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就是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叔本華語錄》
科學證明,人是群居動物
,所以我們本能地趨近於人群,喜歡沾染世間煙火氣,柴米油吵吵鬧鬧,有人的地方才會有生活的氣息,所以人們選擇聚居。
我們大部分時間喜歡與他人同行,喜歡結伴,喜歡依賴與被依賴。可事事都會有例外,
有人順從本性選擇群居,也就有人喜歡抗拒本性,選擇獨居深山。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才能
讓一個女人在零下50度的嚴寒天氣下與世隔絕的生活76年?
又是什麼讓她
忍受了這份長達76年的孤獨?
一、雪山深處現人家
事情發生於
西伯利亞泰加林地區的一座深山裡
,這片區域與世隔絕,氣候嚴寒並且被大雪覆蓋,而且被數萬沼澤包圍,少除了漫無邊際的樹木之外很少有其他植物的存活。
1978年,一群地質學家來到此地進行實地考察,他
們在沒過膝蓋的積雪中行走,身上的棉衣抵不住零下50度嚴寒的侵襲,而且稍有不慎就會被沼澤吞沒,除此之外他們還要防備時不時出沒的野獸,考察過程異常艱難。
地質學家們判定此地不適宜居住並繼續前進繼續考察時,他們
意外在雪山2000米處發現了一座被隱藏在樹林之間的木質小屋,
這座房子的煙囪中甚至還冒著股股炊煙。
地質學家們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他們不敢相信在這樣惡劣的環境裡會真的有人生活,所以地質學家們首先推測這是
野人。
待他們小心翼翼叩開門,看到五口與常人無異的並且說著俄語的人活生生站在他們面前時,他們疑惑了。他們聯繫了當時的蘇聯當局,確定這裡並沒有人口居住記錄。
因為這裡是
遠離居住區250公裡的雪山深處
。好在與城市與人群隔絕幾十載的他們還記得如何與人交流。地質學家們從與他們的交談中得知了這家人這家人為什麼會在這裡的原因,以及他們是如何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生活下去的。
二、亂世烽煙起
這戶人家共有5口人,其中最小的女兒名為Agafia,在她之上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以及一位年邁的父親。
除了Agafia是在森林中出生的以外,其餘幾個孩子都是在來森林之前便出生了。
1936年,他們的叔父因遭宗教迫害致死,父親擔心遭到牽連,便舉家遷徙到距離居住區250公裡的森林定居。這一生活就是幾十年,這期間他們迎來了Agafia的出生,也因為寒冷飢餓失去了他們的母親。
中國古代有一名篇
《遊桃花源記》
,其中有一名句曰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形容村莊與世隔絕不知外界是何夕,這句話放在Agafia一家的身上再合適不過。
根據地質學家描述,他們的穿著與生活用品都不像現代人,了解後才知道他們對這幾十年發生的歷史一無所知,
甚至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存在
,更不知道現在外面的蘇聯是什麼樣子。
有了哪些先進的東西。對於他們來說,特別是對於出生於森林裡的Agafia來說,這個森林,這座小木屋,便是他們的全世界。
Agafia一家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的
生活十分簡樸
,甚至簡樸到木屋裡只有一個火坑兩張床。他們平日裡會在難得的春天種下
土豆、胡蘿蔔、黑麥
等易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的農作物。
有時候迎來難得的晴天,待積雪融化後會去森林深處採食蘑菇和松子以及樹上的果子生活,偶爾運氣好的時候會在離家幾公裡的
河水中捕撈到魚
,這便是Agafia一家難得的葷腥。因為與世隔絕,
他們一家甚至從未吃過鹽。
三、噩耗接連傳
地質學家們了解到Agafia一家的情況後提出可以帶他們出去生活,但已經習慣了森林的他們不能適應都市裡的生活,無法融入社會,也不明白現代文明,便拒絕了地質學家們的好意。
這些Agafia幾十年來第一次見到的外人們卻始終放不下這戶人家,從調查結束回到城市後
他們便時常為Agafia一家送去物資,吃的喝的穿的包括鹽,他們想儘自己的力量幫助這一家人更好的生活。
也許是造化弄人,在接受外界物資救助的幾年間,
Agafia的哥哥姐姐相繼離世,
也許是因為從未吃過鹽,一時間接受不了鹽的攝入,Agafia的哥哥姐姐相繼死於腎衰竭。
另一個哥哥因為長時間生活在純淨的深山裡沒什麼抵抗力,
沾染了外界病毒
後也不幸離世,年邁的父親再又陪伴了
Agafia七年後
,也撒手人寰。轉眼間,碩大的家裡只剩下了Agafia一個人。
聞訊趕來的相關人員說服Agafia跟隨他們離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失去親人無依無靠的Agafia接受了提議,搭乘著直升機,幾十年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離開這片森林。
來到城市的Agafia受到極大的關注,人們讚嘆於她在惡劣條件下生活的勇氣與魄力,一時間,
她的事跡被廣為傳頌,人們稱讚她為英雄,
將她視為榜樣。可在森林生活慣了的Agafia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她看著方盒子裡的人像,看著馬路上跑的四輪怪物,看著無數高樓大廈,她想不明白這些是什麼原理,是怎麼回事,城市裡的空氣嗆人的很,她還是
喜歡在木屋裡的日子。
所以即使是在政府提出給Agafia購置一棟房子並且提供她足夠的資源讓她在城市安居時,也都被Agafia一一拒絕,
她只要了一隻貓和一隻雪地犬。她本就是森林裡自由自在的精靈,又怎麼能被這些困住。
四、選擇回歸
最終Agafia還是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木屋生活,這裡有他唯一的老鄰居,當年跟隨地質隊留在這裡的一位隊員。
多年的相處已經讓他們親密的像是一家人。習慣了無拘無束生活習慣自由的他們喜歡在森林中生活,
對於他們來說這便是他們的天堂。
有許多人聽聞了Agafia的故事,也想遠離城市的喧囂,來到此處尋個安靜,但最終還是被惡劣的環境艱苦的生活勸退。
這片森林,這座大山,最後還是只有Agafia和她的鄰居。但天有不測風雲,Agafia唯一的鄰居也在
2015年因過於年邁離開了Agafia,這片森林又只剩下她一個人了。
Agafia早已經習慣了一個人在森林生活,她像以往一樣,春天栽種,雪融摘松。生活也沒什麼不同,只是會偶爾想念自己的老鄰居。
對於Agafia來說,城市的喧囂與繁華並不適合她,她也並不想去迎合和學習現代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她自小便從森林中長大,
對她來說這房子,這森林,這山,就是她的全世界。
結語
Agafia
不出所料的話,
她將會在出生的地方結束自己的一生,也許那是一個晴朗的午後,也許是一個暴雪肆虐的清晨。
這都無關緊要了,這座木屋、這片森林,是Agafia的世界,是她一個人的世界,她在這裡思考,在這裡生活,在這裡她有著絕對的自由。也是這裡讓她拒絕來自城市的誘惑,保持自己的本心。
放眼當下,
有多少人擠破腦袋想在城市裡博得一個立足之地,他們追逐名利,屈服於金錢,這並無不對,每個人都擁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權利。
而Agafia並不是什麼英雄,她只是將名利與誘惑看的很輕,她沒有世俗的欲望,也便不會為她的生活感到不公與艱苦,相反,她為此感到快樂。
在面對生活給予的誘惑時,我們也應該保持自己的本心,不將名利看的過重,許多東西看清了,其實就好做的多了。
參考文獻:《桃花源記》、《叔本華語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