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量子位報導,清華伯克利造出機械小強,承重 200 萬倍踩不死,跑得和真蟑螂一樣快。
打開相關報導一看,原來,這「小強」是一個長 3 釐米,寬 1.5 釐米,體重 0.024 克,只有一枚硬幣大小,運行的時候最低只要 8V 的低電壓的機器人。
別看它造型簡單,但是它卻具備了非凡的承重能力,一個體重 119 斤的成年人踩上去,它也照樣可以往前跑,這個承重大約是小強機器人自己的 248 萬倍。
跑起來的速度也相當快,最快每秒可以跑 20 倍自己的身長的距離。
不只平地運動,它還可以爬 7.5 度傾斜的坡。
據悉,這樣一個打不死、壓不扁的小強機器人還發表在最新的一期 Science Robotics裡,外媒 IEEE Spectrum 在報導時,甚至用了「驚人」(surprisingly)一詞。
談及它的應用場景,研究人員表示:「如果發生了地震,大型機械、大型犬很難在廢墟下找到生命,因此我們需要一個敏捷而健壯的小型機器人。」
據了解,該機器人主要仿用了蟑螂的特性。仿生動植物,將它們的特點應用到工業、建築、生活用品等領域中,其實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並不少見。
就拿日本新幹線列車為例,最初的列車採用了子彈型頭部設計,但是其音爆效應產生的噪音超過了環境標準。但是工程師從翠鳥的嘴巴上得到了靈感,翠鳥的長嘴呈流線型,扎向水中捕魚時只會濺起很少的水花。工程師改造好車頭後,車速比起原有設計提升了10%,而電力消耗降低了15%,噪音水平也有了顯著下降。
還有著名的雪梨歌劇院、我國的國家大劇院,都是仿生了雞蛋薄殼「均勻分散壓力」的特性,所設計出來的建築,既輕便又省料,同時還兼具美觀和牢固。
提起仿生的應用,人們知道最多的應該是雷達探測以及直升機,它們分別是從「蝙蝠」「蜻蜓」身上得到靈感,實際應用過後,這些都證明了「仿生」動植物的特點,確實非常成功。
仿生動植物,確實能帶來很多靈感,而且其中的難度不言而喻,並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電器是採用了「仿生學」,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下面小編為大家先列舉兩個:
知道蚊子為什麼喜歡叮咬你嗎?無論你做什麼防禦,它都會找上你;那是因為我們無時無刻在排放二氧化碳。因此,有聰明的人利用蚊子迷戀二氧化碳這個特性,開發出了仿生學滅蚊器。在滅蚊器內裝一些發酵物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吸引蚊子進入,再利用裡面的電網將它消滅。
還有空調的外機風扇,大家看也許看不出什麼區別來,都是三葉的風扇。但是有的企業「仿生」鳥類,設計出了翼形的扇葉,這樣設計的扇葉利於切風,提高了空調的散熱效果,同時還降低空調運轉時的室外機噪音水平。另外外殼出風口則採用了螺旋的設計,與風扇轉動時所產生的螺旋風的運行方向一致,更方便風的排出。
當然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都是「仿生」動植物而來的,大家知道有哪些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以上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