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西雙版納,來到橄欖壩的傣族園,感受潑水節的快樂

2020-12-04 健行漸遠

雲南西雙版納的橄欖壩,傣語稱做勐罕,「罕」是捲起來的意思。傳說佛祖釋迦牟尼來此講經,從鋪在地上的棉布走過之後,信眾們虔誠地將布捲起收藏,此地便得名「勐罕」。

勐罕鎮坐落在景洪下遊的壩子上,海拔只有530米,這裡是西雙版納最富饒、也是最炎熱的地方,盛產椰子、檳榔、香蕉、芒果、荔枝、楊桃、菠蘿蜜、蕃木瓜、西番蓮等水果,稱得上是花果飄香的一方樂土。瀾滄大江流過橄欖壩,方圓四、五十平方公裡的壩子上滋養著許多安逸寧和的傣族村寨,寨子裡佛寺古塔相間,吊腳竹樓林立,一派絢麗動人的亞熱帶旖旎風光。

傣歷新年的「潑水節」以水浴佛消災,一般在公曆4月13-15日舉行,然而這會讓旅遊來到這裡的人錯過令人嚮往的潑水節,但頭腦靈活的版納人想到了一個辦法,假如客人來到橄欖壩的傣族園,便可以天天歡度潑水節了。

傣族園是橄欖壩保存最為完整的自然生態村落群,園內曼春滿、曼將、曼嘎、曼聽、曼乍五寨連珠,是西雙版納地區唯一集中展示傣族宗教、建築、文化、習俗、服飾、飲食和生產生活為一體的4A級民俗生態旅遊景區,被譽為西雙版納傣家人鮮活的立體圖騰。

我們走進曼將寨,看見樹蔭下圍牆上的「曼將大佛寺」牌,裡面碑座豎立的原石上則雕刻著:「曼降大佛寺」,似乎是音譯,難得糊塗吧!佛寺院中矗立的大佛高2人許,袈裟露肩,雙手做擊掌狀。主殿三排六柱擎起的寬敞空間懸垂著淺色的幡聯;粉衣紅裟、慈目笑臉的金佛隨意而安詳,與內地嚴肅而深邃的造像風格迥然不同。說心裡話,我更喜歡南傳佛教的風格,沒有高高在上、泰山壓頂般的威嚴,傳達給你的是平和自然的佛意。

見到的第二個緬寺是在「一花一天堂」的曼春滿花園寨。曼春滿佛寺和「睜一眼閉一眼」的曼聽佛寺均是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古佛寺。相傳這座緬寺是佛教傳入西雙版納後修建的第一座佛寺,因此在東南亞甚至南亞地區聲譽頗高。每年重大佛事期間,來自斯裡蘭卡、泰國、緬甸、寮國及西雙版納地區的僧侶和信眾都會雲集這裡朝拜和誦經,香火旺盛。遠觀曼春滿佛寺,右側金碧輝煌的大筍塔欲與左側頎長的橄欖樹試比高,居中佛寺建築的人字尖頂錯落繁複,歲月的滄桑散落在屋瓦上。筍塔前佇立著一座行僧立像,右手執杖,左手肩扛一把油紙傘,目光堅毅,似乎走在傳經的路上。佛寺門口分立著兩座讓人忍俊不禁的異域風格彩塑,寺院內庭桫欏低垂,三隻白象拱衛著佛龕。慢行在佛寺與佛塔之間,飄散的香菸和著僧侶們朗朗的佛音,平添幾分清幽致遠的禪意。

寨子裡有不少傣家樂,還有許多傣家妹子熱情地拉人上樓喝茶,當然妹子之意似乎不在茶,而在乎隨後端出來的銀飾也!我們很知趣,沒有貿然上去喝茶而瞎耽誤功夫。

過了孔雀園,遇見玩蛇、耍猴的人一笑而過,最終駐足在香茅草烤雞的攤位前,飄散的香味讓人慾罷不能,還有軟糯香甜的小包穀和清涼的鮮椰子汁,經典的傣家美食組合讓我們越來越喜歡西雙版納味道了。

當我們來到白象託金塔的潑水廣場,恰巧趕上祭祀儀式,會場主持騎著大象念著經文,大家圍成一圈肅立,虔誠地雙手合一。接下來戴著面具示人的儺戲舞蹈表演開場了,似乎在傳達著驅魔、祈福的意願。紅色盛裝的傣族小卜哨(年輕女子)和一身藍色的小卜冒(年輕男子)們圍著白象翩翩起舞。一待儀式結束,大家便一起湧進潑水池,歡聲笑語伴著水花四濺,頓時匯聚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人們從陌生拘謹到放開歡暢,簡單到只需要一盆水。落湯雞般的小卜冒們笑著強勢出擊,長發溼身的小卜哨們曲線畢露,而尖叫和歡笑迅速感染著身邊的其他人彎腰、舀水,或是朝著自己的「敵人」反擊,或是漫無目的地潑向人群。有些漂亮的小卜哨被頑皮的小卜冒追著、淋著而毫無惱意,這是幸運吉祥之水,被潑的越多,內心越得意。隨著主持人通過高音喇叭有節奏的鼓譟,全場出現了水花飛揚的盛景,一浪接著一浪,唯有人群正中高高矗立的白象默默地欣賞著現實版的水世界,傣家人的狂歡節就這樣呈現在了我們面前。

身背相機包的我沒有貿然參與,只是站在潑水池旁不停地抓拍著狂歡的人們。

此刻,亢奮的狂歡人群收穫著滿滿的快樂,而我則收穫了他們躍動的瞬間!

從潑水廣場向前便是勐巴拉娜西歌舞劇場,看完了活力四射的歌舞表演,便走向了左側的曼嘎寨。

曼嘎寨是個有趕擺傳統的小寨,相傳古時漢族貨郎小哥開啟了橄欖壩的商業模式,帶給傣家人物品交換的便捷和商業的繁榮。在進寨子的路上,我們撞見迎面走來3個打著花紙傘的傣家女人,外罩窄袖短衣,穿著筒裙,斜挎著筒帕,五顏六色的布料絕然不雷同地搭配在一起,裹在各自苗條的腰身上恰到好處,七分清純嬌美,三分儀態妖嬈!

我勒個去!全是美女啊!

傣族美女多是不爭的事實,更加傳奇的是古時曾經有個美麗的寮國公主駐留於此,不僅帶來了母國佛塔建造工匠,最終也長眠於此,於是我們在寨子裡看到了孔雀墳和公主井,這個寨子便是公主寨——曼聽。來到曼聽佛寺前,造型敦實、稜線堆徹的白塔不似先前看到的佛塔形制,默默地展示著曼聽寨的不凡身世。曼聽佛寺主殿和門前的白塔一樣穩重,恢弘的八重複頂之下是人字戧脊大門,整體下沉對稱,頗為壯觀。

如果說曼春滿佛寺不乏靈秀之美,曼聽佛寺更具雍容之度。

2016年去世的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陛下曾派特使率布施團來到這裡,舉辦了泰國王室御賜袈裟布施法會,可見曼聽佛寺的影響力絲毫不遜曼春滿佛寺。

和曼聽寨一樣,曼乍寨也坐落於瀾滄江邊,它的特色是出類拔萃的傣菜美食。歷代傣王御用廚師大多出自曼乍,所以又被傣家人稱作廚師寨。這裡的曼乍佛寺規模就要小了許多,顯然不能和曼春滿和曼聽相比了;但若比較傣餐水準,其它寨子只能望其項背了。

名嘴崔永元曾對這裡的美食讚不絕口,但自從他離開這裡後便一直悶悶不樂,傳說他抑鬱了,吃過西雙版納純天然的食材做得的傣族美味,再看看轉基因食品如此泛濫,擱誰都會鬱悶!也許是巧合,更多是玩笑話!

我們停留曼乍寨的時間最短,基本是一走而過,連曼乍佛寺都沒進去,便要急著趕回景洪,很遺憾沒有機會嘗到曼乍的美食,算是給下一次再訪傣族園留個念想吧!

相關焦點

  • 西雙版納的情緣
    1994年我在東北老家認識了一個西雙版納傣族跳舞的女孩,人非常漂亮,當時她們團隊在沒有演出任務的時候去各大型餐飲場所串場表演,我是因為當時經常去吃飯的餐廳認識的,經常約她們一起到處遊玩,時間久了慢慢熟悉了,有一天她母親來信催她回家儘快結婚,我慌了,於是有一天我表白了........我們在一了,
  • 西雙版納:地球北回歸線上,難得的綠洲
    每年的4月13-15日的潑水節,被譽為「東方狂歡節」西雙版納有熱帶雨林,豐富的礦產資源,同時也有很多的 奇珍異獸和珍貴的植物。其中最值得介紹的傣族的文化,傣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傣歷、傣文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
  • 西雙版納攻略丨玩轉冬天20°C的東南亞風情小城
    史上最冷的寒冬來了 全國斷崖式降溫 廣東北部都下了雪 連海南都發布了寒潮預警 而西雙版納還在天天潑水節
  • 西雙版納,再見你時的模樣:傣族人家的煙火氣嫋嫋升起
    #傣族美味#來到西雙版納,不能不說的就是美食異域風情的傣族美食品種繁多的熱帶水果吃貨們,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首先說說充滿異域風情的傣族美食吧- 傣味撒撇 -牛撒撇的原料有:鮮牛肉末、韭菜、鹽、而過手米線是一種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阿昌族特有的以手抓食的小吃。取一團米線置於手心做皮,將各類拌料裹入米線當中。其實過手米線不僅僅只講究一個吃法,還講究食材與醬料。做一碗質量上等的過手米線,一定需要從食材本身下功夫。正宗阿昌族過手米 線所用的米線,一定得是戶撒的紅米米線。
  • 西雙版納5日遊攻略
    西雙版納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每年的潑水節於四月十三到十五號舉行,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遊客參與。景區包括景洪市風景片區、勐海縣風景片區、勐臘縣風景片區三大塊。微博找「阿夏安心遊」,獲取更多雲南旅遊攻略。
  • 熱帶雨林動植物的王國,美麗的西雙版納歡迎您
    說起了西雙版納,很多人都會想到的是熱帶雨林還有傣族的民族風情,以及各種熱帶水果,還有大象,確實,西雙版納有著與雲南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熱帶風情,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西雙版納這個地方的旅遊了,相信大家也會喜歡上這個美麗的地方文/永珍 【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 北回歸線的最後一片綠洲—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最近6年來經過政府對外招商和優惠的政府扶持計劃,讓越來越多的投資企業入駐版納,使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州府)變得更加活力四射,城市高樓拔地而起,舊顏換新顏。特別是地處瀾滄江旁邊的告莊西雙景,經過多年的建造,使之成為全中國最美麗的夜市。
  • 不止熱帶雨林和傣族,8個關鍵詞,認識更立體的西雙版納
    曾是雲南西雙版納傣族地區的一級行政區劃單位,上圖可顯而易見平壩地區。 曼:傣語中「曼」是村莊的意思,去過版納應該有印象。 中國傣族按分布地區有傣泐、傣那、傣亞、傣繃、傣端等自稱。西雙版納等地自稱「傣泐」,德宏等地自稱「傣那」,紅河中上遊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稱「傣亞」,瑞麗、隴川、耿馬邊境一線的自稱「傣繃」,瀾滄芒景、芒那的為傣繃支系。
  • 西雙版納仙到哭! 新意中國
    西雙版納,美得親切閒適的至美天堂!西雙版納,傣語意為「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裡有鬱鬱蔥蔥的森林,森林邊有江,江邊有竹,竹叢裡有竹樓,竹樓下長滿了果樹。西雙版納少數民族眾多,以傣族人口最多。這裡有專門的民族風情園,有傣族、哈尼族、基諾族、布朗族、瑤族、拉祜族的展覽館。
  • 西雙版納博悅旅行社推薦去西雙版納旅遊必做的事和必去景點推薦
    西雙版納的旅遊景點很分散,景區很多(20個左右),以景洪市為中心,輻射東西北三個方向,分布情況:①北線:野象谷景區、基諾山寨景區、原始森林公園等②東線:中科院植物園景區、傣族園景區、望天樹景區等③西線:獨樹成林景區、勐景來景區、哈尼文化園、景邁山等④城區:曼聽公園
  • 水燈節,在西雙版納告莊西雙景,見證30位靚麗的水燈小姐誕生
    在這個雙十一舉國歡慶的日子裡,我在多彩的雲南,浪漫的西雙版納,一併又度過了另一個精彩的節日,傣族的水燈節,在瀾滄江畔,在西雙版納景洪市的告莊西雙景。日落之後,燈光亮起,在這美麗的水畔,傣族人迎來另一個盛大節日水燈節。
  • 2018潑水節是幾月幾日在什麼時候?今年潑水節持續4天
    潑水節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臺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 西雙版納這一公園,有一百萬年的「活化石」,400隻孔雀棲息
    ,並且會有當地的美食供大家品嘗,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一個原始森林公園,它的位置是在西雙版納景洪城區。在這裡面的樹木等很多植物,都時間已久,但正是這樣的景色,才會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感受觀賞。公園內除了有樹木之外,比較有特色的是孔雀,雲南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當地的孔雀非常之多,獨有的孔雀舞也展現了民族特色。
  • 去北回歸線以南,熱帶北部的版納,逛民族風情園,遊動植物王國
    西雙版納以其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區域之一。傣族是這裡的主體民族,並同時世居著13個民族,是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區之一。西雙版納,在古傣語中意為「理想而神奇的樂土」。在傣語中「西雙」是十二的意思;「版納」是千畝之意,是古時徵收賦役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