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輸電線路通道內的樹或次生樹,統稱為樹障。樹障是影響電力線路安全運行的重要因素,也是引發電力線路跳閘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在我國南方地區,電力線路防護區內頻發因樹線矛盾引發的線路故障。隨著電網密度的逐年增加,樹線矛盾日益突出,完成輸電線路的樹障清理、安全隱患治理與高峰期供電保障的工作要求也逐漸提高。
行業痛點
目前線路樹障監測的痛點主要為:
1、人工勘察:地形複雜、地域遼闊,大部分區域監測人員難以到達,無法適應頻繁監測與精細化調查;
2、可見光遙感:完全依賴點雲精度,僅可大致評估清查區域,難以生成直觀、信息豐富的清理結論。
3.雷射雷達遙感:整體作業成本較高,對於樹種區分、樹木生長的隱患排查難以實現。
無人機載多光譜遙感以無人機平臺為依託,具有機動性強、環境要求低、作業效率高的特點,多光譜成像較可見光能夠獲得目標更加豐富的光譜遙感信息,符合低成本、高解析度、高頻動態監測的任務模式,依託特定的光譜反演算法可及時進行樹障清查與隱患排查。
項目簡介
本次項目位於廣東省韶關市,針對部分500KV線路進行線下樹種分類,主要進行桉樹位置提取。
項目作業採用大疆M210 四旋翼無人機,搭載翼眸科技系列多光譜相機和大疆X5S可見光相機,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硬體系統照片(M210 + MS600 Pro + X5S)
作業流程
本次旨在通過無人機多光譜遙感平臺獲取目標區域多光譜數據,通過不同樹種所反映的冠層光譜信息差異分析特徵,並通過光譜、紋理等信息組合,綜合反映樹種類別,區分桉樹。作業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線路樹障提取工作流程
作業環境及飛行參數
數據採集時間為2020年09月26日上午9點-下午2點,風力2m/s,天氣多雲。
測區分為2個線路,總長度約為3.3km,為滿足精細化的監測要求,同時考慮高差對建圖影響,設計飛行高度200m,航向重疊率80%,旁向重疊率70%,飛行速度6m/s,地面解析度14.4cm。共計飛行2個架次;總飛行時間約1小時;總數據量4G。
樹種分類需要詳細分析影像中不同地物的光譜特性,使用ENVI軟體針對不同種地物提取光譜特徵(如圖4所示),並基於特徵進行樣本分析與模型建立。
圖4. ENVI軟體分析光譜特性
翼眸科技多光譜遙感優勢
(1)自主研發MS600系列多光譜相機,為科研和行業應用而生;
(2)「裝備+數據+服務」,提供覆蓋多光譜遙感的全流程解決方案;
(3)軟硬體一體化、端雲一體化,為第三方業務平臺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