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66米,中國有哪些一線城市會消失?專家:遠不止這些

2020-10-27 地理那些事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自工業革命以來由於石油,煤炭等大規模化石燃料的燃燒而產生大量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加之大尺度的土地利用和砍伐植被,使得地球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打破了地球表面的輻射平衡,從而導致地球溫度上升。

儘管前不久NOAA官宣拉尼娜事件大概率或貫穿今年整個冬季,可能會使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遭遇像2008年雪災那樣的冷冬,但是大氣趨於變暖已成既定事實,按照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官宣,今年仍是地球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之一,也就是說拉尼娜事件所帶來的低溫,並不能完全抵消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影響,因此我國今年冬季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我們都知道,全球氣候變暖會帶來一系列複雜而深刻的影響,其中有一條就是如果地球兩極冰川一旦全部融化且不可逆的話,海平面將會上升66米,一些沿海城市或內陸低海拔地區將會被淹沒。這也難怪聯合國曾多次發出警告表示:不去應對氣候變化,地球或變「無法居住的地獄」。

既然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性的,有網友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有哪些一線城市將會消失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地勢環境

我國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管轄著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為470多萬平方公裡,擁有18000公裡的海岸線和14000公裡的島嶼海岸線。

並且我國的地勢總體上呈現出西高東低的三級階梯狀分布,即第一級階梯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第二級階梯上分布著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的大型盆地和高原、第三級階梯多是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如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江南丘陵、浙閩丘陵等,尤其是三大平原中的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大部分的海拔均在50米以下,而東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例如江蘇鹽城市大部分區域海拔不足5米,最大相對高度不足到8米)。

中國的一線城市及其地理位置

中國的一線城市是由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根據一定規則對國內338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的排名,由於「新一年」的相關數據在變,故而在一定時期內並沒有所謂的絕對的一線城市。目前一線城市共分為兩個大類,即傳統的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

傳統一線城市也就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新一線城市則有15個,分別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

從上述一線城市名單來看,除了成都、重慶、西安位於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其餘包括「北上廣深」在內均在第三級階梯上,其中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蘇州等城市要麼是濱海要麼是濱江近海,平均海拔均較低,例如上海市的平均高度僅為2.19米。

儘管濱江近海有著極為明顯的區位優勢,很多城市因港而生,因為在進出口(國際貿易)方面水運(海運)具有距離遠、運量大、成本低等顯著優勢,因此港口無論何時都有著無可代替的地位。但是,如果海平面上升就麻煩了。

海平面上升9米

海平面上升9米,主要影響我國的沿海地區,尤其是北部灣沿岸、環海南島、珠三角、臺灣省西岸、杭州灣、長三角、渤海的萊州灣、渤海灣沿岸一帶,江蘇省連雲港-洪澤湖至高郵湖以東的半個江蘇以及長江中下遊沿岸的安慶至太湖、長江入海口一帶都將被海水淹沒。

海平面上升66米

海平面上升60米後,廣西的防城港、欽州、北海,海南的海口、東方、瓊海,廣東的湛江、茂名、陽江、江門、珠海、中山、佛山、廣州、清遠、東莞、深圳、惠州、汕尾、揭陽、汕頭、潮州,福建廈門、泉州,浙江溫州、台州、寧波、紹興、杭州、湖州,江蘇全部,山東大部,天津全部,北京大部,河北沿海大部以及內陸的湖北荊州、孝感、武漢、黃岡、黃石,湖南省的嶽陽、長沙,江西的南昌、九江、撫州、景德鎮,安徽全部(除了六安大部區域)等省區市都將被海水淹沒而消失。

當然,假如海平面真的上升了66米,外國人的日子也不好過。首當其衝的是一些低海拔的島國,例如太平洋、印度洋、加勒比海上的絕大部分島國都將浸泡在海水之下,而面積較大的一些島嶼國家例如印度尼西亞、日本、賽普勒斯、馬爾他等國陸地面積將大幅縮小。而波羅的海、地中海、紅海、波斯灣、黑海、鹹海等水域面積將擴大。

一些低海拔的沿海國家或地區,例如孟加拉國,東歐平原上的比利時、荷蘭,北歐的丹麥,俄羅斯飛地加裡寧格勒以及美國瀕臨墨西哥灣沿岸的休斯頓、紐奧良、佛羅裡達州都難逃被海水淹沒的厄運。

不過從整體上來看,由於非洲有「高原大陸」之稱,平均海拔為650米,除了大西洋東岸的沿海平原、尼羅河三角洲以及非洲南部的好望角等受影響,全球海平面上升對非洲基本不構成較大影響,而歐洲、亞洲、北美洲等國家,由於沿海地區經濟更為發達,人口密度最大,故而影響最慘。

上文中講到,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既定事實,而近幾年相繼發生的澳洲跨年山火、沙漠蝗災、北極圈內高溫和泥炭層殭屍火以及喜馬拉雅山變綠等,都是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如果在不久的將來,若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只增不減,那麼由此引起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就更為明顯,可能引起的不僅僅是海平面上升66米這麼簡單,或許《流浪地球》中地球停止自傳被慣性力捲起的驚濤駭浪將會是海平面短時間內上升300米,到那個時候淹沒的範圍將會更廣,地球上很多所謂的千島之國或將要換了名稱了。

相關焦點

  • 海平面上升66米,中國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中國有哪些一線城市,這些一線城市的平均海拔是多少。首先,一線城市就是我們熟悉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而廣東的其它一線城市比如東莞和佛山地形主要以丘陵為主,所以整體的海拔還比較高,只有靠近海岸的地方會被淹,整體上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海平面上升66米是什麼概念?你能想像南極的冰全部融化嗎?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
    曾經就有數據表明,這些年海平面一直在不停的上升,在2019年和2020年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國家宣布海平面危機問題,甚至有島嶼已經完全消失。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之後,中國有哪些一線城市會消失呢?這也就是說那些海拔66米以下的城市都有危險。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城市會消失呢!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暖。
  • 海平面上升66米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海平面到底會上升多少?
    在地球的自然災難之中,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可以說是我們如今或者說未來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因為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這種影響變得是越來越強,並且在2019年和2020年的時候,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國家宣布海平面危機問題,甚至有島嶼已經完全消失了,所以說海平面的影響已經是一個事實的存在,而不是我們說說就算了的。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
    在地球的自然災難之中,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可以說是我們如今或者說未來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因為隨著氣候變化的加劇,這種影響變得是越來越強,並且在2019年和2020年的時候,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國家宣布海平面危機問題,甚至有島嶼已經完全消失了,所以說海平面的影響已經是一個事實的存在,而不是我們說說就算了的。
  • 全球海平面上升66米,中國哪些一線城市會消失?
    除了傳統的北上廣深這4個一線城市以外,中國還有15座新一線城市,這些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區。北上廣深四大城市的市區海拔,其中北京市的海拔約為54米,上海市的海拔約為2.8米,廣州市的海拔約為6.6米,深圳市的海拔約為18.2米。
  • 海平面:我上升66米後中國的一線城市有些會消失
    那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情況,根據2019年發布的報告指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驟減且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於2°C的水平,到2100年時,海平面上升仍可能達到30-60釐米左右。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如果從海拔高度來講,我國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影響的問題可能是最大的,所以說消失什麼城市直接看下海平面距離就行。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哪些一線城市將會消失?
    全球變暖已經成了既定事實,儘管今年中國可能會因為拉尼娜現象而遭遇冷冬,但變暖的趨勢仍然無法改變,新聞上也一直在警告,如果南北極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將上升66米,那麼到底哪些地方會被淹呢?中國有哪些城市會在海平面上升66米後消失?幾乎全世界最發達的地區都靠近海岸線,原因很簡單,城市的發展需要貿易,而海運是成本最低的運輸途徑,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港口都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 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對人類有何影響,我國哪些城市會消失?
    這幾天我國的氣溫開始明顯降低,但全球變暖仍然無法避免,海平面上升或成為必然結果,如果南北兩極的冰川全部融化,那麼地球上究竟有哪些國家會被淹沒呢?我國是否會受影響呢?縱觀整個世界版圖,我們可以看到,幾乎發達國家和城市都與海岸線相鄰,憑藉著發達的港口貿易,這些國家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如果海平面一旦上升,對於沿海國家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到海平面上66米以後,像我國的江蘇、山東的大部分地區都會被淹沒,就連天津和大連也會受到波及,如果上升20米,那麼南京和江西的某些城市也面臨淹沒的命運。
  • 61.1米,66米,海平面最高可能上升多少,中國哪些城市將消失?
    根據自然資源部《2019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所以這足以說明氣溫上升引發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真的,只不過很多人可能會感覺到這個上升空間不大,所以感覺不到。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哪些省會城市會消失?未來人類何去何從?
    海平面上升對我國影響根據前段時間科學家統計的數據來看,如果地球上的冰川全部融化後,會導致地球海平面上升66米的高度,這一個高度會淹沒地球上大部分地區,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後,我國會有哪些城市消失呢?接下來就讓小編給大家簡單的舉例,在這些城市中包括主要省會城市,究竟有誰上榜呢?
  • 如果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66米,一線城市還能剩幾個?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哪些一線城市會消失?答案是除了深圳,全軍覆沒,人類也不好過!上升66米是兩極冰川融化之後的海平面,如果兩極冰川都融化了,雪山上的冰雪基本上也保不住了,海平面將會上升至70米。我國主要的經濟城市都在沿海,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都離海不遠。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哪些城市會消失?
    有衛星數據顯示,2014年相較於1993年,海平面上升了2.6英寸,差不多6釐米左右,現在每年海平面上升1/8英寸,差不多是0.3釐米。如果以10年為時間單位,差不多每個單位上升3釐米,這應該是可以明顯感受到海岸線在向內部移動的。我在海邊長大,這幾年拿卡車拉沙子和石頭過來填海的情況是越來越多了,如果不填的話,估計很多海邊的養殖場都要消失了。
  • 全球變暖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中國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
    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惡化,全球溫度不斷升高,冰川逐漸融化流入海洋,同時升溫使海水受熱後膨脹,海水的體積就變得越來越大,這些因素的作用引起了海平面的逐年上移。目前海平面升高的速率大約是每年3.3毫米,之後這個速率還會慢慢會增加。據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上所有冰雪全都融化了,海平面就將上升66米。
  • 海平面持續上升,當上升到66米左右,會有哪些城市消失?
    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一個事實,尤其是今年多個國家都突破歷史高溫,甚至今年有可能會成為歷史上的最熱年,在這種情況下極寒地區冰川開始融化之路,讓原本依靠冰川生存動物,失去了自己的家園,沒有了家園的它們只能面臨滅絕,除此之外人類沒能逃過冰川融化的影響,冰川融化後會吞沒一些海平面低的城市,最近幾天科學家卻表示
  • 61米還是66米?海平面可以上升多少?我國哪些城市會消失?
    61米還是66米?海平面可以上升多少?我國哪些城市會消失?,是有由冰蓋厚度高達上千米的冰川,而對於地球來說,冰川當中儲存的水資源也佔據了地球全部水資源的1.8%,按照這樣的比例來說,如果全世界的冰川全部融化,整個海平面很有可能會直接上漲61米,最高可以上升66米,而這樣的上漲,對於一些低海拔的城市,可以說是滅頂之災了。
  • 61米還是66米?海平面可以上升多少?我國哪些城市會消失?
    61米還是66米?海平面可以上升多少?我國哪些城市會消失?要知道,在地球的陸地面積當中,有將近11%的陸地是被冰川覆蓋的,尤其是在南極地區,是有由冰蓋厚度高達上千米的冰川,而對於地球來說,冰川當中儲存的水資源也佔據了地球全部水資源的1.8%,按照這樣的比例來說,如果全世界的冰川全部融化,整個海平面很有可能會直接上漲61米,最高可以上升66米,而這樣的上漲,對於一些低海拔的城市,可以說是滅頂之災了。
  • 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我國沿海城市會消失嗎?
    我們知道,冰川儲存著70%左右的淡水資源,一旦全球範圍內的冰川融化,不僅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影響,還會導致海平面上升,使一些地勢低洼的城市直接面臨淹沒的危險。根據《國家地理》的數據顯示,地球一共有2085萬立方公裡的冰,一旦這些冰川全部消融,將可能會導致海平面上升66米。
  • 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真能上升66米嗎?我國哪些城市會被淹沒?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首先我們看一下我國平均海拔低於66米的主要大型城市有哪些,廈門63.2米、濟南51.6米,南昌46.7米,長沙44.9米,杭州41.7米,瀋陽41.6
  • 如果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66米,中國的哪些城市會消失?
    由於全球變暖,現在海平面正在上升是肯定的,生活在沿海和島嶼的人可能是最深有體會的群體。有衛星數據顯示,2014年相較於1993年,海平面上升了2.6英寸,差不多6釐米左右,現在每年海平面上升1/8英寸,差不多是0.3釐米。如果以10年為時間單位,差不多每個單位上升3釐米,這應該是可以明顯感受到海岸線在向內部移動的。
  • 海平面最多上升多少米?我國有哪些城市會消失?答案不容樂觀!
    只不過這個數字太過渺小了,人類並沒有感覺到罷了,但是通過數據我們已經確定了海平面上升的事實。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常說海平面上升,那麼海平面最高的上升高度會是多少呢?根據科學家的數據來看,如果地球的全部冰川完全融化的話,那麼海平面上升的高度遠遠不止61.1米,很有可能會達到66米,有些人可能對這兩個數字沒有概念,我們可以拿我國的城市來進行類比。