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關心位於南極的懷特冰川(Thwaites Glacier),這是因為這座冰山近年來發生了一些異常且驚人的變動——比如通過一系列觀察和分析,科學家們發現在過去三十年的時間裡,懷特冰川排放出的冰量增加了一倍,這將加劇海平面上升。而科學家認為,在不久的將來,冰川可能會發生更大的變化。
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通過對該冰川接近20年的觀察說明了自本世紀初以來發生的一系列變化。下圖為2001年12月2日,衛星記錄了懷特冰川前端,懷特冰川前端的冰開始出現裂隙,並且隨後一大塊冰崩塌形成了巨型冰山B-22。
而18年後的2019年12月28日,衛星再次拍攝了懷特冰川附近的情況,懷特冰川前端已經變成了大片的細碎浮冰。
從理論上說,2001年和2019年,懷特冰川的運轉模式其實一直沒有變——冰川緩慢的從南極洲西部土地流出,並在阿蒙森海上延伸成厚厚的浮冰。但2001年和2019年的衛星圖像中有個明顯的不同,2001年,冰川和阿蒙森海之間有一段延伸的冰舌,當時冰川每年前進約4公裡,但2019年,冰川前端的冰舌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細碎綿密的浮冰。根據NASA的說法,在過去的十年中,懷特冰川前端的冰舌繼續斷裂並最終和懷特冰川完全分離。
在這種變化下,會導致冰川更快的融化。冰川與海洋直接接觸並融化是冰川加速崩潰的關鍵原因之一。高於冰點幾度的海水從下方融化冰架乃至冰川,最終使得冰川加速崩潰。最近,科學家們已經在懷特冰川與海洋交界附近記錄了到了溫暖的海水,這意味著其正在受到海水的影響。
南極洲冰雪其實是循環的,冰川將水注入海洋中,而降雪則將海洋中的水運回南極洲內陸。但現在,如果冰川以比降雪落到內陸更快的速度將冰運送到海洋,則來自南極洲陸地的冰可以顯著的提高海平面。實際上,懷特冰川被認為是南極西部冰蓋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貢獻者之一,因為近年來懷特的流速一直在增加,但南極內陸降雪沒有明顯改變,在未來,科學家們認為懷特冰川還可能繼續加速,從而運送更多南極內陸的冰到海洋中,因此將可能繼續加劇海平面上升。
此外,科學家們也在南極洲的其他冰川看到類似的變化,比如松島冰川在過去往往每隔幾年會崩塌形成大的冰山,但現在幾乎每年都會崩塌形成巨大的冰川,懷特冰川不會是南極洲唯一的正在巨變的冰川,而這一系列的變化最終將直接威脅到未來的人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