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北極熊2100年或滅絕

2020-08-27 猩猩科學頻道

這些年來,我們經常談論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可能有一些朋友表示,我們沒有察覺到當前的氣溫比去年明顯的上升,所說的氣候變暖難道是假的?事實上,氣候變暖是存在的,只是每年氣溫上升的幅度不會特別大,當前的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革命前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1℃,平均下來,每年上升的幅度極為微小,所以我們沒法直接察覺到。伴隨著氣味的上升,很多地區的冰川都出現了加快融化的情況,甚至也有一些已經達到了臨界點,可能已經沒法逆轉了。

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

據2020年8月20日的報導,發布在《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的科學報告指出,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格陵蘭島冰蓋的融化程度已超過「臨界點」,現在已不可逆轉,即使現在全球氣候變暖停止,格陵蘭島每年補充冰蓋的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

根據衛星的數據,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格陵蘭島的冰蓋每年流失約4500億噸冰,不過每年補充冰蓋的降雪彌補了流失的這部分冰,所以冰川的流失不是很多。但在進入21世紀,格陵蘭島的冰層融化速度加快了,每年流失的冰達到了5000億噸,每年補充冰蓋的降雪已經沒法有效彌補流失的冰,意味著格陵蘭島的冰會越來越少。

隨著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後流入大海,海平面也會出現上升。研究表明,在20世紀,格陵蘭島一共流失了約9萬億噸冰,使海平面上升了25毫米。英國林肯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到2100年,僅格陵蘭島的融冰預計就會推動全球海平面上升10到12釐米。如果格陵蘭島的全部冰蓋都消失,海平面將會上升7米,這是很大的問題。

北冰洋或將迎來「無冰之夏」

格陵蘭島出現冰川加快流失的速度,這不是特例,在其他的地區,冰川同樣在加快融化,畢竟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是全球性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每年的3月份,北極海冰的面積會達到最大值,接近1550萬平方公裡,幾乎覆蓋整個北冰洋,但是到了夏季,這些冰川就會出現融化,在每年的9月份會達到最低值。

在20世紀80年代的7月份,北冰洋的海冰平均面積大約為980萬平方公裡,不過在2020年7月份,北極海冰的面積僅為725萬平方公裡。這一項研究意味著在夏季,北極海冰的面積越來越少了。按照最糟糕的情況發展,可能在2035年的夏季,北極就會出現沒有冰的情況,即北極可能會出現「無冰之夏」。隨著這些地區的冰川消失,依靠海冰生存的北極熊等野生動物也將會受到影響。研究表明,按照這樣的情況,北極熊可能會在2100年面臨滅絕的風險。

數萬年前動物重見天日

雖然這些地區的冰川、冰蓋在融化、消失,但是也有一些東西重見天日。因為在北極地區,存在大量的凍土層,這些凍土層下,埋藏了無數遠古時代的生物,有一些可以追溯到數萬年前。由於北極整體的氣溫比較低,所以這些埋藏在凍土層下的這些遠古動物可以完好地保存下來。

此前我們就分享過,科學家在凍土層在發現了一對可以追溯到4.4萬年前的獅子遺骸,還有一些猛獁象的遺骸。這些遺骸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發現這些大型動物的遺骸,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我們最擔心的,或許是凍土層中可能存在的遠古時代的細菌、病毒。所以,如何減緩這些冰川的融化速度,確實是一個很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不可逆轉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今日美國報》網站1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發表研究稱,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格陵蘭島冰蓋融化程度已超過「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
  • 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 不可逆轉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劉霞)據《今日美國報》網站1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發表研究稱,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格陵蘭島冰蓋融化程度已超過「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
  • 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 不可逆轉
    圖片來源:《今日美國報》網站據《今日美國報》網站1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發表研究稱,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格陵蘭島冰蓋融化程度已超過「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
  • 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拉響海平面加速上升警報
    《地球與環境通訊》期刊的一份研究指出:格陵蘭島冰蓋融化程度已超過 「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從格陵蘭2到3公裡厚冰蓋崩離的冰層和融冰化成的洪流,是造成去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單一最大來源,佔所有增加水量的40%,相當於令海水升高1.5毫米。格陵蘭島面積超過2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法國面積的4倍,該島85%的表面被冰覆蓋,是全球第二大冰原。
  • 格陵蘭融冰已過「臨界點」,地球海岸線可能出現重組
    根據美國科學家在《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發布的新研究指出,北極部分地區的氣候變化已經出現了超「臨界點」模式,其中格陵蘭島(簡稱:格陵蘭)地區的冰川融化程度已超過「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
  • 受全球變暖影響 到2100年北極熊或幾近滅絕
    加拿大和美國專家發現,到2100年,大多數北極熊亞種將面臨滅絕風險。問題在於北極熊獵捕海豹需要浮冰。 生活在加拿大東北岸和格陵蘭島西岸生態區的北極熊已習慣夏季無冰,它們已學會在岸上餵養幼崽,節省體力,等炎熱季節過去
  • 最新研究顯示: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動物保護難點何在?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動物保護難點何在?,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參加此項研究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物學家皮特·莫爾納稱,「北極熊本就生活在地球的最頂端(最北邊);如果海冰消失,它們將無處可去」。
  • 最新研究: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北極熊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北極熊」這個名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今日一則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的消息引起了小夥伴們的熱議,究竟是怎麼回事,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
  • 不到100年!北極熊或在2100年滅絕,怎麼拯救?難點何在?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 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
  • 專家:格陵蘭島融冰速度變快 創350年來歷史新高
    中新網12月7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5日,三國科學家發表最新報告表示,格陵蘭島的融冰速度達到350年來歷史新高,過去20年的融冰速度比20世紀平均紀錄高出33%,預計本世紀末水位將再額外上升50公分。資料圖:格陵蘭島冰原。
  • 身陷多重困境,北極熊或將於2100年滅絕
    科考團在夏天經過的一大片開闊水域,通常情況下應該是被已形成多年的厚冰所覆蓋。在北極,四處可見千瘡百孔的融冰。科考活動的主持人雷克斯警告稱,如果無法改變當前這種氣候變化加劇的趨勢,北極很快就將出現無冰夏季。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同時北極熊也被列為「易危到瀕危」級別物種,全球變暖是導致該物種減少的主要原因,因為全球溫度的升高導致北極的浮冰逐漸融化,而北極熊的家園也因此遭到了破壞。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如果整個國際社會還不採取行動的話,北極熊很有可能會在2100年全部滅絕。
  • 北極熊2100年或滅絕 阻止全球變暖,物種保護已「迫在眉睫」
    北極熊2100年或滅絕 阻止全球變暖,物種保護已「迫在眉睫」時間:2020-07-22 15:54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極熊2100年或滅絕 阻止全球變暖,物種保護已迫在眉睫 全球變暖導致北冰洋浮冰融化,令北極熊無處棲身。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若不重視人類將滅絕
    有報導稱,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
  • 格陵蘭發生大規模融冰現象,去年共流失6000億噸!
    格陵蘭的冰蓋去年夏天大規模融冰。(網絡圖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及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研究團隊指,格陵蘭的冰蓋去年夏天出現大規模融冰,融化速度接近破紀錄的水平。數據顯示,僅在去年7月一個月內,格陵蘭的地表冰量減少1970億噸,相當於8000萬個奧運會遊泳池。
  • 最新研究顯示到210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北極熊滅絕
    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預測,如果不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北極熊將在本世紀末滅絕。科學家警告說,北極海冰融化可能導致許多北極熊最早在2040年出現飢餓和繁殖失敗。該研究預測,在人類的有生之年,北極熊這種處在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全部滅絕。
  • 格陵蘭島融冰成湖 水量五小時內流失三分之二 (1/5)
    格陵蘭島融冰成湖 水量五小時內流失三分之二 (1/5) "← →"翻頁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據本周一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正導致北極熊瀕臨滅絕。該研究預測,在人類的有生之年,這種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可能會全部滅絕。據科學家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雜誌上報導,在一些地區,北極熊已經陷入了惡性循環,海冰的消融縮短了北極熊捕獵海豹的時間。科學家們補充說,它們不斷減少的體重降低了它們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在北極過冬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