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美味#
來到西雙版納,不能不說的就是美食
異域風情的傣族美食
品種繁多的熱帶水果
吃貨們,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首先說說充滿異域風情的傣族美食吧
- 傣味撒撇 -
牛撒撇的原料有:鮮牛肉末、韭菜、鹽、味精、芫荽、折耳根、小米辣、涮涮辣、胡辣椒和苦水。苦水煮熟後與調料拌勻,配上烤熟的黃牛肚、連貼(牛脾臟),拌米線或蘸米線食用。
對接受不了牛撒撇的小夥伴來說,人們對牛撒撇做出了改良,用檸檬汁代替牛苦水,製作出了撒撇界的小清新——檸檬撒
苦水取自現殺的牛的苦腸,含有大量牛未消化的胃液,兌水一直熬煮。
涮涮辣,顧名思義,放在蘸水中涮一涮的辣椒。涮涮辣的辣度極高,辣度大到100W個高斯維爾左右,是目前國內辣度最高的辣椒。
- 過手米線 -
傳統國人多是用筷子進食,然而在世界範圍內,用筷子、刀叉及手抓是並稱三大進食方式的。而過手米線是一種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阿昌族特有的以手抓食的小吃。
取一團米線置於手心做皮,將各類拌料裹入米線當中。
其實過手米線不僅僅只講究一個吃法,還講究食材與醬料。
做一碗質量上等的過手米線,一定需要從食材本身下功夫。正宗阿昌族過手米 線所用的米線,一定得是戶撒的紅米米線。
將新鮮的烤豬肉剁碎後加上碎花生米、豬肝豬腦、粉腸以及芝麻、大蒜、辣椒、豆粉、酸水等配菜醬料,還有必不可少的春魚腥草、胡椒、小米辣、大蒜等。
- 菜包魚 -
炸好的羅非魚、米線、芫荽往生菜葉子裡放,最為關鍵的是來一勺特色檸檬辣醬一裹即食。仍然是熱帶地區的典型食物口感,但魚的香酥、菜的脆口、醬的爽辣盡在其中!沒什麼好說的,就是爽!
再來說說品種繁多的熱帶水果~
為了探尋這些來自亞熱帶地區的「奇珍異果」,我來到了位於西雙版納景洪市景亮路175號的曼閣市場。
- 芒果 -
在滇南、滇西一帶盛產芒果的地區,人們熱衷於食用未成熟的青芒果(青芒果口味生澀,不喜酸的朋友建議挑選清甜的生吃芒)這種食用習慣自古有之,儼然成為雲南的特色美食。
與熟芒果比起來,它香脆的口感別有一番風味,許多水果攤、小吃攤都有青芒果蘸辣椒出售,其酸甜鹹辣的特點是許多女生逛街必買的零食。
- 百香果 -
百香果果實成熟後氣味芬芳,切開之後香氣四溢、沁人肺腑。果內有大量果瓤和果汁,味道甜酸可口,特別適合加工成果汁、果露、果醬、果凍等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滋補健身、有助消化的產品。
當然,除了加工成各類飲品之外,西番蓮還可直接鮮食。
- 龍宮果 -
就這樣,從森林到到糧田,從動物到植物,從民族到信仰,再也沒有一個地方,如西雙版納一樣,特色非凡。
龍宮果的大小比桂圓略大,外形很像枇杷,所以也被稱作「泰國枇杷」,它的果肉汁多、氣味與龍眼相似,味道醇美,甜中微酸,口感有點像荔枝,咬起來更有質感,水分也更多,但是果核特苦。
當地人因此將它稱為「愛情果」,意思是它與愛情的感覺很相似,先有神秘的外表包裹,當愛情發生時同樣有甜蜜、沁人心脾的感受,而當愛情消逝時,也會有苦不堪言的感覺。
在熱帶雨林,野生水果隨處可見,如野蒲桃、橄欖果、多依果、野油梨、山李子、羊奶果、木奶果、三椏果、五椏果、人心果、象蹄果、五眼果、百欖、野芭蕉、雞嗉果、曼登果、錐慄、山楂、野楊梅、黃泡果、紫泡果、緬酸棗、酸角等等。
那不如,開著房車到西雙版納品嘗吧。
房車這個移動的大房子裡
有桌子,有床,有洗手池,有冰箱...
它就是車輪上的家
旅行只管去享受,其他的以後再說吧
C1駕照可開
簡單,易上手
房車旅行也能說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