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不完全心理學:自嘲背後的積極力量

2021-01-10 澎湃新聞
澎湃號·湃客「懂點心理學」專欄由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師生撰寫,內容聚焦時事熱點,科普生活知識,涉及親子教育、家庭關係、職場之道等諸多方面。將心理學應用於日常,讓生活更加精彩。

撰文/ 畢健茹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碩士生

王豔梅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

最近,「打工人」這個梗突然在網絡上流行起來。「有人夜夜笙歌,有人一大早為生活奔波,早安打工人!」「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我要悄悄打工,然後驚豔所有人!」只要你一上網衝浪,就能看到這些關於「打工人」的段子或者表情包。

 

圖/ 網絡

首先,這裡的「打工人」的定義,是對所有從事體力勞動或者技術勞動的人的統稱。無論你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還是世界五百強的白領,只要不是壓榨他人的資本家,那你就是一名「打工人」。

90年代時,我們將前往珠三角、長三角打工的農村人稱為「打工仔」,他們往往從事體力勞動,這個稱謂帶有一絲卑微和低人一等的意味。從日本傳來的「社畜」一詞,也有一定的貶義色彩,它指的是在公司很順從地工作、像牲畜一樣被壓榨的員工。

然而,「打工人」卻不同,他們一邊忍受著繁重勞苦的工作和來自老闆的壓榨,一邊還表現出不甘於現實和平凡的鬥志與堅強。「明明已經是深秋,我旁邊的路人卻一直在說好熱好熱,我說對不起,都怪我,我是一名打工人。她說難怪我感受到炙熱的情懷!早安,打工人!」這個段子反映的就是「打工人」對於生活的熱望。

 

圖/ 網絡

從「打工人」三個字第一次上登上微博熱搜至今,它的熱度還在持續。為什麼「打工人」之梗深得網民歡心?筆者在這裡將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打工人」火爆背後的積極力量。

群體歸屬感:打工人團結起來!

群體歸屬感(sense of group belongingness)是指個人體驗到自己屬於或應屬於某一群體成員的意識。無論你是在辦公室裡敲鍵盤,還是在車間裡擰螺絲,從生產關係來看,你都是為了賺取自己的生活費用而付出勞動力的「被壓榨者」,也就是「打工人」。

不想上班,但是為了生活還是得忍氣吞聲996,一個打工人的心酸能引起千萬名打工人的共鳴。相同的打工身份和相似的情感拉近了勞動者們的距離,逐漸地,廣大「打工人」們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體現了一定的團結力量。

 

圖/ 網絡

在群體裡的成員會傾向於響應其他成員的想法與行為,以達到一致性,增加群體凝結力。「老天爺不會辜負你的每一滴汗水,它們都會體現在你老闆的帳戶餘額裡。早安,打工人!」網絡上流傳的各種幽默風趣的打工人宣言和語錄,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勞動者們通過網絡平臺相互喊話,獲得情感共鳴的表現。

心理防禦機制:打工人苦中作樂!

心理防禦機制是指人們為了緩解由心理衝突所導致的焦慮而使用的心理調整方法。心理防禦機制有利於維持心態上的穩定,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尷尬與罪惡感。

「否認」「壓抑」「合理化」「轉移」和「幽默」都是常見的防禦機制。哈佛大學的精神病學家喬治·瓦蘭特認為,「幽默」是一種積極的、成熟的、具有建設性的防禦方法。「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早上好,打工人!」「打工賺不了幾個錢,但是多打幾份工可以讓你沒時間花錢!」這種自嘲式的幽默,反映了「打工人」對現實清楚的認知與自身定位的了解。

 

圖/ 網絡

「即使生活欺騙了我,現實碾壓著我,明天還是得出門打工。」不能逃離痛苦,那就苦中作樂,在窘迫的狀況中以幽默的方式緩解焦慮與痛苦。打工人的搞笑段子和相關的表情包,無論是從製作上還是傳播上,都為艱辛的勞動者們提供了一種幽默有趣的方式,以及釋放壓力、宣洩情緒的渠道,這或許也是它得以流行的原因之一。

自我鼓勵:打工人追求美好!

「打工人」們在用各種沙雕段子自嘲的同時,也折射出一種積極的自我鼓勵。心理學家認為,自我鼓勵增強了行動的內在動機,促使人們向著所期盼的目標前進。「世上有兩種最耀眼的光芒,一種是太陽,一種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樣,加油!打工人!」

與一般的喪文化和佛系文化不同,「打工人」更多地表達了一種對命運不屈不撓的堅強,眾多打工人語錄都透露出「打工人」對自己勞動的肯定與尊重,以及對未來的美好希冀。「說『上班』,就感覺像是為生活所迫,不情不願。說『打工』,就像是帶著美好的憧憬,用努力和汗水去創造未來!」

 

圖/ 網絡

現實和目標的差距可能讓人望而生畏,如果沒有自我鼓勵的動力,人們難以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努力靠近目標。每日以打工人語錄來自我激勵,會心一笑,幽默之餘,也算是為自己加油打氣,給自己勇氣開展新的一天打工生活。

當下,「打工人」成為了奮鬥和努力的勞動者們的代名詞。殘酷的現實,艱辛的生活,從不缺少唉聲嘆氣的負能量,卻少有同一階層團結一致、在窘困中仍閃爍著希望的積極力量。「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加油,打工人!

參考文獻:

中國新聞網. (2020).「打工人」刷爆網絡!是自我鼓勵,還是社畜自嘲?http://www.chinanews.com/sh/2020/10-22/9319618.shtml

青年思考公眾號. (2020).「打工人」梗突然火遍全網,我們這些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http://www.wyzxwk.com/e/mp/content.php?classid=28&id=425398

Valcke, B., Hiel, A. V., Onraet, E., & Dierckx, K. (2020). Procedural fairness enacted by societal actors increases social trust and social acceptance among ethnic minority members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sense of societal belonging.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50(10), 573-587.

Vaillant G. E. (1998). The Wisdom of the Ego: Sources of Resilience in Adult Lif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mbas, A. S., & Esteban, M. A. (2018). The confounding role of basic needs satisfaction between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9(5), 1305-1327.

相關焦點

  • 其實,「打工人」自嘲的背後是……
    前段時間,李誕在談到「打工人」時說道:這個詞是有一絲心酸在裡面,打工人其實就是小小地抱怨一下,向生活撒一個小嬌。此話不假,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們自嘲過後,仍舊一頭扎進全民奮鬥的時代洪流。 但是當代年輕人的現狀到底是怎樣的?這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 「打工人」到底是個什麼梗?
    這首歌送給@王大橘 感謝你的捧場 不為誰而作的歌 但這是專門為你推送的歌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 上午好,各位打工人!
  • 社畜、996進階版的打工人為什麼爆火:「成年人的黑色幽默。」
    有的人覺得「打工人」是一種樂觀,至少引導我們積極地去面對工作;有的人則認為「打工人」是對勞資對立的反抗,絕不是真把自己當成打工仔;還有人說,「打工人」一詞被娛樂化的當下,已經失去了背後心酸的含義,來自勞動者的反抗再一次被抹去,令人悲哀。
  • 都是打工人!
    比如這則《打工宣言》所言——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網友自製打工人表情包「打工人」對於打工的態度都非常積極,起早貪黑不怕累,從不遲到不早退,沒有假期也無所謂,因為「打工人」有鋼鐵般的意志、炙熱的情懷。
  • 打工人梗為什麼會爆火真相揭秘 打工人梗出自哪裡什麼意思
    近段時間以來,打工人這個梗非常的火,朋友圈裡面都被:早安,打工人!給刷屏了。這是個什麼梗呢?這個梗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這麼火呢?這個梗的來源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打工人是什麼梗近段時間以來,「打工人」這個詞非常的火,為什麼這麼火呢?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打工人;因為它的通俗易懂,被網友不斷的進行調侃與自嘲,成為2020年最流行的詞語之一。無論你是那個社會階層,通俗地說,呢都是打工人,只是服務對象不同而已。1.打工人的流行,與當今社會的熱點與痛點緊密相關。現在的年輕人的工作壓力大,時代快速發展,社會變化巨大,快速變化的工種,快速出現的無人時代,無論是誰,如果你不學習,你自己節拍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很容易被社會環境所淘汰。
  • 從社畜到打工人,青年亞文化不喪了?
    「早安,打工人」、「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我們要悄悄打工,然後驚豔所有人」、「打工讓你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打工不僅能致富,還能交友娶媳婦」、「不拼爹不拼媽,我們打工人只拼命」。從朋友圈到社交網站、短視頻,「打工人」成為光速走紅的網絡梗。
  • 「打工人」梗火了!沒有一個社畜缺少鋼鐵般的意志
    ,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
  • 「打工人」是什麼梗 打工人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打工人」是什麼梗眾所鄒知,給自己增添新的外號是網友們自嘲的表現之一,例如前兩年火起來的「社畜」「搬磚人」等。近段時間,網友們喜歡互相稱之為「打工人」,你知道這個梗是怎麼來的嗎?
  • 「打工人」即「社畜」?「凡爾賽」等熱詞火出中國,背後有何玄機
    「打工人」讓日本人感同身受。2020年註定是中國網絡流行語不平凡並引發熱議的一年。除「逆行者」「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等詞彙被人們掛在嘴邊,用來評價和感謝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外,口口相傳的還有「打工人」「集美們,衝鴨」「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奧利給」「真香」等熱詞,以及「名媛」「凡爾賽文學」風格的自我炫耀式的流行表達。「打工人」等詞在自嘲中包含著某種奮鬥文化,一經流行就引發社會要求對「打工人」更多關懷的思考。
  • 雙十一預售後一夜之間「打工人」爆紅網絡 打工人是什麼意思你搞...
    打工人"有著一系列顯著的特徵,比如對現實都有著清醒的認知,就連為什麼打工,他們都有充足的理由。   有人說生活中80%的痛苦來自於工作,但我知道如果不工作, 的痛苦來自於沒錢,所以在工作和沒錢之間,我選擇工作。工作也許能讓你節省十年,不工作一天都活不下去。   「打工人」對工作持非常積極的態度。
  • 5個打工故事:打工人是他們的自嘲,但他們的生活絕不是玩笑
    從「喪文化」到「佛系」再到「打工人」,普通人在自嘲和反覆的網語解構中,不斷地尋找著共鳴。但還有一群人,他們沒時間發聲,也不知道如何參與到這場網絡造梗中。他們中有人辛勤打工一天後,晚上會躺在宿舍的床板上,思索明天去哪裡找一份更高收入的工作。他們,是「打工人」世界裡最艱辛的打工人。
  • 從打工人到小丑人,為什麼我們越活越卑微了?
    再後來,大人們告訴我:原來打工人的意思並不是頹喪,而是每個人都奮力堅守自己的工作,所以打工人民最光榮。我本想試著解釋什麼,結果發現熱搜早已從打工人變成了最美打工人,我沉默了。終於到了年底,也許每個打工人都累了,不想打工。我只想做我自己。結果狗友驚呼:「那你豈不正好是乾飯人?」
  • 打工人為什麼會火爆 打工人是什麼梗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打工人最新資訊 > 正文 打工人為什麼會火爆 打工人是什麼梗
  • 最近的「打工人」是什麼梗?
    無論你是不是所謂的「打工人」,那最近應當看到過不少圍繞「打工人」這個詞展開的段子。有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這樣:「過安檢的時候檢測儀一直響,安檢的姐姐讓我把所有的東西都掏出來,檢查過了,還是一直響,然後,她問我幹什麼的,我說我打工的,她說:好傢夥,難怪檢測出了鋼鐵般的意志。早安,打工人!」這些有關打工人的笑話多半如此:六分調笑,三分自嘲,再加上一分荒謬。
  • 刷屏的「打工人」梗,用英語怎麼說?
    近日,一則「打工人」的視頻爆紅網絡,視頻中頻出金句:電子廠上班了,零件和零件碰撞在一起就是夢破碎的聲音。打工賺不了幾個錢,但是多打幾份工可以讓你沒時間花錢。不拼爹,不拼娘,不拼工作,不拼錢,我們打工人只拼命。沒有苦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世界上有兩種最耀眼的光芒,一種是太陽,一種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樣!
  • 陳根:覆蓋6000人的調查「打工人」比「不打工人」多了什麼
    文/陳根近日,有關於「打工人」的討論甚囂塵上,紅透網際網路的半邊天。在大量的沮喪和自嘲湧向「打工人」時,或許一項覆蓋6000人的追蹤調查,能讓我們找到另一種「打工人」的安慰。
  • 打工人,祝你早、午、晚都安!
    「打工人」又雙叒叕上熱搜了!  網友@科普梗知識 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打工人,即打工仔,為現在很多上班族的自稱。打工人往往起早貪黑,拿著微薄的工資,但工作卻十分辛苦,於是網際網路上的打工人便會互相發雞湯互相鼓勵,隨著時間的流逝,打工語錄不斷被網友改編,越來越多的人發起了打工語錄。」
  • 「打工人」進入《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語」備選,它是普通勞動者的...
    一夜之間,「打工人」這個梗火了。它似乎帶點自嘲的意味,各式各樣的上班族在這個詞中找到了一份巧妙的身份認同。圍繞「打工人」,已經衍生出一波充滿「雞湯」感的自我開解的話語——網友自製的打工人表情包「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打工累嗎?累。
  • 網際網路行業「打工人」的「囚徒困境」怎麼破?|時評
    即使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大廠,其企業管理與技術基礎也尚未完全成熟,依然保持著危機感。在激烈市場競爭和資本市場壓力的驅動下,網際網路企業瘋狂追求效率和業績,將經營壓力轉變為工作強度,對從業者進行「極限施壓」。正因如此,以「996」「大小周」等為代表的加班文化在網際網路行業尤為盛行。「大小周是硬核奮鬥」「996是修來的福報」等言論,在網際網路行業假借「奮鬥」之名變得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