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龜,是一種很普通的龜類,也是我們常說的烏龜原型。價格上來說,草龜也是非常的實惠。外形上看,草龜並沒有什麼優勢,很普通很單調的色澤,但是不失為一種古樸質美。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大神,草龜玩得好,也是可以養出各種各樣的精品。也有不少龜友獨愛草龜,畢竟帶有東方的神韻。就像之前說的終極夢想是啥,有的人獨愛一種龜:草、黃喉、火焰或者墨蛋、巨龜類,有的人獨愛環境搭配,這些都是自己的最終追求,是一種生活情調,也蠻好的。
因為草龜的普遍性,所以對於草龜了解的人自然會比較多了,有一種「極品」草龜,除了墨龜之外大家熟知的,「大頭草」。很多愛好者也是非常痴迷於此。說實話,本人玩草龜並不溜,也只是普通養龜人的一員,只是就這個話題和大家交換交換意見。
很多爭論的焦點就是大頭草是先天的還是後天培育的,到底有沒有這種先天優勢的遺傳。畢竟有先天就有了基因上的優勢。但是單純的從物種上來說,烏龜的別稱有大頭烏龜,可大頭烏龜並不是一個種類。如果你要用基因測序的方式進行驗證,估計大頭草和普通草龜的序列應該是一樣的。
從我們看到的實物也好還是資料,大頭草都是草龜的雌性個體出現。這個首先與烏龜的特性有關,草龜的雌雄個體在成熟的過程中,體型就是會差距很大的,母龜通常可以是公龜的兩倍甚至更大。而我們再仔細觀察大頭,不難發現,大頭是因為咬肌、頷部肌肉以及喙角質層的厚重增生所致。這些變化其實可以判定多為後天引起的。
沒有誰是不鍛鍊就可以平白無故長出肌肉的吧。通過長時間的生長加上食物的「催化」下,是有可能鍛鍊出高質量的咬肌的。長期的攝食螺,蚌等軟體動物,就需要咬碎它們的貝殼,頭部肌肉得到鍛鍊是肯定的。而且我們看到的大頭草很多都是屬於天然形成的,也就是說是野生的。雖然現在很多也有人工培育了,但都是基於模擬自然基礎的方式進行。
我們或許也有見過個子很大的母草龜,但是相對比例來說,頭並不顯大。體型的大小並不是決定大頭的關鍵,還得看它之前的生存環境。而且年齡也不是必要條件,雖然大頭的形成需要時間的打磨,但這是要配合食物結構和野生狀況的,人工條件下生存太舒適,沒有得到很好的鍛鍊,形成大頭是很難的。
另外,雖然說大頭草是通過後天的鍛鍊培育而來,究其本質還是普通草龜,但是其形成本身就不易,而且能在野外環境生存下來就已經彌足珍貴了。從另一個意義層面上說,它也不是普通的草龜了。就好比經過訓練的人和沒有訓練的,都是人類的,但是他們在社會上所能創造的價值就不一樣了。
關於這個大頭草的問題小編也有請教過一些擅長草龜的龜友和商家朋友,他們的觀點都是傾向於自然形成,不帶有天生一說。而且現在的繁殖和培育技術,做到模仿自然也是可以人工培育出大頭草的。
但是你非要說大頭草的後代會不會更容易培育大頭?這個真不好說。我們知道遺傳物質的鹼基對並不是所有都表達的,雖然在我們胚胎形成的時候,有經過細胞的分化,遺傳物質是不變的,只是各自的表達不同了。大頭草這代形成了,也會有存在基因受到刺激得到一定的表達,而這個也是有可能會以遺傳的方式進入下一代,更容易刺激它本體的基因的表達。好像有點繞,小編只是想說有可能本體基因得到激活會有概率遺傳,哈哈,當然這也是個人猜測,並沒有得到驗證,不足以信服。
草龜的魅力之處,相信喜歡的朋友自然也會了解,只是現在我們的環境資源真的已經處於匱乏狀態,喜歡,並不一定要不擇手段的得到,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