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節賀歲檔佳片雲集,《流浪地球》突破《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等喜劇片包圍圈,科幻片票房遙遙領先令人驚喜又意外。然而,就在觀眾為《流浪地球》開啟國產科幻電影元年瘋狂打call之時,網上卻已湧現大量盜版資源,有人1元甩賣下載連結,打著「1080P」「高清國語中字」「完整版」旗號趁勢撈錢。
儘管國家版權局趕在2月2日發布了《2019年度第一批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名單》,提前給網站、網盤、搜尋引擎等多方網絡服務主體打了「預防針」,然而還是擋不住盜版團隊猖獗作案。《流浪地球》製片人龔格爾於微博上訴苦:「最近幾天,《流浪地球》的工作人員沒有時間慶祝票房的攀升,而是把幾乎全部的精力用在了投訴和封堵盜版上。」據內行人士回應,影片發行發委託專業第三方團隊封堵、清除盜版擴散可能需要花費高達百萬元人民幣。
盜版,從何而來?
盜版,自然相對於正版而言,有了正版資源才會有人製作盜版。
一部正在上映的影片可能從院線交接拷貝時就被「內鬼」賣給了盜版團隊,或是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影院與盜版販子合作,採用特定盜錄設備同步錄製畫面和聲音,他們通常安排在人少或半夜無人的時候作業。獲取盜版片源後,會有人將文件壓縮轉制為適宜網絡渠道傳播的格式,比如MP4、MKV。之後交給銷售運營部門,層層代理分銷賺取暴利。大到論壇網站,小到QQ微信群組,龐大的黑色產業鏈在幕後悄然運作著,好像密密麻麻的寄生蟲蠶食著正版權利人的新鮮血肉。
近年來,網盤雲存儲技術給盜版行業發展提供了極大便利。各層級銷售人員通過網購平臺、微博貼吧等社交平臺建立盜版買賣窗口,修改關鍵詞招攬顧客、廣泛使用百度貼吧發帖機器人刷廣告,初級賣家直接用網盤分享達成交易,更高級的則採用「黑科技」加工文件後再上傳,以繞開網盤審核監測,對於風頭緊、國家重點打擊的資源,他們僅把網盤當做接頭暗號,買家從賣家給的網盤中取得賣家微信帳號,方便雙方做長期交易,會員制加上經常變換帳號流竄作案減少了被抓被封號的風險。
看盜版不違法,但請自重。
在中國沒人敢保證自己從小到大沒用過盜版,盜版激活的windows系統、office三件套、五花八門的電子書、遊戲、音樂……我們吃慣了免費的午餐以至於潛在的邏輯認為花錢買正版的人才是傻子,長期盜版氛圍浸淫,造成後果就是國內廠商倒閉,嚴重打擊原創積極性,抄襲剽竊的爛片有恃無恐,版權產業鏈無法建立,國外優秀廠商不敢進入國內市場。無比諷刺的是,當有人抱怨「我用不了正版才用盜版」時卻始終對自食苦果的惡性循環視而不見。
誠然,《智慧財產權法》僅處罰製作、上傳、銷售盜版資源的人,而對下載並使用盜版的大眾給予最大程度的寬恕。《著作權法》第22條規定了公民合理使用他人作品不構成侵權的12種情形,其中第一條「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免去了大家的後顧之憂。如同野生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助長盜版黑產,阻礙正版維權的正是我們,每一個使用盜版的人都應有「盜版可恥」的自知之明,不能因為法律許可就覺得用盜版天經地義。尊重知識背後的勞動價值,提倡鼓勵原創和創新精神,轉變唯免費論的落後消費觀念,只有擁抱正版的人越來越多,盜版荼毒才會逐漸消除。
「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源自製片劇組的兢兢業業,同樣源自走進電影院支持正版的觀眾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