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送給@王大橘
感謝你的捧場
不為誰而作的歌
但這是專門為你推送的歌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是人上人!
上午好,各位打工人!
最近,「打工人」這個詞火了
不僅有各種段子和表情包在網上流傳
就連朋友之間聊天
可能都會先問候一句
「你好,打工人!」
在這裡,「打工人」是
對所有從事體力勞動或者技術勞動的人的統稱
無論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
還是坐在辦公室「996」的白領
亦或是中層領導、創業者
都可以自稱「打工人」
「打工人」有著一系列顯著的特徵
比如對現實都有著清醒的認知
就連為什麼打工
他們都有充足的理由
比如這則《打工宣言》所言——
生活裡80%的痛苦來源於打工
但是我知道
如果不打工
就會有100%的痛苦來源於沒錢
所以在打工和沒錢之間
我選擇打工
打工可能會少活十年
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
「打工人」對於打工的態度都非常積極
起早貪黑不怕累
從不遲到不早退
沒有假期也無所謂
因為「打工人」
有鋼鐵般的意志、炙熱的情懷
在「打工人」看來
打工並不是丟人的事
雖然辛苦
但有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
是自強獨立的標誌
這種話語有時是一種自我鼓勵
但有時也是身為社畜的自嘲
「你的朋友圈
好久沒提及星球、銀河、
宇宙、夢想、文學了
怎麼
是不是跟我一樣去打工了?」
「老天爺不會辜負你每一滴汗水
它們都會體現在你老闆的帳戶餘額裡
早安,打工人!」
也許努力半生也沒什麼收穫
也許奮鬥也無法贏得成功
然而,面對殘酷的現實
打工人們沒有垂下頭來
而是以此為激勵
帶著美好的憧憬
用努力和汗水去創造未來
以前我們對職業人士有很多稱呼,有按照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分類的,比如白領、藍領。後來又延伸出一個廣泛的稱呼——上班族。
近幾十年來流行的,還有打工仔(妹)、社畜。前者是隨著改革開放,大量農民工進城而形成的一個稱呼,常指在各大城市裡打工的年輕人。後者是從日本傳來的自嘲用語,指在公司很順從地工作,像牲畜一樣被壓榨的員工。
打工仔和社畜都有一定的貶義,打工仔常從事體力勞動,工資也低,隱含著一絲卑微和低人一等。社畜又似乎太慘太安於現狀,沒有鬥志和理想。
「打工人」就不同了,它在平凡中透露著追求,在屈辱中透露著堅強,雖然人在打工,但卻不卑不亢。
「打工人」更像是一個中性詞彙,它讓所有勞動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團結以及共鳴,在這裡,所有「打工人」都有著自己的尊嚴。就如同一個打工人群組的簡介一樣:不管你高興還是悲傷,都無法抹去你打工人的標籤,打工人也有情緒,打工人也有權力說「不」。
「打工人」流行背後,是年輕人對於生活重擔的調侃,是對於高壓環境的不滿,也是對於平凡人生的不甘,是屬於成年人的一種黑色幽默。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出擊。相比於佛系、喪,它帶有更積極的樂觀主義色彩。
打工人,今天,你努力了嗎?
有時覺得
「如約而至」是個多麼美好的詞
等的很苦,卻從不辜負
表面 不止表面
聽你所見
-掃碼投稿-
碼字不易
分享 點讚 在看三連
你懂的
寵溺一點!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來源 | 央視網、中國新聞網、澎湃新聞
排版 | 採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