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在懷化市洪江區10千伏洪橫II線漁梁灣支線上,供電員工正加緊清除樹障,避免超高樹木影響配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
10千伏配電線路聯繫著千家萬戶,是提高供電可靠性的關鍵環節。但由於懷化市配電線路大部分跨越山區林地,惡劣的天氣對電力線路和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影響較大。其易受外力破壞、雷雨大風天氣、樹障等多種因素影響,出現故障,給用電客戶和供電公司帶來一定損失。
多措並舉,努力降低配網故障
今年以來,國網洪江區供電公司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採取有效措施降低10千伏線路故障率:把線路隱患排查治理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將相關線路故障跳閘納入績效考核,加大處罰力度。採用「建立安全隱患清單和銷號式管理」按照「邊查邊改」原則,及時開展隱患消缺。
同時,加強雷雨天氣下重點地段線路的監控和特巡特護。建立設備缺陷、故障、異常處置典型案例庫,同類問題形成規範、標準處置模式,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應用無人機及時發現線路通道內存在的超高樹木,並聯合林業部門清理影響電網安全運行的樹障,有效降低線路跳閘率。結合春檢、迎峰度夏等專項行動,組織專業人員全面排查配電線路,做到全覆蓋,提高電網防禦能力。
因地制宜,開展電力通道治理
「在原火柴廠附近的公路旁,有幾棵超高的樹木威脅著10千伏洪橫II線漁梁灣支線的安全運行,急需清理樹障。」近日,配網運檢班員工在巡視時發現這一問題。
配電線路通道內的樹障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造成較大影響,洪江區四面環山,配電線路多穿越山地林區,巡線難度大,如果遭受雷雨大風天氣導致的跳閘,搶修效率低,會大大影響供電可靠性。
為此,治理樹障,打通電網安全通道,是提高10千伏配電線路供電可靠性的重要保障。該公司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開展配電線路通道應急清障,「拉網式」巡檢排查線路走廊安全隱患,及時修剪、清理線路周邊超高的樹木和竹子,確保線路和樹木、竹子之間的安全距離。在春夏兩季開展山區樹木和竹筍的清理排查工作,組織人員開展專項特巡,時刻關注樹木、竹子的長勢,並與當地林業部門溝通,聯合開展樹障治理工作。
截至7月中旬,該公司今年開展配電線路通道治理行動,共清除樹木、竹子障礙3000多棵。
提前布置,開展防雷治理活動
雷暴是影響電網安全運行的又一危險因素。懷化地區處於強對流天氣、雷電天氣頻發地區,遭雷擊跳閘率相對較高,頻繁的雷擊跳閘導致設備加速老化。
為此,國網洪江區供電公司提前部署防雷避雷工作,排查梳理往年易受雷擊的線路設備情況,科學分析造成線路跳閘的因素,查找電網抗雷擊薄弱環節,制訂針對性防雷措施,提前下達防雷改造成項目。開展差異化改造,增強線路設備防雷抗災能力。積極開展防雷治理活動,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理念開展瓷瓶、避雷器接地等周期性檢測。
此外,結合歷史天氣與故障跳閘情況,改造不滿足要求杆塔接地體。對新建工程接地裝置嚴把驗收關,確保工程零缺陷、無隱患投產。
加強宣傳,防止外人觸電事故
「老同志,請別在這裡釣魚!這個魚塘上面有高壓線,甩杆的時候有觸電的危險。」5月的一天,洪江區供電公司針對跨越供電線路的魚塘、水庫、水池等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按邊查邊改原則,逐一整改落實。同時,對存在此類隱患的承包戶下發整改通知單,並督促整改到位。
自3月份以來,該公司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為提高配網安全運行,加大電力設施保護法和安全用電知識宣傳,針對外力破壞,堅持「一患一檔、閉環管理」原則,建立隱患專項檔案,加強外力破壞頻發區段線路巡查,安裝和完善線路警示標誌,並開展線路防外力破壞宣傳。加強與公安部門合作,形成打擊電力設施破壞行為的高壓態勢,堅決遏制盜竊、破壞電力設施等違法犯罪行為。嚴防外力破壞,築牢電網安全防線。
開展競賽,強化隱患排查治理
6月中旬,該公司黨委對所屬供電區域的已經運行三十多年的老舊線路——「10 千伏川山線」以勞動競賽方式,開展集中巡視、集中分析確診、集體編制治理方案。
「10千伏川山線」於1986年投運,全長28公裡,260基電桿,為29個臺區供電。由於投運時間長,且穿越了高山和雷區,供電可靠性能相對較差。
為此,公司組織勞動競賽,通過線路特巡,捕捉缺陷隱患,建立線路及設備缺陷檔案,制訂線路防雷改造方案;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員工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高效地完成好隱患排查任務;持續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周期制、責任制,強化隱患排查治理責任落實和過程考核;以競賽的形式促管理、促效益,加強閉環管控,確保實現配網「三降一控」管理目標。(李少庶 蔣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