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有一種最原始的造紙技術,叫雨林守望之紙,進來了解一下

2021-01-17 歐耶談時尚

紙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中國許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傳統造紙工藝,但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傳統工藝正在逐漸消失。

傣族紙藝起源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勐混鎮曼召村,延續了800多年,因其以抄經拜佛取代了貝葉而流傳至今,造紙工藝以環保為主,純天然構樹皮反覆配製,打成纖維後手工製作,傣紙具有堅韌、耐用、耐腐蝕、防潮、無汙染等優點,普洱茶的傳統包裝是傣紙。

傣族紙是目前中國能見到的最原始的造紙術之一,已經成為傣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6年,戴造紙技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雲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我們村有196戶人家,其中90%都是傣族紙,」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者,曼召村的書記嚴侃告訴記者。

走進村你可以看到新的傣族建築排列整齊,在院子裡和村道旁,隨處可見製作器皿和晾曬紙巾的身影,傣紙的製作工藝非常環保,是將純天然的構樹樹皮反複製作,打漿成纖維製成,「傣族最早用來寫字的紙是貝葉,傣語是非蘭,是用棕櫚科植物貝多羅樹的葉子做成的,大約在1126年,一個叫滿的老人發現了另一種構樹造紙,現在是我們傳統的手工造紙,」巖坎說,這與北魏在《齊民要術》記載的構樹造紙方法是一致的,傣族的造紙技術可謂是中國古代造紙的「活化石」。

這種古老的造紙工藝一般在家庭作坊中進行,完全保留了造紙發明初期的五個步驟:浸泡、蒸發、製漿、倒紙、烘紙,而工序包括採摘、浸泡、混灰、蒸煮、洗滌等11個步驟,除了一個鐵鍋,都是以石頭為補充的竹器,其中倒紙用的竹簾是用自製的布和竹片做成的。

相關焦點

  • 造紙術活化石:西雙版納傣族完整保留了兩千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在紙還沒有發明之前,書寫都要寫在竹簡或者絲綢上,正如我們傣族的貝葉經,將經文書寫在貝樹葉子上。貝葉經很多人都知道和了解貝葉經,但是有一點一定不了解,那就是傣族也有歷史悠久的造紙工業。西雙版納的造紙術是從中原傳過來的,但是又有了本土的一些特徵,並保留了傳統技藝。那麼中原的造紙術是怎麼來的呢?
  • 別再叫西雙版納「小泰國」了!這裡可比東南亞有意思多了
    這裡前身是傣王的王宮,是個有1300年歷史的老公園,算起來比北京故宮歷史還悠久,只可惜大量歷史建築早已不存。如今遍布園中的熱帶植物和新建起來的白塔、八角亭,倒是很好拍。位於曼聽公園旁邊的西雙版納總佛寺(每日08:00~18:00,免費開放),也同樣在「2021年度馬蜂窩旅行者之選」榜單上。
  • 造紙行業常識 紙的定義和性質
    1.現代造紙的原料有哪些? 答:現代造紙的原料有植物纖維(木材、竹、草類等),礦物纖維(石棉、玻璃絲等),其他纖維(尼龍,金屬絲等),還有用石油裂解得到的高分子材料。目前用於書寫、印刷、包裝的紙仍主要以植物纖維為主要原料製成。 2.造紙植物纖維原料的種類有哪些?
  • 「羽見版納」住進萬畝雨林中,以一種全新的狀態享受西雙版納
    我說最近去了一趟雲南西雙版納勐海泡溫泉,被狠狠質疑了。大家都以為西雙版納位於高海拔地區,空氣一定很乾燥,氣候一定非常炎熱。其實你們都錯了!!!勐海全年溫度曲線圖勐海的全年平均溫度是18.4℃,看氣溫曲線圖,暑假期間也就20多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西雙版納氣候最舒服的就數勐海了,最熱的月份都要比西雙版納洲府景洪還要低7~8℃。
  • 探秘北回歸線上的邊境小城,原始神秘如世外桃源,是孩子度假天堂
    西域風情滿滿的大新疆、豪邁不羈的草原之地內蒙古、中國最北的極光地帶漠河…當然,還有一塊神秘之境,老少鹹宜,對它的描述,如下所示。作為西雙版納自治州首府景洪市首個國際品牌酒店,西雙版納洲際度假酒店選址傣王宮舊址片區一角,佔地385畝,前身為茂密的橡膠園,偏安一隅,將城市喧鬧與世隔絕,只聞蛙叫鳥鳴,毗鄰曼聽公園、告莊西雙景、大佛寺、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園等景點。
  • 西雙版納自然探索成長研學營讓孩子發現雨林傣鄉神奇的動植物世界
    在這裡植被茂密的原始熱帶雨林中,生長著東南亞熱帶雨林標誌性植物——望天樹。踏尋菲利普小道、熱帶生物科普,近距離接觸雨林五大奇觀,驚險刺激團隊漂流,了解漂流的起源與發展、漂流的分類:距離分,流速分,工具分;為增強學員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互助精神,激發學員的參與積極性,使學員能勞逸結合,提高學員間的合作默契程度。
  •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在最乾旱的3-4月間出現些熱帶雨林向季雨林過渡的生態特徵,例如高大喬木旱季換葉,上層林冠有短期的旱季季相變化等。它是我70年代初在西雙版納發現的一種龍腦香科樹,是東南亞龍腦香科樹種中分布最北、海拔最高的一種,天然分布區有很大局限,應是重點保護的森林類型。 3.版納青梅林     版納青梅林是保護區新近發現的熱帶森林類型,呈小面積分布。
  • 雨林色彩:西雙版納七種超酷的鳥兒
    由於熱帶雨林樹木豐茂,藤本飛舞,給人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普通人很難透過雨林的「綠色城牆」看到其中的精緻、多彩與美麗。
  • 古老的造紙工藝——手抄古紙
    而就在這油菜花附近的村落,卻存留著一種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種古老的造紙工藝——手抄古紙,而且還有一個手抄紙博物館。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騰衝市界頭鎮至今仍然沿用傳統的古法造紙,當地人稱「手抄紙」。經過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很好地傳承了東漢時期蔡倫的造紙技術。
  • 雲南:西雙版納雨林回歸計劃成自然教育新潮
    1月8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雨林回歸計劃」(Rainforest Restoration Project)國際志願者項目在雲南西雙版納勐遠仙境圓滿結束。「雨林回歸計劃」國際志願者項目以保護熱帶雨林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兩岸三地)五批123名志願者參與。
  • 造紙基本知識A~Z 這些造紙知識你了解嗎?
    這就需要對生料中輔助成分有一個很好的了解,但這需要作很多額外的努力來辦到。 E Electro static forces (電位) :當帶電物質存在時就會形成電位,並使造紙原料呈現出帶電特性。這對於造紙化學,特別是溼部化學十分重要,儘管從總體上來說電位是平衡的;但如果造紙大部分原料象紙漿和填料帶有負電荷的話,將會由於需要中和電位而使造紙助劑用量增大,還將會產生疊氮物。
  • 中國十大最美森林之西雙版納熱帶雨林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部邊沿,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足,溼潤多雨,是地球北回歸線沙漠帶上唯一的一塊綠洲,是中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地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具有全球絕無僅有的植物垂直分布「倒置」現象,被譽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五千多種熱帶動植物雲集在西雙版納近兩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令人嘆為觀止。"
  • 把花變紙 麗江東巴造紙師傅和秀昌的平凡堅持
    至今流行於麗江的東巴紙,是納西族東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麗江民族文化傳承中獨樹一幟。今天,「看見麗江」就帶您一起了解納西族造紙術的來龍去脈,還有那些飽含著智慧的造紙師們所面對的艱辛。他身上匯集了農村人的智慧「我在10歲左右就已基本掌握了造紙技術,大約13、14歲時,就連原料都是自己採集了。」東巴紙製作師和秀昌說。
  • 西雙版納博悅旅行社推薦去西雙版納旅遊必做的事和必去景點推薦
    西雙版納有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氣候溫暖溼潤,叢林天然氧吧,與充滿霧霾、風雪、酷暑的水泥森林相比,簡直就是天上人間。這裡能看到亞洲象、孔雀,還有中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的植物園,今天西雙版納博悅旅行社就來就東北西三條線來說說,西雙版納有哪些好玩的。
  • 國內適合過冬城市有哪些?西雙版納5日遊攻略
    野象谷常與基諾山寨、原始森林公園搭配一日遊,稱為北線一日遊。 主要看點:高空觀象棧道、雨林觀光索道、亞洲象博物館、亞洲象種源繁育基地、亞洲象表演學校,蝴蝶園,歌舞演出等等。近距離親近亞洲象。這裡有大象表演,你會看到大象跳舞、過獨木橋、小象噴水。
  • 植物為什麼可以造紙?原因竟然是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小夥伴們都知道,造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但你知道植物為什麼可以用來造紙嗎?可以用來造紙的植物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造紙的基本過程是什麼造就了紙張?其實,造紙的原理其實很簡單, 就是利用纖維之間交織纏繞的作用把漿糊狀的植物原料集結成薄片。植物纖維是植物體上非常特殊和重要的一類厚壁組織細胞,通常呈狹長條形、 兩頭尖細, 大多數為死細胞, 具有機械支撐植物生長的功能, 使植物體抗壓、抗張、抗曲撓, 莖幹挺立, 枝葉平展等。
  • 歷史上「最貴的紙」,含劇毒蟲不吃,一張2萬美金
    東漢蔡倫總結了古代先民的造紙技術將破漁網、樹皮、草料等其他植物纖維浸泡、打漿之後又發明了獨特的「抄紙法」進行製作,這樣製作出來的紙不但色澤潔白而且厚度均勻,最重要的是他將製造紙張的製造成本和時間成本大大縮減。大量的低價紙讓文字和知識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也間接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 造紙增稠劑 造紙工業的一劑「良方」
    在我們的生活中,紙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如何去挑選一款紙呢?大家就要對造紙業有一定了解,接下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造紙塗料工藝中助劑造紙增稠劑。 造紙增稠劑可以控制和調節塗料的流變形、分散性和穩定性等,大量存在造紙工業塗布操作中。
  • 帶孩子到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旅遊,還是很好的,讓孩子長見識
    到色彩斑斕的雲南西雙版納旅遊區讓我們感受旅遊的多姿多彩,享受一些小項目的樂趣。首先,我們參觀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體驗了花草皆有的神奇景象,然後,我們又讓小龍女體驗了製作香皂的過程,這種體驗是與自然互動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在西雙版納的大植物園裡,天空並不美麗,雨下得還挺大,我們只是在雨下得很小的時候,去探尋這神秘的植物園,感受與自然的親密接觸。
  • 從衝突到和諧 西雙版納如何做到亞洲象保護有「數」
    如今,隨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的初步建立,亞洲象的保護走上了一條數位化之路,從過去依靠人在雨林中四處「摸」象、預警用大喇叭吼,到如今實時在線的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為數位化技術顯得格外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