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時的特定環境下,女子軍作為紅軍的組成部分,主要的職能是打仗。頑強的女子軍不辱使命,在一年半多的時間裡,同紅軍主力部隊轉戰樂會、瓊東、萬寧、定安等地,鏖戰五十多場,她們前僕後繼,英勇殺敵,給後人留下一段輝煌壯麗的戰鬥歷程。近日,記者重走昔日的戰場,似乎仍能看到戰士們穿梭在林中的身影,聽到她們視死如歸的喊殺聲。
伏擊沙帽嶺———引敵進入埋伏圈
如今的沙帽嶺山高林密,走在林間小道上,一道道陽光穿過林蔭灑在草地上,悶熱的樹林裡安靜得像一個封閉的罐子。然而,1931年的6月27日,這裡卻硝煙瀰漫,喊殺震天,身手矯健的女子軍戰士且戰且退,將「剿共」總指揮陳貴苑帶領的幾百名團丁引入沙帽嶺的峽谷山林中。「兄弟們,衝啊,女子軍個個漂亮,誰抓到歸誰。」得意忘形的民團兵分兩路,殺氣騰騰,被娘子軍的佯攻戰術徹底蒙在鼓裡。
緊追不捨的團丁很快被女子軍引入紅軍主力的埋伏圈,霎時軍號響起,槍聲震撼山谷。猝不及防的團丁當即亂成一團,眼看中計的陳貴苑無心戀戰,企圖奪路而逃,但此時已馬落窩泥,不能自拔。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戰鬥,紅軍擊斃團丁百餘人,俘獲70多人,繳獲長短槍145支,彈藥無數,大米、魚蝦等物資幾十擔,陳貴苑也在逃跑時被生擒。首戰便告捷,紅三團的文藝宣傳隊特地舉行了慶祝晚會,慰問在沙帽嶺戰鬥中榮立戰功的女子軍們。後來當上連長的馮增敏在解放後期回憶,打勝第一仗後,女子軍聲名鵲起。從那以後,一仗接著一仗,一次比一次表現突出,充分顯示了女子軍特務連獨當一面的作戰能力。
火燒文市炮樓———辣椒煤油蒸豬頭
沙帽嶺戰鬥後不久,女子軍又迎來了第二次戰鬥。當時的文市俗名叫牛市廟,地處樂四區腹地的交通咽喉上。文市炮樓(現陽江鎮文市小學所在地)是敵軍的主要據點,駐紮著一個民團中隊。中隊長馮朝天自恃當過國民黨正規軍軍官,氣焰十分囂張。他對手下團丁說:「如果碰上娘兵,捉來每人配給一個做老婆,至於那個女連長,就做我的壓寨夫人。」出於敵人的囂張氣焰和當地的咽喉要道位置,紅三團決定拔除文市炮樓。但當時紅軍武器裝備很差,經過反覆研商,紅三團決定採取火攻。紅三團指揮員察看陣地後,決定挖地道,把柴草搬運到炮樓底下。一天晚上,紅軍和赤衛隊一邊挖地道,一邊吹響衝鋒號,並紮起稻草人打出女子軍連旗,故意引誘敵人消耗體力和子彈。王運梅在世時曾回憶:「為迷惑敵人,他們一開槍我們就把旗收回來,槍一停我們就向炮樓喊話叫他們投降,『投降了就放你們回家,不投降就要燒豬窩,蒸豬頭了』……」
這樣反反覆覆消磨敵人意志的同時,挖了四天的地道終於通到炮樓。總攻命令下達後,戰士們源源不斷地運來柴草,又灑上煤油和芋頭葉包裹的辣椒,然後用火點著。火勢借著風勢越燒越旺,刺鼻濃煙滾滾湧進炮樓。團丁被燻得鼻涕一把淚一把,傳出鬼哭狼嚎的聲音。最後,團丁大喊:「頂不住了,我們投降,投降。」馮朝天也滿臉淚水和鼻涕地跑了出來,抱著腦袋不住地咳嗽,女戰士立即把他捆綁起來,斥問道:「還吹牛不,還小瞧我們嗎?」馮朝天狼狽不堪地求饒:「知道了,知道了,我輸給你們了!」
文魁嶺保衛戰———獨當一面擊潰敵軍
1931年12月,樂會縣民團頭子王興志聞悉紅軍主力三團調往中路與紅二團整編,樂四區僅剩女子軍留守,於是企圖乘虛進攻建在文魁嶺的紅軍軍械廠、彈藥製造廠和紅軍醫院。留守駐地的女子軍在連長龐瓊花指揮下,連夜開赴文魁嶺做好迎擊敵人的戰鬥準備。天一亮,民團100多人兵分3路向文魁嶺基地發起進攻。經過沙帽嶺、文市炮樓等多次戰鬥鍛鍊的女子軍,在進入基地的三個交通要地設防,當敵兵進入女子軍有效射程後,連長龐瓊花便發出了襲擊命令。戰鬥打響後女子軍採取陣地和迂迴相結合的戰略戰術,由二班機槍手陳月娥等在三地迂迴打擊敵人。民團摸不清女子軍的實力,連續3次進攻都被女子軍打退。王興志見勢不妙,帶著殘兵倉皇逃命。
大威打援———頑強阻擊攔住敵人援軍
1932年春,紅軍獨立師命令女子特務連一、二兩個排開赴瓊崖黨政軍領導機關駐地———瓊東縣區益平鄉執瓊崖勤,改編為女子軍特務連第一連,劃歸紅一團建制,其主要任務是保衛瓊崖黨政軍領導機關,看守犯人,必要時配合紅軍主力作戰。離高益平鄉15裡地的煙塘墟,敵軍修建了一座高達4丈、牆體厚3尺的炮樓。該炮樓位於瓊東蘇區南北交通線的中間,將交通線攔腰斬斷,使蘇區被隔離為兩半。為了反擊敵人的分割,恢復各蘇區之間的聯繫,使之連成一片,紅軍師部決定拔除這座炮樓。師部先派女子軍特務連第一連在煙塘墟東面的大威村警戒,阻擊來自重興、長坡方向的敵援軍。大威是個民團據點,常駐團丁30餘人。女子軍接受任務後,星夜奔襲,將30多名團丁全殲,之後布防警戒。紅一團主力拔除煙塘炮樓的槍聲打響後,女子軍憑藉有利地形,在大威頑強阻擊敵軍。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終於把援軍擊退。大威打援,共消滅敵守軍和援敵50多人。
除上述著名戰鬥外,女子軍戰鬥還包括「瓊東四區突圍」、「馬鞍嶺阻擊戰」等,直到掩護上級「走上母瑞山」和母瑞山突圍,最後紅軍主力遭受重創,女子連也被打散,她們不得不化整為零以保存實力。在離開部隊後,有的女子軍被捕入獄,有的隱蔽到偏遠村莊,但她們不論是在獄中還是在地方,仍頑強與敵人鬥爭到底,留下大量感人的故事。
來源:海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