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以來,地球的升溫表現是越來越明顯,因為在我們已經過得9個月之中,幾乎都是創下了同期時段的新高,所以這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是不是我們地球極端氣候現象會越來越多,地球的「報復性」影響會越來越大。
確實如今我們至少已經看到的高溫,乾旱,山火,強風暴等等都已經非常明顯,並且在世界各地不斷的蔓延,影響非常的大。
最為典型的氣候現象就是北極38度高溫,這個氣候影響是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極端性的高溫在北極雖然存在的時間不長,但是就算是「一秒鐘」都會導致北極大規模的冰川融化。而根據《自然 》雜誌發布的一項新冰融化研究報告指出,位於格陵蘭島地區的冰融化還在持續加速。
格陵蘭島冰損失已達什麼程度?
科學家發出警告,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並且是不可逆轉。就算是如今即使遏制全球變暖,那麼它的冰蓋損失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幅度,也會超過12000年之前的情況,所以如今的地球變暖直接對人類的影響已經帶來了。當然海平面的危機已經是顯而易見的呈現了。
例如在2020年的時候,Walhi稱,印尼的蘇門答臘南部已有兩座小島因不斷上升的海平面而消失了,另有四個小島也即將消失,其中Betet和Gundul島都已分別在海平面一米和三米之下。
所以如今還在持續融化,那麼未來肯定有很多地區將會被淹沒。根據自然雜誌指出,通過研究科學家們也發現了。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減少,從2000年到2100年,千米厚的冰塊將減少約36萬億噸的質量,足以將全球海洋水線提升10釐米。然而如今沒有減少,反而排放加劇了,那麼生態環境的平衡肯定會進一步被打破。
大家應該也看到了2019年的冰川融化數據,就單獨的格陵蘭島地區,釋放了超過5000億噸的冰和融化水,佔2019年總海平面上升的40%,是自1978年衛星記錄開始以來的單年最高水平。
可以想像,如今的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那麼人類逆轉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肯定海平面上升也會持續下去了,科學家們也沒有明確說是否還有逆轉的局面,後面我們再來看看有沒有相關說明。
如全球冰全部融化,海平面會上升多少?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格陵蘭島的冰融化數據,根據美國《福布斯》雜誌曾研究表明,格陵蘭島地區存儲的冰並不少,儲藏的冰可使海平面升高7米。看不到沒?這是單獨格陵蘭島就可能導致這麼高的海平面上升,而在整個地球之中。
北極還有其他區域被冰川覆蓋,南極也是同樣如此。還有高原冰川等等。那全球冰全部融化,海平面會到底會上升多少?可能這個數據很多人都難以置信,但是確實存在。
《國家地理》雜誌曾製作了一系列互動地圖,顯示地球上的冰全部融化並流入海洋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這會導致海平面上升66米,吞沒城市甚至是國家,徹底改變各大洲和海岸線的外觀。
也就是說在海平面的影響之下,地球的海岸線可能重組,也將不會是如今的局面,雖然這只是一個可能性的說明,但是這也說明了海平面的危機是非常大,如今的地球升溫正在「促使」這些問題發生。
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地球會怎麼樣?
對於地球來說,在66米海平面之下的地區可以說太少了,只要臨海的國家都將是受到影響的區域,同時沒有臨海的內陸區域,可能在上升66米海平面之後,也會成為臨海區域。
例如美國的全部大西洋海岸都會消失,孟加拉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會被淹沒,包括我國在內的沿海城市同樣也會被淹沒,大部分地區都將不復存在,所以地球氣溫不斷上升,將可能使如今地球大部分適合居住的地區不適合居住。
同時海平面上升之後,產生的風暴潮,洪水等問題也會相繼而來,其實從根本性的原因我們都知道,海平面上升只是氣候變化之中搞的一個,其他極端氣候現象也會「暴增」,那麼就算是不在臨海區域,在內陸區域依然會受到自然災難的影響,這都是相應的。
不過沒有海平面上升66米,對地球帶來的影響這麼直接,我們只能撤退不能前進,整體上而言,如果海平面上66米,地球可能大部分地區都會進入到水中,那麼真的會變成「名副其實」的水球模式了,至於會不會發生,我們也不知道,參考為主,這是科學家們的一個預估數據。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南北極地區的冰川融化,對人類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人類不快速進行對溫室氣體排放,說不定海平面更大的影響會提前出現,如今我們看到的也許是海平面影響的「冰山一角」,未來更多地區出現海平面影響也是必然的趨勢,除非人類真的覺悟了,一起來進行氣候的遏制,這樣才可能緩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