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發生了一件事,我在準備坐地鐵過安檢的時候,那個檢測儀就一直在響,安檢人員讓我把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掏了出來,誰知道都檢查過了以後還是一直響,然後她就問我是幹什麼的,我大聲回答說我打工的,她說:「好傢夥,難怪檢測出了鋼鐵般的意志!加油!打工人!」
忽如一夜「勞動春風」來,全網遍是「打工人」,最近整個網際網路都被這三個字佔據。「打工人」成為繼「社畜」「白領」「加班狗」後又一上班族新標籤,掀起了一浪接力式狂歡。
其實,「打工人」流行的背後,除了現實的刺痛外,還能探尋到那些願為自己的夢想埋頭苦幹的身影,他們無聲蟄伏,用熊熊燃燒的「打工魂」,成為熱忱「打工人」奮鬥的圖鑑。
一、記者在路上(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小陳夢想成為一名記者,畢業後她如願進入電視臺工作。除了寫新聞稿、解說詞,一旦有新聞,無論多遠,小陳都要帶上總共22斤重的的攝像機、三腳架第一時間奔赴現場,風雨無阻。
工作半年後,小陳不但體力大增, 肱二頭肌也練出來了,她笑道:「楊繼盛先生說的『鐵肩擔道義』我算是切身體會了,但『妙手著文章』暫時還沒實現,想要成為優秀的新聞從業者,還是得繼續努力呀!」
二、詩意打工人(「親愛的工友 ,『磚』為你讀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在工友的邀約下,李小剛手捧紅磚開始他的詩歌朗誦。不久前,神木農民工李小剛在工地手捧紅磚詩朗誦的視頻在網絡走紅。
李小剛平日裡主要在工地駕駛裝載車,他將朗誦視為解壓的方式。在他看來,即便一身灰土、風吹日曬,但能夠在幹活的間隙朗誦詩歌是「忙裡偷閒,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這是愛好。」
三、平臺「飛虎隊」(「開城」回來,能給她更好的生活):在優選平臺做銷售的阿程不久前告別女朋友加入了公司「飛虎隊」,每周都要到不同的城市「開城」做平臺推廣。白天大家騎上車接單送貨,晚上回到公司熬夜整理客戶資料到凌晨。
這樣的生活要持續半年,但阿程下定決心要在「飛虎隊」裡認真負責地幹下去。他心裡早就想好了:「為了能給女朋友和自己更好的未來,現在累一點沒什麼。」
「打工人」其實更像一個中性詞彙,它傳達的並非是「喪文化」,相反,它有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氣勢,能讓勞動者達到心中的共鳴。當我們用略帶黑色幽默的方式相互問候:「加油,打工人!」,心間會燃起一股向上的力量。
這些「打工人」的故事背後有汗水也有微笑,有奮鬥也有收穫,他們平凡而偉大的精神感染著我們,帶給了我們樂觀向上的激勵。
只要認真生活、努力奮鬥,「打工人」的人生也可以是平凡而偉大的人生。最後祝大家,平平安安上班,快快樂樂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