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畜到打工人,青年亞文化不喪了?

2020-12-05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 謝明宏

來源:娛樂硬糖(ID:yuleyingtang)

「連啥意思都不懂,你真是棒槌!」在1996年的春晚小品《打工奇遇》裡,不滿經理鞏漢林投機取巧,「打工人」趙麗蓉憤怒辭職。老太太扛上自己的麻袋,唱起「走四方,路迢迢,水長長」,留下了瀟灑的打工人背影。

對於如今的青年「打工人」,趙麗蓉的這份曠達,正成為他們的新精神。「早安,打工人」、「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我們要悄悄打工,然後驚豔所有人」、「打工讓你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打工不僅能致富,還能交友娶媳婦」、「不拼爹不拼媽,我們打工人只拼命」。

從朋友圈到社交網站、短視頻,「打工人」成為光速走紅的網絡梗。全國總工會的微信公眾號,積極回應給出定義:「打工人被賦予了鋼鐵般的意志,炙熱的情懷,還有詩和遠方的期待。」

豆瓣新成立的「打工人聚集地」小組,也在精華帖裡澄清:「在本質上,打工人和社畜是不同的。打工雖是事實,但它幾乎消除了階級差異。」也就是說,無論工作的門類和收入高低,打工人具有更廣的普適性和更積極的精神面貌。

圖片來源 @ohBoyDaily

天下苦「喪」久矣!可打工人真的等同於「好好工作,天天向上」嗎?「打工」與「工作」的區別在於,工作是正式而穩定的契約勞動,而打工則具有相對的流動性。

如今自稱打工者的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務工群體,更不乏白領等現代企業體制下掙扎的人。儘管擺脫了喪氣,「打工人」仍然是一種帶有自嘲意味的圈層代稱。

日暮途窮,所以倒行逆施。看似表達打卡奮鬥的積極,實則對碌碌無為逗趣調侃。和此前「985廢物引進計劃」組員以five(廢物諧音)自稱一樣,我們看到的是以一種看似抵抗的方式,達成了對既定現實的高度接納和自洽。

加油,打工人

《馬男波傑克》有段臺詞:「我覺得很難以理解,人們每天醒來,然後說新的一天加油。他們怎麼加油,我不知道。」熱衷於給自己加油打氣的「打工人」,似乎不能和馬男產生共鳴。

如果把「打工人」的段子作為文本分析,會發現它們從屬於一套「佛喪混雜」的語義系統,更像是披著海綿寶寶皮的馬男波傑克。第一層往往是樂觀樣貌,第二層才是辛酸悲情,第三層則是五味雜陳的「悲喜交加」。

「打工人起的早,打工人身體好。一混就一天,還給咱上社保。每月開個仨瓜倆棗,就能解決溫飽。只要公司不裁員,就把它靠黃靠倒。」

沒人喜歡早起,身體好只是被迫早起的心理慰藉。溫飽與社保,都只是安撫打工人心緒的「磨盤胡蘿蔔」。至於靠黃靠倒,非但沒有消弭階級差異,反而以「楊白勞與黃世仁」的心態在慫慫地詛咒。

「李佳琦熬夜賺錢,白天可以補覺。你熬夜花錢,白天還得打工。加油吧,定金人!一起衝向美好的未來。」定金人如果不加油,尾款人就只有望貨興嘆。不妨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定金人和尾款人都是一個人!以「打工人」為主幹,衍生出的XX人大概都有「杯水車薪」的吐槽意味。

「過安檢的時候機器一直響,安檢小姐姐叫我把東西全拿出來,可過了還是一直響。小姐姐問我是幹嘛的我說我打工的,小姐姐說好傢夥,怪不得檢測出了鋼鐵般的意志。」這則廣為流傳的打工人笑話,將鋼鐵意志進行了具象化調侃。但在鋼鐵意志的背後呢?恐怕是沒有鋼鐵意志就熬不下來的打工生涯。

勞動勞動白勞動,付完定金愁尾款。一頓操作猛如虎,工資到帳兩千五。當「打工人」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完全可以看成社會時代的階段性產物。不管工作苦不苦的,都在叫苦。恰如榮格在《原型與集體無意識》中的斷言:「我於其間體驗自身之中的他者的同時,非我之他者也體驗我。」

正話反說,喪語要用積極的口吻吶喊。如果說社畜式的喪文化,撕裂了雞湯學的流暢敘事。那麼「打工人是人上人」的宣言,則再度屈從了主導價值的評判標準。顛三倒四的破壞感,前後轉折的反語修辭,狠狠地嘲弄了老闆「以夢想為餌,行剝削之實」的大餅。

打工人不是「人上人」,而是「人和人」。單純的抱怨「上班真特麼累」太直白,蒙頭工作「明天會更好」又過於自欺,於是敢於自我激勵敢於戳破淋漓真相的「打工體」應運而生。

打工人、三拋世代、社畜

同一個世界,不同的打工心態。從日本傳來的社畜,在韓國熱議的三拋世代,以及我們本土孕育的打工人,有著微妙的異質同構性。基於不同的社會體制和時代背景,它們的字詞意蘊也南轅北轍。

日本「社畜」的出現,源於日企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制的職場文化。「會社」的「畜生」,即賣身給企業的比喻。一輩子只給一家老闆打工,故而是像家中犬畜一般的存在。

在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中,強顏歡笑的女主深海晶為了保全項目,甚至不惜向合作公司的老闆下跪。只會使喚人的老闆,加上豬隊友同事,讓她幾乎包辦了公司的所有勞務。

「如果可以向野獸一樣自由生活就好了。」其實我們生來就是無規矩的動物,遵循造物的設定,有時柔弱有時殘酷。但在社會生活裡,慢慢被規訓成了依仗智力和計謀,但沒有自由的「高等生物」。已經困獸猶鬥,卻仍然不如一頭野獸。

進入中文語境後,「社畜」被賦予了社會動物和社交動物的意思,已經偏離了本義。畢竟國情不同,企業制度更大不同。我們這邊,大家都不是「家畜」,而是「野獸」。能一輩子給一家企業打工,也是不少年輕人的夢想呢。

在2011年,韓國就出現了「三拋世代」,指的是丟棄戀愛、放棄成婚、拒絕生子的青年一代;到了2015年,三拋加上社交和買房變成「五拋世代」;添上夢想和希望後,2016年年初進化為「七拋世代」。

後來還嫌不過癮,乾脆改成了「X拋世代」或「全拋世代」,X可以放入想放棄的任何東西。韓國的父權主義或者說上下級社會階層關係的森嚴,在亞洲國家中位居榜首。思想觀念加上農業保護政策,使得韓國青年的生活成本普遍很高。

公職和財閥企業是最好的就業選擇,但競爭異常激烈。97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上升空間和創業環境都不可與「88萬元世代」同日而語。若說「88萬元世代」是輿論界「贈予」韓國青年的稱呼,那麼「全拋世代」則是他們自我意識覺醒後的自稱。

以社畜和全拋世代為參照,中國青年的「打工人」不難尋根。90後在深刻的社會轉型期成長,進入社會後又發現階層壁壘難以打破,從而產生了巨大的焦慮和挫敗感。當無論怎麼努力,也追趕不上房價的狂飆突進,奮鬥的無意義感便開始蔓延。

60後已功成身退,70後享受過「天子驕子」的待遇,80後也趕上網際網路的末班車,而後來一步的90後乃至00後,作為「準中產」面臨著不上不下的困境。內卷趨勢不可阻擋,有限的資源陷入無限的競爭。

傳統寫字樓裡「面上有種顧盼自豪」的白領,也開始了「下滑」。他們越來越像龐大工業機器上的螺絲釘,一到中年就面臨著替換的危機。

某網際網路巨頭的校招特別諷刺,宣稱員工隊伍都是年輕人,被問到年紀大些的人去哪兒的時候慌了神。一代自有一代的打工人,當然是被更鋼鐵的下一代換掉啦。

潘曉來信2.0

潘曉並不是真實人名,而是來自兩個人名的拼接。潘,是潘禕,一位在校大學生。曉,是黃曉菊,一名普通工人。這封信敘述了當時年輕人的普遍疑惑:為什麼過去三十年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信仰,似乎在市場化的浪潮中失去了有效的解釋力。

信中感慨:「對人生的看透,使我成了雙重性格的人。一方面我譴責這個庸俗的現實;另一方面,我又隨波逐流。」

潘曉的迷茫,和如今的「打工人」很有緣。完全處於不同歷史時段兩端的年輕人,所面臨的幾乎是相同的心境。

蓋·斯坦汀在《岌岌可危的階級》中定義「危險階級」,是處於不穩定就業,且無法通過工作建構理想身份和事業的一個全球化時代的新階級。

打工人,無疑是危險階級的的最佳代言人。他們生於「喪文化」之中,卻多了一抹樂觀主義的色彩。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出擊。資本家的話術,階層躍升的幻象,被「打工人」的機關槍擊得稀碎。錢少事多離家遠,位卑權輕責任重。「打工人」,是專屬這個時代的黑色幽默。

寫成「打工人」,讀作「新無產」。年輕人從「社畜」的負面自嘲,再到假裝不在意的「佛系青年」,最終落腳於把苦吃成甜的「打工人」。究竟是大無畏的英雄主義,還是自我麻醉的犬儒主義,全看使用者的自我調適。

就像咖啡加不加糖:今天你脆弱,打工人的段子就藏一個心酸的底色;今天你堅強,那就不妨把打工人改成一碗雞湯。當齊澤克在首爾發現滿街都是《江南style》的時候,這位來自前東歐的哲學家評價:「這種淫穢痛快的愚蠢的強制性質,恰是真正的藝術應該給予我們的解脫。」

痛並快樂者,或者說因為無法逃離「痛」,而選擇了喜歡「痛」。雖然是一種弔詭的存在狀態,但至少在「佛」與「喪」之間求得了微妙的呼吸夾縫。在早起的痛苦和案牘的勞形中,盡情地來上兩三回深呼吸。

人生意義的討論,雖然每個時代都會發生。但於潘曉來信40年後的「打工人」來說,卻是形而上的。它無法解決任何實際的問題,但卻可以讓心裡不那麼彆扭和難過。

當文學還沒有失去轟動效應時,潘曉來信還是以雜誌作為社會問題的傳聲筒。而當新媒介全面入侵日常生活,打工人只能變成活躍於短視頻和社交網站的集體狂歡。留不下信,只留下無數若干年後人們不懂笑點的段子。

相關焦點

  • 社畜?都是打工人!
    比如這則《打工宣言》所言——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網友自製打工人表情包「打工人」對於打工的態度都非常積極,起早貪黑不怕累,從不遲到不早退,沒有假期也無所謂,因為「打工人」有鋼鐵般的意志、炙熱的情懷。
  • 「打工人」梗火了!沒有一個社畜缺少鋼鐵般的意志
    ,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我選擇打工。
  • 作為一個社畜青年,你還能做什麼?
    像往常一樣來到公司後,看到微博的熱搜排名第一,就是『重慶公交車墜江原因』,看完曝光的公交車黑匣子視頻整個人感覺很喪一場只因坐過站的區區小事,卻演變為釀成15條人命的慘案,實際上這種人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幹的也都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大事
  • 2019新青年圖鑑:社畜青年、自溺青年、沙雕青年……
    一邊辛苦勞動,一邊又假裝歲月靜好,於是我們看到很多人進化成了「社畜青年」;當一些人開始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真正「活出自我」時,又進化成為了「沙雕青年」;當然還有一部分青年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甚至見不得別人好,這些人就化身了「檸檬精」……
  • 「打工人」爆火網絡,這個又喪又燃的詞,英語怎麼說?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各位打工人!大家好!「打工人」這個詞最近爆火,誕生了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就連朋友之間聊天,可能都會先問候一句:「你好,打工人!」這句聽起來挺「中二」的話,似乎擊中了人們的興奮點,大家紛紛以「打工人」自居」。
  • 斜槓青年社畜青年是什麼意思 社畜日常生活有哪些活動
    喜歡刷微博的朋友們應該在網上都看到過斜槓青年和社畜青年等詞語,那麼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下面就和愛秀美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  斜槓青年簡單來說就是不滿足於一直做一種職業的人。
  • 從社畜青年到小鎮青年必看的書《從早「茫」到晚》
    從社畜青年到小鎮青年必看的書《從早「茫」到晚》這是為都市青年所作的繪本,西沃恩·加拉格爾(SiobhánGallagher)加拿大的插畫師,她日常做的事情是畫畫、旅旅遊、品品酒做白日夢,書中的主兒可能和今天的你一樣,在工作日掙紮起床
  • 最近很火的「打工人」,爆火用語又喪又燃!英語該怎麼說?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各位打工人!大家好!「打工人」這個詞最近爆火,誕生了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就連朋友之間聊天,可能都會先問候一句:「你好,打工人!」這句聽起來挺「中二」的話,似乎擊中了人們的興奮點,大家紛紛以「打工人」自居」。
  • 社畜什麼意思,如何理解我是社畜,社畜青年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最近大家可能會看到很多網友自稱自己是社畜青年,那麼究竟這裡的社畜青年是什麼意思,社畜代表什麼含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這個詞能快速的流行起來和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有很大關係,該劇中的女主生活就是社畜的完全寫照,在底層工作,被公司壓榨,艱苦上班,和我們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的工作現狀一樣,生活壓力大,苦逼上班族,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讓這個詞快速的火起來,很多上班族感同身受,感覺都說是自己。
  • 社畜青年:因為工作,我們已經成了困獸
    作者:@沈公子   「社畜青年   新垣結衣飾演的深海晶是社畜青年的典型代表,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特點(如有雷同,請對號入座):   1   「人還未到公司,工作內容已經排滿」
  • 社畜青年,其實你「服役」的樣子超酷的!
    點擊圖片 直接購買社畜(しゃちく)日劇《我們無法成為野獸》裡,新垣結衣扮演了一個兢兢業業卻還是處處遇挫的苦逼職場人,為廣大社畜傾情代言,社畜日常被曝光,廣大社畜都懷疑有人在偷窺自己的生活。社畜道具 A純棉耐造大白T專為現役社畜青年打造的日常白T,衣服上大大的社畜印記,只要穿上它,下次在街頭服役時,也許還會「畜景生情」(引起其他社畜的同情)。沒有任何特徵的白,簡單的「自畫像」圖案,通勤約會都還算有趣。
  • 社畜、996進階版的打工人為什麼爆火:「成年人的黑色幽默。」
    「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但卻不敢遲到,因為遲到扣錢!早安,打工人!」最近,你被「打工人」梗刷屏了嗎?打工人,打工二字體現了上班族「受僱於人,替人工作」的現狀。最初登上熱搜的「早安打工人」營造的是一種「工作好難,我好累,但是我要撐下去」的心情,像是自嘲也像是一種自我鼓勵,不斷告訴自己「我是意志堅強的人」、「打工能賺到錢」。
  • 「打工人」到底是個什麼梗?
    這首歌送給@王大橘 感謝你的捧場 不為誰而作的歌 但這是專門為你推送的歌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 上午好,各位打工人!
  • 「社畜青年」火了:生活不易,請善待自己
    原因沒有別的,只因為他有一個特殊的身份:「社畜青年」。在日語裡,」社」就是」會社」,公司的意思,而」畜」,就是牲畜。 顧名思義,社畜這個詞就是用來形容被公司奴役,像牲畜一樣賣力工作的上班族。它帶著嘲諷的意味,類似我們經常說的「房奴」「卡奴」等等。 我們都知道,日本整體的工作壓力十分巨大,上班族加班時間長也是一個事實。
  • 當代社畜崩潰的瞬間
    當代社畜崩潰的瞬間 2020-12-01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如何做到看上去不像個社畜?
    01、歡迎來到社畜的世界「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夜」,狄蘭託馬斯的這句詩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在嗷嗷待哺的新一批社畜之中。於是有大把的人學會了一邊抱怨生活生活,一邊號稱要用實際行動對抗命運的不公。只可惜,社畜才是大多數人的生活常態。這種情況就像你當初不接受自己不是富二代的真相一樣,想暴富,除了踏踏實實搞事業,還能咋辦?02、職場需要舔狗嗎?對很多社畜來說,工作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累都不來自工作內容本身,而是來自溝通。
  • 「打工人」不完全心理學:自嘲背後的積極力量
    無論你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還是世界五百強的白領,只要不是壓榨他人的資本家,那你就是一名「打工人」。90年代時,我們將前往珠三角、長三角打工的農村人稱為「打工仔」,他們往往從事體力勞動,這個稱謂帶有一絲卑微和低人一等的意味。從日本傳來的「社畜」一詞,也有一定的貶義色彩,它指的是在公司很順從地工作、像牲畜一樣被壓榨的員工。
  • 卑微社畜,微笑生活——打工人,我們辛苦了
    #打工人#01繼打工人段子火了之後打工人!)(社畜都不容易~)03今天,「打工人梗」重上熱搜,對此回憶起自己的心路歷程應該也是大多數人的心路歷程~身為社畜,生活不易。逝者安息然而,身為社畜的我,還是需要繼續掙扎~
  • 當代社畜的身體變化是怎樣的?
    大家都是社畜,年輕人只有脫離校園,步入社會,進入職場才會發現生活的種種不易,才會明白原來自己只是一個社畜,原來自己這麼的平凡。工作久了,就會發現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當代社畜的身體變化是怎樣的?下面就是大家的狀態。快來印證一下是不是這樣的。
  •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打工人」用英語怎麼說?
    我是小沃,感謝陪伴 2020.10.27 近日,「打工人 「打工人」用英語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