變化。
  • 中國人成功登頂地球之巔再測珠峰高度(圖)
    新華社特約記者 扎西次仁 攝    當日,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為珠峰「量身高」。隊員在峰頂停留150分鐘,順利完成峰頂測量任務,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新紀錄。登頂測量成功的背後,凝結著新時代測繪、登山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彰顯了不同凡響的精神價值。
  • 喜馬拉雅山和珠穆朗瑪峰是什麼關係?
    本期帶來的資訊是(喜馬拉雅山和珠穆朗瑪峰是什麼關係?) 首先要介紹一下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山脈 (梵語:hima alaya,意為雪域),藏語意為「雪的故鄉」。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地球之巔與大乘至極之法
    地球之巔在哪裡?不用說,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地理常識,那就是位於中尼邊界的喜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瑪峰則是地球之巔,珠峰在地球上為我獨尊。而在佛法中也有一法,可以稱得上是佛法之巔,唯我獨尊!什麼樣的法是大乘至高無上極致之法呢?那就是願生彌陀佛國的淨土之法。
  • 勇士們登上珠穆朗瑪峰之巔 完成高程測量任務
    ▌我國曾兩次公布珠峰「身高」2020年,是中國人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60周年。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從北坡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的偉大壯舉。
  • 從海底之塵走向世界之巔 60年珠峰登頂之路
    上世紀50年代,英國和瑞士登山隊先後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成功登頂珠峰,但始終無人能從中國境內的北坡登上世界之巔。新中國成立不久,組建了中國第一支高山探險隊。沒有先進的技術裝備,沒有提前鋪設好的保護繩,沒有成熟的攀登路線可尋跡,甚至連從日喀則到珠峰山腳下300多公裡的路,都是攀登前臨時修好的。連續19個小時水米不進,饑寒交迫,在-40℃的生命絕境,他們與天氣和時間賽跑。
  • 珠穆朗瑪峰一半高!小行星OR2將於4月掠過地球,NASA:可直播觀看
    4月低,將有一顆直徑超過4公裡的太空巖石掠過地球,現在它正高速向我們飛來,NASA證實,一顆有珠穆朗瑪峰一半高的小行星將於下月晚些時候安全飛過地球,這顆巨大的小行星正繞著太陽運行,其軌道將使它與地球的距離「接近」,這塊被天文學家命名為(52768)1998 OR2的小行星直徑達2.5英裡(4.1公裡)。
  • 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從這個角度看不是世界最高峰,只排第五!
    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當我們談到一座山的高度時都會加上一個海拔二字。這種方法不再以海平面作為參考,而是以地球的中心點——地心。這種測量方法夠奇葩吧!但是科學家自有科學家的道理。地心只有一個嘛,對誰來說都是公平的。以地心作為參照,那些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的排名就要顛覆我們傳統的認知了。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居然不是世界最高峰了,排名一下落到了第五名!原來地球不是一個標準的球體,是一個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類似橢圓形的球體。
  • 2020 年珠穆朗瑪峰高程衛星測量將以北鬥數據為主
    IT之家5月26日消息 新華社報導,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正在進行,吸引全球目光,此次珠峰測高將綜合運用多種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其中GNSS衛星測量是重要一環。IT之家了解,新中國成立後的1952年,我國正式將這座世界最高峰命名為「珠穆朗瑪峰」。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從北坡集體登上珠穆朗瑪峰,人類第一次戰勝珠峰北坡天險。
  • Mountain|珠穆朗瑪峰竟然不是地球最高點?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的第一高峰,世界上許多熱愛登山,喜歡挑戰自我的冒險家都想挑戰一下這座世界最高峰。你可能不知道,珠穆朗瑪峰雖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並不是地球最高點。那麼,地球最高點在哪裡呢?讓我們先學習今天的單詞,然後在Tips小貼士裡尋找答案吧!寶寶讀對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