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基礎科學百年來沒有進步,難道真有鬼魅般的智子封鎖?

2020-11-29 騰訊網

愛因斯坦

劉慈欣先生《三體》的走紅,不僅讓大眾知道了基礎科學的重要性,而且無不對三體人如鬼魅一般的「智子封鎖」感到心有餘悸。因此,很容易產生一個直觀的聯想,在現實世界,人類的基礎科學從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和哥本哈根學派創立量子力學開始,在百年來已經沒有實質性進步,難道在現實世界也有所謂的智子封鎖?

三體

首先必須肯定,人類的基礎科學在近百年來確實沒有再次迎來發展的熱潮,但這絕不是不正常,更不可能是智子封鎖,而是符合一切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任何事物在發展到一定階段,都不可能長久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事物越是發展到更高層級所面臨的困難就越多。

以汽車發展為例,100多年前只是鐘錶修理工的卡爾·弗裡德裡希·本茨依靠自學,依靠錘子、釘子及自己的敲敲打打就發明並製造了汽車。而在現代汽車製造領域,涉及材料學、工程力學、空氣動力學、人體工程學……等幾十個學科,已經到了沒有高精尖的技術人才,沒有雄厚經濟基礎,沒有嚴苛的工程技術,沒有長時間的積累而不能的地步。

現代科學技術也是一樣,隨著基礎科學進入深水區,不僅要創新一項理論越來越困難,甚至連驗證也變得難上加難。以2019年發現的黑洞照片為例,天文學家動用了遍布全球的8個毫米/亞毫米波射電望遠鏡,組成「事件視界望遠鏡」。從2017年開始連續進行聯合觀測,又經過2年的數據分析才得到這張模糊的照片。基礎物理發展到今天從大型粒子對撞機到引力波測量設備,從巨型天文望遠鏡到巨型計算機,所需的資金、技術投入已經到達一個常人難以想像的地步,而且所花費的時間越來越長,運氣所佔的成分也越來越小。

射電望遠鏡

截止到2019年,人類也只是驗證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極小的一部分,還處在兩大理論的門裡面,想要進行下一階段的創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三體》中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基礎科學是一門「笨」學問,要想獲得一項成果必須長久的付出,有的科學家甚至窮其一生也很難前進一步。但一旦往前走一步,就會天翻地覆,衍生出無數技術應用,給人類歷史造成深遠的影響。作為基礎科學的熱愛者,和劉慈欣先生一樣,小編也真誠的希望大眾都能對基礎科學給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我們都是陰溝的蟲子,但總要有人想仰望星空!深度解讀科幻,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

相關焦點

  • 為何感覺基礎科學停滯不前?難道有神秘力量,在阻止人類發展?
    基礎科學似乎停滯不前,難道要像《三體》那樣,尋求外星文明幫助嗎?劉慈欣的巨著《三體》一直是以科幻第1名而位居榜首,這本書很多人都有耳聞,講述了在半人馬座三星當中的三體人以及三體文明開發了網路遊戲之後,人們希望三體文明進入地球而介入地球而改造人類文明的方式。在這本書當中出現了一個名詞叫做基礎科學。所謂的基礎科學是指自然現象和物質運動形式為研究對象,探索自然世界發展規律的一種科學。
  • 《三體》被智子「追殺」的物理學家——汪淼
    後來因史強的一番話才清醒過來,後得知是智子在視網膜上列印數字!三體人還是挺擔心地球人可以造出對他們有威脅的武器或者飛船吧,所以才會對地球的科學家們、物理學家們進行各種打擊。對地球上的基礎科學進行了封鎖和破壞,從心理上先把科學家們擊垮!這樣,讓科學們先崩潰,自然科學也就不會進步了。
  • 基礎科學已經停滯百年了,似乎有什麼東西阻止了人類前進的步伐
    劉慈欣曾經就在三體中寫道,一個文明想要進步就必須發展基礎科學,如果人類的基礎科學得不到發展,文明就不會進步。 縱觀歷史,似乎人類的基礎科學已經將近停滯百年了,似乎有什麼東西阻止了人類前進的步伐。
  • 羅傑·科恩伯格:基礎科學——人類進步的希望
    其中,羅傑·科恩伯格做了主題為《基礎科學:人類進步的希望》的演講。因對「真核生物轉錄的分子基礎」的研究,獲得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而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也正秉持著倡導基礎科學、支持下一代科學家的願景,推進全世界範圍內的科學事業。本次演講中,羅傑重點圍繞基礎科學和年輕科學家培養話題,以與新冠病毒息息相關的醫學案例展開分享,得出通用結論,指導各個科學領域。
  • 基礎科學停滯不前,是誰鎖死了人類的進步?可能有兩個關鍵因素
    如果你去了解上個世紀的基礎科學,你就會發現相對論是上個世紀提出的,它讓我們對宇宙空間有了更深層的認識。量子力學的建立也是在上個世紀 ,讓人類初步走進了微觀世界,看到了微觀粒子的運動模式。抗生素也是在上個世紀出現的,它讓瘋狂的細菌低下了頭,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巨大的福音。上個世紀還有很多的基礎科學,這些基礎科學是科技應用的基礎,沒有它們就不會有後來不斷出現的各種科技。
  • 《三體》中智子如何鎖死人類科技?幹擾對撞機?改變物理規則?
    《三體》中,智子是如何鎖死人類科技的?準確的說《三體》中智子鎖死的人類基礎科學中高能粒子物理分支,當然智子還有一個副產品,即人類所有在紙面上或者存在於電子媒介中的所有知識與絕密資料,對三體文明來說都已經沒有秘密可言,因此人類在智子威脅初期,才會制定出面壁者計劃,以人類大腦活動仍然對智子保密的黑箱條件下,與三體文明展開對抗!
  • 三體:智子為何能鎖死地球科技?人類在高維空間沒有秘密
    三體:智子為何能鎖死地球科技?人類在高維空間沒有秘密愛因斯坦晚年為何要燒毀所有文稿?,便能給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令我們這些茹毛飲血的野人擺脫了愚昧與粗魯,從封建社會走向了工業社會,在地球各類動物的懵懂無知中,人類悄然屹立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僅此一點,便能讓我們看到力的力量有多麼龐大。
  • 《三體》中的智子鎖死人類科技,是這樣一種存在
    《三體》中智子貫徹了整個劇情,而智子是三體艦隊沒有到達地球前,三體文明向地球發射質子經過二維展開改造後的智能微觀粒子,其目的是為了鎖死地球科技。1、《三體》中出現的智子可以從宇宙中獲取能量,並通過量子糾纏實現瞬時通信。
  • 美國的科技封鎖像不像三體的智子打擊
    《三體》中,三體人為了保證從三體到地球的400年內,人類科技無法實現質的突破,於是提前釋放了智子這一間諜體,對人類的量子物理實驗進行幹擾,確保地球在量子物理上無法實現技術突破,相比三體的科技水平始終處存在代差。即使400年內,地球人利用現有的經典物理和核技術建造了龐大的星際艦隊,但是對三體而言,只需要一顆水滴,就可以摧毀整個地球艦隊。
  • 基礎科學已陷入停滯,誰「鎖死」了人類的發展?
    過去的一個世紀,是人類有史以來進步最大的時代。 事實上,這段留言並沒有過於樂觀,而是當時那個年代人類的普遍看法,畢竟當時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也熟練掌握了核裂變,所以星辰大海和核聚變似乎觸手可及,但是現實非常殘酷。
  • 基礎科學已陷入停滯,誰「鎖死」了人類的發展?
    過去的一個世紀,是人類有史以來進步最大的時代。事實上,這段留言並沒有過於樂觀,而是當時那個年代人類的普遍看法,畢竟當時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也熟練掌握了核裂變,所以星辰大海和核聚變似乎觸手可及,但是現實非常殘酷。
  • 人類科技真被「智子鎖死」?
    回首過往,在20世紀初,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出現刷新了人們的世界觀,讓人類對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關係有了全新的認識,使人類的科技飛速發展。21世紀初,物理學卻沒有什麼爆炸性的發現,準確來說是在基礎領域沒有較大的發現。難道物理學的發展遇到瓶頸了嗎?莫非真的像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那樣,人類的科學發展已經被高等級文明鎖死。
  • 人類科技真被「智子鎖死」?
    回首過往,在20世紀初,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出現刷新了人們的世界觀,讓人類對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關係有了全新的認識,使人類的科技飛速發展。21世紀初,物理學卻沒有什麼爆炸性的發現,準確來說是在基礎領域沒有較大的發現。難道物理學的發展遇到瓶頸了嗎?莫非真的像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那樣,人類的科學發展已經被高等級文明鎖死。
  • 鬼魅般的量子糾纏,黑科技新亮點。感受一下中國科技的春天
    愛因斯坦稱之為鬼魅般的超巨作用。量子理論的核心是量子糾纏。打一個比喻,如果你手上拿著一個球,它與千裡之外同樣一個球發生糾纏。不管你手上的球如何運動,千裡之外的另一個球也會完全一樣運動。再通俗一點,就像一對孿生兄妹,千裡之外的心靈感應。中間沒有任何聯繫,但心心相惜,所思所想完全雷同。這可不是神話故事,也不是封建迷信。量子糾纏主要運用於通訊領域。
  • 《三體》中若沒有智子人類會戰勝三體人嗎?二向箔降維打擊怎麼破
    其實書中說已經給了這樣一個設定,文明的發展一般是跳躍式的,科技會因基礎科學的發展而出現爆炸式發展。所以三體人需要通過智子來鎖死基礎科學的發展,因為基礎科學的發展需要通過實驗去驗證和篩選理論,如果實驗沒法做了,理論的發展就會遇到瓶頸,我們現在的現實中就處在這種情況下,所以很多人經常有疑問:是不是現在地球的基礎科學就被高級文明鎖死了?
  • 嘗試從通俗易懂的角度解釋鬼魅般的「量子糾纏」現象
    量子力學從提出那天起,就像一個有招黑體質的明星一樣,飽受非議。無數在經典力學中成長起來的人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量子的怪異行為。那就是:量子的狀態在不觀察時是「疊加」的,在觀察時才是「確定」的。盒子中手套的狀態是固定的,要麼是左手,要麼是右手,沒有什麼「既是左手又是右手」的「疊加態」,在打開盒子觀察的時候,我們只是看到了手套的早已確定的狀態而已,量子力學就是神棍,不可理喻。但後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實驗,或間接或直接地證明了,量子的疊加態確實存在,是量子世界的真理,不能因為難以理解,我們就否定它。
  • 劉慈欣《三體》的智子,阿西莫夫《銀河帝國》的桑尼,誰更強大?
    有了完美的人類身軀,加上頂級的智能計算機作為大腦,智子就是我們所能想到的下一代超級人工智慧的典範,這種幾乎可以視作人類進化的新物種,是現實中所有科學家都渴望得到的超級技術。那麼在另外一部傳奇著作《銀河帝國》中,機器人有是什麼形象呢?
  • 中國記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速度 比光快10,000倍
    一個中國的物理學家團隊記錄下了「鬼魅般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的速度。量子糾纏看上去瞬間完成,比光的快四個數量級以上。團隊的試驗設備,和依託的基礎理論,不允許人類得到更加具體的速率。
  • 如果四光年外有戰艦光速入侵地球,人類該怎麼做?應該迎接他們!
    600年的時間,人類該如何準備?《三體》中的設定是早在三體艦隊和水滴探測器到達地球之前,早就有智子先行抵達,它是質子在高維狀態下被展開改造成一個超級探測器後用加速器送達地球,幾乎就是光速抵達,它在地球上監聽它能知道的一切,甚至還幹擾了加速器的運行,使得人類在基礎科學上的進步,只能挖掘前人留下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