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杭城再次難得晴天,難得的觀星好時機。而且,又恰遇木星合土星罕見天象,值得一觀。
「合」(Conjunction)是天文學上一個名詞,指的是從一個特定的天體上觀察(一般是地球上),一個天體與另一個天體在天空上的位置非常靠近的現象。
平時,用的比較多的是行星與月球的合,如金星合月、木星合月等;或者兩個行星合,如金星合木星等;或者行星、月球合黃道附近的某個亮恆星,如月球合軒轅十四、木星合角宿一等。
2009年12月3日金星、木星合月,甚大望遠鏡
https://en.wikipedia.wikimirror.org/wiki/File:ESO%E2%80%99s_Very_Large_Telescope_(VLT)_observatory_at_Paranal.jpg
這些合的現象有些非常常見,如某行星合月,或者月球合某恆星,大約一個月就有一次。
有些比較罕見,比如這次的木星合土星,大約20年一次。周期確實比較久,值得看一眼。不過,說實話,「合」這個天象真沒啥好看的,就是兩個星星靠的很近而已。如果合到「極致」,就是「掩」了。掩星還是比較好看的,不過大行星互掩非常罕見,就是月球掩行星、或者月掩亮恆星、或月掩有名的目標也比較罕見。(其實掩星這種主要是好玩,其實也沒啥好看的,筆者應該是2010年觀測過一次月掩昴星團,也就那樣)
月掩土星,2001年11月3日Philipp Salzgeber攝於奧地利
https://zh.wikipedia.wikimirror.org/wiki/File:Saturn_Occultation.gif
為啥月球合某行星或某恆星大約一個月就有一次?以及為啥有些大行星互合也非常常見,木星合土星要大約20年一次呢?其實粗略估算一下非常容易。小學數學就夠了!
我們知道,木星與地球的會合周期是398.88天,土星與地球的會合周期是378.09天。假設某一天,木星與土星均處於衝的位置,很自然的,此時木星與土星一定合。
因為土星的會合周期比木星短了20天有餘,很自然,下一次土星衝就會比木星衝早了約20天。這就類似於兩個人在操場上跑圈,土星跑的稍微快一點。所以土星肯定會慢慢追上木星,當土星比木星多跑了一圈追上木星時,兩者再次同時衝,也會發生合。所以很簡單,兩者發生合的周期,就是它們會合周期的最小公倍數。
簡單計算一下,木星19個會合周期,大約7179.84天;而土星20個會合周期,大約7183.71天。也就是大約19年8個月又20天。(粗略計算,沒有考慮閏年、閏月等問題,下同)
這一次木星合土星的準確時間是12月22日凌晨(考慮到最近它們都是日落後不久就從西方落下,最佳觀測時間應該是21日的傍晚)。
往前19年8個月又20天,是2001年4月2日,通過Stellarium查詢,準確時間是2000年5月29日。往後19年8個月又20天,是2040年9月12日,通過Stellarium查詢,準確時間是2040年10月31日。誤差小於5%,還能接受。
所以,很多天文現象並不神秘,而且很多看似神秘的天象,其實只用簡單的數學就能算出相當準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